八一中文>仙侠修真>大世争锋>第1207章 【给点面子行不行?】
的七小姐到底怎么回事?如果真有心结婚的话,我倒是可以做一个中间人,就算盛家和沈家已经议亲,但没有嫁入沈家之前,还是可以谋划的。”王学谦倒是真心为宋子文考虑。

“这个……没有可能了。”宋子文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道:“盛家的态度太过强硬。伤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我倒是没什么,可是家母却是偷偷哭过几次。加上其他人,这桩婚事真要成了。最后宋家会天翻地覆的。”

“得了吧,天翻地覆的只有你大姐。你就不能强硬一点?”王学谦气道,一个大男人,还要怕一个女人不成?他的教唆肯定不会成功。

宋子文呵呵笑道:“她是大姐啊!”

过了一会儿,宋子文好像想起来还有正事要办。对于他来说,在‘国党’存在感几乎微乎其微,甚至没把自己当成‘国党’的人。在重要性上,肯定不如家事来的紧要一些。

王学谦给予了‘国党’能够一展宏图的机会。放开了对永丰舰南下的封锁。‘国党’光说几句漂亮话,那么就太不会做人了。实际上,这方面孙大先生并不吝啬,还会积极配合。可惜,差点被他大舅子忘了个干净。

“这矿产协定,一切按照你设想的来,但不能低于国内的采购价!”

“这份是粮食购买协定,不过恐怕广东政府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购买粮食。“

“英国人在广东的棉布销量是居于全国之首,但在其他几个省份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

“文件的话,我回去准备。明天应该还走不了。应该都能够办妥。可子高,你也别太对……那个我姐夫说的话当真,说不定哪天又有新变化。”宋子文随意道。

王学谦冷笑道:“我会提醒他的!”

‘国党’忙着南下。但让王学谦觉得像是儿戏的是,‘国党’竟然因为购买南下的军舰用煤,耽搁了两天。就几十吨煤,至于吗?

可见,‘国党’在筹备方面还是非常欠缺,这和‘国党’多年来东躲西藏的生存状态有关。缺乏长期的治理的经验,导致很多部门要么压根就没有,要么就是只能重叠。

“另外,武器方面可能要抱歉了……”

“这么。不要了吗?”

“北方资助了一部分武器,现在内部还有很大的争论。我不过是一个闲散人而已。这些事情也不去掺和。不过最后商量的结果可能就是,武器购买的订单可能被拖延。还有部分成员支持采购机器,在广州利用原本的船务局的底子组建工厂,自行生产。”

王学谦笑道:“他们可真敢想。”

一家成熟的兵工厂,从机器购入,人员培训,到投产的时间可能不用太长。但如果想要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却不大容易。因为牵扯到很多问题,技工的培训在缺乏技能学校,工人普遍没有教育背景的情况下,会被无限制的拖延下去。

北洋之所以能够在民国一家独大这么多年,最关键的并不是北洋军政府控制了税收和财政。

被英法等国控制了关税和盐税的北洋军政府,每年的税收连发官员的薪水都够呛,更不要说发展军队了。重要的是,北洋拥有一家民国初期全国最大的兵工厂,汉阳兵工厂。七千多技术工人,造就了每月的步枪产量平均都在一万支以上。

另外弹药,甚至部分火炮都能够在江南制造局和汉阳兵工厂、安庆军械所完成。这三家军工企业成立北洋的基石,如果没有了这三家工厂,北洋连进口武器的钱都拿不出来。拿着大刀片子的军队是韭菜,属于想怎么割,就怎么割的苦主。

虽说,汉阳造在武器精度,设计距离,还有枪械的工艺上都有缺陷,但每年能够提供十几万支步枪的速度,就是日本的小仓兵工厂也是无法达到的。民国的地方势力,不发展军工产业和重工业是死路一条。奉军也是在奉天兵工厂一举成为亚洲最大的军工厂之后,才傲视群雄的。再有后来的阎锡山,也是靠着太原兵工厂的底子和老蒋周旋了几十年。

但这不能一步登天,得慢慢来,浙江也在发展军工企业。

前期王学谦压根就没有指望兵工厂能够脱胎换骨,一夜之间就能成为一家超级兵工厂,一举超越汉阳兵工厂。他前期更看重的是标准化的制造,在工艺上苛求严格的标准,分散加工,统一组装。

所以,浙江的兵工厂还仅限于小批量生产,满足部队弹药供应,和军械的修理是眼下最大的成效。

对于军工企业,王学谦自然有足够的经验:“兵工厂的投产不容易,初期的话,最好还是选择比较容易加工的武器装备,比如说手榴弹,手雷,弹药的补充和炸药。”

“谁说不是,可这方面广东政府太薄弱,没有一个有眼力的专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是没有一个在‘国党’内部的专家,提出合理建议吧?”

“你知道了还说!”

宋子文苦笑着,似乎这是一个难以解答的谜题。孙大先生是那种没有三分家底,就敢说出十分声势的人。而王学谦不同,他是那种又有远见,又有真才实学的人,尤其是务实。在具体事务上,两人表现截然不同。

王学谦就像是一个碎嘴子的老太婆,掰开了,揉碎了,然后一点点地灌输给听着的耳朵里,直到对方被洗脑成功。如果没有成功,继续来一遍。对于谈心,他还是很热忱的。所以,他能成功,连带着这些年浙江的改革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


状态提示:第1207章 【给点面子行不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