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午时分,我来到六中。
风已住了,校园里躺满了沉静暖和的日光,教学楼两旁,站立着几排树梢全染上黄色的梧桐树。
我站在一楼茜茜居室门前,兴冲冲摁响了门铃。
来开门的竟是薛兰,她穿着一条石磨兰牛仔裤,一件手织的淡黄色高领毛衣,显得相当清纯可人,我当时便乐得合不拢嘴了,一时竟没说出话来。
“池梅,你也准备来合伙吗?”
薛兰瞅了瞅我手里的旅行袋,惊喜地问。
“是啊,你什么时侯搬来的?茜茜呢?”
我盯着薛兰细长的黑眼睛,兴奋地问。
“我昨天搬过来的,茜茜买菜去了。”
薛兰替我放好旅行包,指了指一间卧室说:
“我俩住这间房,这张双人床是茜茜为她父母买的。我俩暂时先睡,茜茜结婚后,她父母会搬过来的。茜茜现在除了在学校教书,业余还带了几个学声乐的学生,挣些外块,补贴她父母。茜茜真是个孝女,快结婚了,不先置办嫁妆,却时时为父母着想。”
我顺着薛兰手指,看到了一张崭新的喷着锃亮古铜国漆,造型气派的双人床,这使我想起,小时侯到茜茜家,看见她父母那张两条长凳上架着一块长方形木板的简陋大床。
茜茜曾对我说,她父母的一生,是和穷挣扎的一生,她们终日凤兴夜寐,只能获得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廉工资,家里时常受着冻与饿的生存威胁。
“父母能安贫乐天认命,我却不认命!命运是靠奋斗拼搏改变的,我生下来虽不是金枝玉叶,但我会通过后天努力,去披金带银,养尊处优。”茜茜小时侯的话,又在我耳边响起。
“你在想什么?”
薛兰见我愣神,捅捅我,递给我一个她刚刚削好的苹果。
我在椅子上坐下,吃了几口脆甜的苹果,才说:“我刚才在想小时侯的茜茜。”
薛兰微微一笑:
“你同茜茜在性格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既有文静的一面,又有火辣的一面,个性顽强,不苟同,不达目标不罢休。”
我点点头,话锋一转:
“薛兰,不要只谈我同茜茜了,谈谈你自己吧,记得上大学时,你给我写信说,准备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事业,永不结婚。现在,你仍然这样想吗?” “池梅,我的家庭同你和茜茜是不同的。”薛兰喝了一口她自己沏的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慢声细语地打开了话匣子,“我家在郊区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十几年前,父亲在乡政府支持下,创办了我们乡第一个乡镇企业。十几年来,他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同厂里工人同甘共苦,为了产品销路,四处奔走,殚精竭虑,使一个二十多人小厂,发展成了二百多人,年利税几百万元的明星企业。这个厂,拯救了我们乡几百户农民,使他们由贫穷而富裕。我父亲从未居功自傲,他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从不为自己谋私利,累了一身病,医药费也同工人一样报销50%,父辈的献身精神,我耳濡目染,从小便立志做个像父亲那样的人,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一生的才智。”
说到这里,薛兰停了一下,她高大突出的脑门,闪现着一种圣洁的光辉,我深深地被吸引着,忘了吃手中苹果。她显然也有些激动,喝了一口茶,平息一下自己的情绪,接着又说:
“大学四年,我的确被自己的志向激励着,我刻苦读书,除历史专业外,还广泛阅读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我幻想着毕业后,用我的知识为国家、社会出力,我渴望着一个伟大而崭新乐章的开始。我觉得自己血液里熔铸着、奔流着比父辈更壮烈的献身情怀,我想寻找到一块值得我奋力扑过去,把自己化成水,化成血,化成养料的土壤。可是,85年毕业到现在已两年多了,我仍是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不错,我是学校公认的优秀教师,我爱我的学生,但我总觉得这不是我的位置。我苦闷,深深地苦闷,我开始怀疑自己,深深地怀疑过去的自己,我觉得自己正在走向消沉。”
薛兰说完,沮丧地低下头,很久没有说话。那表情语言和她口头语言一样,像过道一秉烛光,在微风中,摇曳不定。
薛兰可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才女了。中国自古以来,才女之多,多得几百辆公共汽车都拉不完,最后又怎样呢?她们中很多人,还不是像可人的鸟儿,一头钻进爱情和婚姻的金丝笼里,不愿在树枝上露面了吗?薛兰能不遵循夏娃的命定规律吗?闭锁自己的感情世界,一辈子不结婚,或许是她儿时的幼稚想法,或许是她在感情上受到了挫折,为了弥补自尊才有如此超越的想法。想到这,我问:
“薛兰,恕我直言,我觉得你一直对我瞒着一件事,你或许在上大学时,经历过一次感情挫折?”
“你怎么知道的?”她果不其然地脸红了!
“虽然小时侯,你就是聪明智慧的女孩,”我显示着自己细致的观察力,“但我觉得这几年,你比我成熟得快,深刻得多,如果没有一次深刻凝重的感情体验,不可能造就今天的你。”
薛兰心折地点点头,脸上困窘的潮红加深扩大,她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