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从回来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休息,而且刚刚他是心中有事,一直强顶着,现在事情也说完了,顿时一阵疲倦袭来,顿时是哈欠连天。
肖宇清和子衍一看是这种情况,也很是知趣的告辞离开,不过他们并没有分开,而是直接到了肖宇清的偏殿商议。
两人一琢磨,这对于各种教门也不是很清楚,干脆请个明白人来问问吧,既然闻太师是朝歌道法最高的人,那他应该知道的最多,干脆就请他来。
于是两人差人去请闻太师。
闻太师听说两位王子请他,他自然不会拒绝,随来人一同去见,功夫不大,早已来到了偏殿。
肖宇清和子衍急忙外出相应,对着闻太师拱手道:“实在是有不解之事,要请教太师,实在是劳烦太师了。”
闻太师看到两位王子对他十分恭敬,他也急忙摆手,“两位王子,不必如此,有事用到老夫,乃是老夫的荣幸,不知二位有何事?”
两人急忙先把太师请到屋中,分宾主落座,这才说了子启的事情,然后请教闻太师,这两个人应该是什么来历。
闻太师微微一笑,“两位王子,不是道门中人,不知这些,不足为怪,既然设计道门中人,那我就给两位讲讲。”
“在大商境内,主要道法乃是鸿钧老祖所创,他有三位传人,大弟子老子,化身无数,以仁教传天下;二弟子元始天尊,开创阐教,门下亦是人才济济;三弟子通天教主,开创截教,而闻太师的恩师,正是通天教主的弟子。”
“然而在大商周围的各个诸侯国,信仰大不相同,所信教派也不同,大体分为西方的西方教、南方的拜火教、东方天神教、北方万物教势力最为庞大,各种小教派无数的混乱局面。”
而按照帝乙所讲,这两人既然是方国过来的,他们在东方,那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们是天神教的。
肖宇清听得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事情?光是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么多教派,难怪到了现代更是同一地区各种教派都有。
子衍听得分明,于是他问闻太师道:“那依照太师所见,这个天神教的道法如何?”
闻太师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却不知,毕竟道法三千,各有玄妙,孰强孰弱,因人而异,不过老夫还是有信心能够打发两个什么所谓的大师的。”
肖宇清看到闻太师如此有信心,不禁问道:“那太师能否传我们道法?让我们也有自保之力?”
闻太师摇了摇头,说道:“非是我不愿,实在是此时乃是多事之秋,而修道亦非一朝一夕可得,一时三刻,急切不可,你是太子,现在大王病重,你要摄政,哪有时间练习?”
旁边的子衍一听,对着闻太师说道:“那我呢?我没有三弟那么忙,总可以学了吧?”
闻太师点了点头,有些无奈的说道:“你倒是可以。”
其实闻太师并不是不愿意教,而是修习道法必须要从旁督促,而这两个人的身份,实在是不能总是厉声呵斥,这样教起来尴尴尬尬,而且不易见效,空费时间精神,所以他才找借口推脱。
然而对于子衍他确实没有什么借口能推了,也只好答应。
对此肖宇清并没有太在意,毕竟闻太师说的在理,什么事情还是等帝乙好转了再说,现在子衍能学好道法,对自己也是一大帮助。
不过既然已经收了子衍,他也就不能什么都不管,他就带着子衍去他的府邸,进行练习去了。
看到他们走了,肖宇清心中再次茫然了,事情越来越乱了,历史被改写了,本来以为是开卷考试,结果临时变成了闭卷,最麻烦的是换汤又换药,所有内容全都茫然未知。
一个不慎,恐怕自己就要陷入险地。
现在已经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子启定然会成为他的死敌,只是不知道子启现在有什么打算,他又会在方国干些什么呢?
此时的子启正在方国成为了座上宾,因为他已经和方国达成协议,一旦帝乙驾崩,他就以争夺王位为由,让方国为他出兵,师出有名,一旦他当上了大王,把方国周边四个小国直接封给方国。
正是因为他的身份和他的承诺,方国才会把他待为上宾。
毕竟方国多次犯境,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只是帝乙向来软硬不吃,对他们更是严防死守,两下交锋,他们吃亏居多。
而一旦真的帮着子启当了大王,他们直接可以得到四个小国,实力必将进一步壮大,到时候,他们在慢慢侵吞周边国家,必然能一跃成为东方强国,甚至能够把大商打下来。
正是因为有这个想法,他们也更愿意扶持一个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的子启,一旦子启成了大王,必然不会再和他们刀兵相见,否则天下人岂不要说他忘恩负义。
而跟在子启身边的两个人,号称闫老师、徐老师,都是他们天神教的高手,方国是神教合一的,他们的大酋长也就是神的代言人,只是以往交锋,都是小规模的,道法几乎都没有用上。
所以大商才误以为,他们这边没有什么道术高人,其实他们这一个国家的人,多多少少都懂点道术。
那大酋长满脸微笑,端着酒杯,对着子启说道:“要不是你,我们这次不可能大获全胜,也不可能重伤帝乙,请满饮此杯。”
那子启居然没有丝毫愧色,也没有因为帝乙是他的父亲而有所感慨,也是满脸笑容,十分得意的,端起酒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