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30章 居延练兵

马应在发展,韩遂和宋建两方势力也没有歇着。不过因为相互掣肘的缘故,两人发展的速度都不快。

前几个月,两人还在狄道县大打了一场。后来因为怕马应坐收渔翁之利,都不敢打得太狠,以至于还是没有决出马腾留下的那半个陇西郡的归属。

韩遂依旧占据着金城郡,宋建也继续守着另外半个陇西郡,和半年前没有多大的变化。

只是,表面上没什么变化,可实际上两人的实力都增强了。

也不知是不是受了马应的影响,他们也开始大肆劫掠人口充实自身,以致那半个尚未被占领的陇西郡十室九空。

原本他们还想把手伸向汉阳、安定二郡,可是两郡的世家豪强都不同意,只能作罢。

……

趁着讨董之战还未爆发,马应亲率两万虎骑军直扑居延地区。一是为了报复卢水胡攻打肩水金关之仇,二则是为了练兵,以增加那三个新营的战斗经验。

不先在战场上检验一下他们的实力,马应多少有些不放心。

居延绿洲其实也是一个军事重地,向东一千里翻越两片沙漠,经鸡鹿塞可进入并州朔方郡(巴彦淖尔市一带,属后套平原)。当年霍去病就是反向走这条路,兵出鸡鹿塞,一举将居延拿下,而后又南下将整个河西纳入大汉版图。

向西一千里,则可沿天山直抵西域伊吾(今新疆哈密地区);而向南又可进入河西张掖郡。

既然此地这么重要,汉武帝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为此还特意将外长城延伸到了这里,将之整个包了进去。而居延绿洲的防御体系,也因此变得非常完善。

可是,三百年后的现在,这套防御体系已经破败,被称作“居延塞”的这段长城需要重新修缮才能再次发挥作用。

当然,修缮长城什么的,自然不能指望卢水胡去完成。若以后马应占据了这里,说不定倒是会有这样的心思。

因为储粮不多的缘故,马应打算速战速决,一个月内剿灭卢水胡。于现在的他来说,确实有这样的信心。

毕竟卢水胡过的是游牧生活,不会跟汉人一样动不动就据城而守。而且此次他直接出动了两万人马,兵力是卢水胡的两倍以上。若这样都不能将他们平推,真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了!

得知马应亲自领兵而来,卢水胡的一干部落首领也好,普通牧民也好,都吓了个半死,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卢水胡的头人彭庸当即做出决定,向东迁徙,进入并州朔方郡,而后沿黄河南下进入北地郡。

北地郡的先零羌已被剿灭,正好可以为他们所占据。

可是,他这明显是属于急病乱投医的行为。且不说他们能否在马应的追击下逃到朔方,并南下进入北地,就算成功了,难道就安全了吗?也不想想北地郡的先零羌是被谁所灭。

除非远离凉州,逃得远远的,否则根本不可能解除危机!

事实证明,彭庸向东迁徙的决定确实有些异想天开了,他们才刚刚带着数万族人准备向东进发,马应便已经率领大军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一时间,所有卢水胡人都吓傻了,许多人本能地想要逃跑。

而两万虎骑军却不管不顾,直接冲杀过来,同时大喊“下马投降者不杀”、“缴械投降者不杀”之类的话语。

而后,卢水胡直接溃败,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降服卢水胡的过程,比马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此战,共有三万多人被俘虏!

因为存粮不够,而这些卢水胡又不是主动归顺,马应打算将他们丢进奴隶营先压榨个一年两年再说。待存粮充足以后,才会考虑将他们变为编户民。

不是马应心狠,只怪他们错过了投降的最佳时机。

虽说已经将卢水胡剿灭,但和北地郡一样,马应暂时没有占领居延绿洲的心思。毕竟将卢水胡俘虏带走后,这里就是一片没人居住的死地。

除非治下人口再多个三四十万,否则马应不愿花大代价开垦并派兵驻守这里。

于地广人稀的凉州来说,人口多寡才是衡量“国力”的标准,因为有人口才有税收,有人口才有兵源。而土地,只是为养活更多人口而服务的。

值得一提的是,自董卓执掌朝堂以来,洛阳周边也好,关中也好,许多百姓都开始向外逃亡。

他们也是被董卓手下的那些士卒逼得没办法了,这些士卒没有一点纪律可言,经常骚扰普通百姓。入室搜刮民财都算轻的,奸淫掳掠、杀良冒功之事也经常做。

财产和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百姓如何能不逃?

而这些逃跑的百姓,大部分都通过萧关道进入了河西。没办法,河西招民令早已家喻户晓,再加上一年前马应入寇关中时所做的那些收拢民心之举,他毫无疑问成为了这些人心目中的第一投奔对象!

对此,马应又喜又忧。喜的是治下之民越来越多,而忧的则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安置他们……

这段时间逃往河西的百姓可不是一个两个,经常会碰到举族迁徙的情况,人口数那是一千一千地往上增长。再这么下去,几个月后,治下五郡说不定要开始闹饥荒了!

如此,却是更加坚定了马应响应关东联军、攻打董卓之决心。他现在不求拿下关中,也不求爵位官职,只求从董卓那里榨取足够多的粮食!

董卓现在执掌朝堂,而且指使士卒劫掠了那么多富户,肯定很富,而且是一直在流油的那种


状态提示:第130章 居延练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