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恰逢雨连天>229.二二八章

此为防盗章  苏晋撩起衣摆,往地上一跪,郑重其事道:微臣不知何德何能,竟得十三殿下如此深恩厚爱,他日殿下若有所愿,微臣当鞠躬尽瘁,任凭驱驰。

朱南羡听到深恩二字,伸去扶她的手蓦地僵住,嘴角牵动了一下竟仿佛有些难堪:哦,这不算甚么,你平身吧。

苏晋伤未痊愈,这一整日又奔波在外,全凭脑中一根弦紧绷着撑到现在,眼下晁清的案子总算有了着落,她放下心来。与之同时,藏匿在四肢百骸的疼痛与疲累浮上来,一跪一起之间险些向前栽去,还好挣扎出一缕清明扶住石桌。

朱南羡见状,吩咐道:郑允,你即刻去宫里请医正。

苏晋辞谢道:不必了,微臣只是累了,早些回衙门歇上一日就好。

朱南羡本想挽留,但苏晋方才一句深恩仿佛一道芒刺,倏尔间竟不好多说甚么,任苏晋撑着石桌歇了半刻,不由地道:你也真是,何必为了不相干的探花郎拼命,平白落了一身伤。

他这几日实没闲着,颇费笔墨地上了一封折子为苏知事请功,谁知折子没递到皇案就被朱悯达扔回来,骂他狗拿耗子,本末倒置。

苏晋疲惫地笑了笑:殿下高看下官了,若当真是个不认识的,下官何必要犯这个险。一时想起晁清失踪后,许元喆一字一句地为她抄录《大诰》,又道:他是微臣故旧,当时在场又无人认得他,微臣不去找他,该由谁去?

朱南羡不知当说甚么好。

她不过一名文弱书生,做事为人尚能坚守底线,无愧于心。

一时又听苏晋问道:殿下在宫中,可知道许探花现如今怎样了?

朱南羡道:哦,约莫是还好。父皇为保证公允,命登科三甲跟着晏子言一同重新审阅春闱的卷宗,时限十日,这么一算,晏子言今日离开詹事府后,就该上奉天殿回禀父皇了。

苏晋听了这话,脸色不由一变。

令这一科的状元,榜眼,探花一起查案?为保证公允?

在帝王的心中,所谓公允道义,远比不过帝位的稳固,江山人心所向。

早年景元帝诛杀功臣,剿灭前朝乱党,北地死了数万人。眼下南方江山海晏河清,而北地始终人心惶惶。

景元帝若想完完全全地收复北地人心,便不该想着科场案这一碗水该如何端平,他该要想得更深更远,远至三十年以前,远至数百年之后。

他该要把这场科场案当作一次契机,对生在北方惶惶不可终日的人说:喏,你们看,朕虽起兵自江山南,但天下万民皆是朕的子民,朕对你们都是一视同仁的,当年你们中有人犯了错,朕杀了他们,而今南方有人犯了错,朕也一样要杀他们。

更不必顾及这所谓的错是不是莫须有,反正他皇威在上,满朝文武都会封住自己的嘴巴。

苏晋原以为事出以后,景元帝革了登科三甲的封授,再从北方仕子中提几人上来做成进士便也算了。

但景元帝的思虑更深。

他要做一出戏,一出给天下人看的大戏。

他命春闱的状元,榜眼,探花跟着一起查自己的案子,面上看着是处事公允,实际上他正是要杀南人以抚北人。这桩案子早在他的圣心之中定了性——是他手里头稳固江山的筹码,是这一科南方仕子一场逃不开的劫难。

朱南羡看苏晋脸色苍白得没了血色,不禁道:苏知事若实在疲累,就在本王府上歇下,明日一早本王命人备车马送你回府也是一样。

谁知苏晋仿佛从骨血里又榨出一丝力气,跪地道:十三殿下,微臣有一不情之请。说着又跟朱南羡磕了一个头,微臣想连夜进宫见晏少詹事一面。

朱南羡本想说这有何难,然而下一刻,他终于明白苏晋究竟为何如此迫切。

一切为时已晚。

郑允疾步如飞地赶来南苑,通禀道:殿下,宫里出大事了!

朱南羡一边掺起苏晋,一边道:何事?你慢慢说。

郑允咽了口唾沫道:今日酉时,晏少詹事回禀陛下,说他已将春闱卷宗审阅完毕,春闱的主考,三位同考以及诸位进士均没有舞弊,文章的确是南方仕子的更好。谁知陛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老一同诓瞒圣听,已下令将会试所有考官,以及复审大小官员一同下狱,令三日后将将所有人处斩。

此言一出,朱南羡也愣住了。

郑允又道:陛下盛怒之下,又命刑部与都察院呈交闹事涉事衙门与人员名录,眼下已命刑部带着羽林卫的人,去各个衙司拿人,连夜押回宫里审讯。这其中他微微一顿,看了苏晋一眼,也有京师衙门的苏知事。

朱南羡背着手来回走了几步,从腰间卸下一方牙牌递给郑允:你拿着本王的牌子去找左谦,让他即刻领金吾卫来本王府邸,如果羽林卫的人想要到本王府上拿人,且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郑允呆若木鸡,结结巴巴喊了一声:殿殿下

朱南羡道:愣着做甚么!快去!

苏晋默了一默道:殿下三思,殿下维护之意,微臣感激涕零。殿下可曾想过,若金吾卫与羽林卫对峙,驳的是谁的面子?

朱南羡怔住。

苏晋道:不错,正是陛下。殿下或许能护得了微臣一时,却不能一世相护,微臣今日躲过去,日后又当怎么办?亡命天涯吗?何况听郑总管的意思,刑部押我进宫,不过是为审讯问话,微臣自问无愧于天无愧于地,他们未必会拿我怎么样。

朱南羡方才也是一时脑热,听了


状态提示:229.二二八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