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义中午收工后也急匆匆地往家走,他想看看挖园田的收没收工,如果没收工,好见到黎巧芝,把信给她。可是,等他到了村里,见挖园田的早收工了,只得怏怏不快地回了家。
中午吃饭他也在想,只有下午出工时,去黎巧芝家去等。果然,等胡国栋喊“出工了!出工了!”,一般都是他喊个十分二十分钟的,社员们才上工,所以,他想黎巧芝还在家没走,便赶紧出来,去了黎巧芝家的院外。他顺着大门向院里看去,静悄悄的,没一点儿动静,黎巧芝还没出来。他不敢老在门口等她,怕过往的人看见,便来回地踱步。忽然,他发现院墙上一个窟窿,那是打墙时留下的。这里的院墙都是板打的土墙,一板一板往高叠时,板下面得垫两根木棍才能担住,等这板墙打好起板时,再把木棍拔出,从而墙上留很多细小的窟窿。韩文义发现这个窟窿,不禁一阵高兴:因为他想可以把信放进墙窟窿里,他又随手从地上捡一块小石头,把窟窿堵上,这样,从外面就一点儿也看不出来。这不就可以随时传信了吗?
他正为这一新发现而高兴时,黎巧芝从院里走了出来,看他在墙跟前摆弄什么,便问他:“你做什么呢?”
黎巧芝的问话把韩文义吓了一跳,看黎巧芝出来了,一把拉住她,高兴地说:“我发现个密秘,来我告诉你。”说着,把她拉到墙窟窿前,说,“我给你写信了,就老给不了你。这回好了,我告诉你,以后我再写信就塞进这墙窟窿里,用这块石头一堵。你出来看这个窟窿用石头堵着,那里面就是有我的信。你拿开石头,就能把信拿出来。等你写好信也是这样,我一看这窟窿用石头堵着,就知道有你的信。没信时,就把石头放墙头上。石头在墙头上放着,就是没信。这法儿好不好?”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兴奋地等着黎巧芝的反映。
黎巧芝先还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被他的兴奋弄得一头雾水,等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后,不觉好笑地说:“你真聪明!这怪点子你怎么想出来的?”
“你不知我为了把信给你,费了多少心思,怎么也遇不见你。这回好了,我们可以随时传信了。”
黎巧芝怕有人看见,便说:“快出工吧,别让人看见。”
韩文信忙把信塞进黎巧芝的手里,说:“我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说,“你给我写信,就放那墙窟窿里,我看墙头上的石头没有,就知道你给我写信了,我就会拿出来。记住啊!”说完,才高兴地匆匆走了。
下午,韩文义格外高兴,扬场休息时,高志远和他又坐在穰草里,问他:“你今天下午这么高兴,有什么高兴事?”
韩文义小声地悄悄对他说:“我把信给黎巧芝了……”并且把他发现的密秘传信的好方法,给高志远细说了一遍,说完,问,“你哥哥我聪明吧?”
高志远笑着说:“人都说你鬼点子多,你鬼点子真不少!”
“这不也是逼出来的吗?什么事就怕逼,一逼,多难的事也能解决。”
高志远笑道:“你的话还很有哲理的呢。”
韩文义自诩道:“你哥哥也不是怂包嘛!”
休息了一会儿,他们又开始扬场,至到太阳偏西,他们把一大堆黍子扬完了。最上面一长堆黄澄澄的像金子般的粮食是成的,中间一小长堆显得有些是瘪的是秕子,最下面是黍糠。这时,就得找来老保管,开始下场(就是把粮食扛到粮仓里去)了。
老保管这时也是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是他大展才华,可以亮一亮他那大嗓门了。他一手拎着斗一手拿上长条尺(刮斗口用的),兴致勃勃走来。他小个不高,身体很清瘦,但显得非常精神,给人以老当益壮的感觉。他抓起一把金黄的黍粒,眯着眼看了看,高兴地说:“很成。”下巴上的一撮山羊胡子也高兴地抖动着。
这时,年轻的便一人拿起一条口袋,有劲的拿五斗的口袋,劲儿小的拿四斗的口袋。五斗的口袋装满粮食就是近二百斤,四斗口袋装满粮食近一百五、六十斤。这时,似乎像擂台赛,能扛五斗的绝不扛四斗,都比一比看谁扛得多,看谁有劲,看谁是棒汉!
老保管站在粮食堆的一头,两个人拿撮子往斗里装粮食,等斗里粮食满了,老保管用长条尺子沿斗沿刮平,用力端起来,高喊:“一个斗——”倒进扛袋子的人张开的口袋里。随着一斗一斗的增加,老保管也“两个斗——三个斗——四个斗……”地不断增加。他的嗓门高得全村人都能听得见,村里人一听他的喊声,就知道又下场了。
有时一场粮食要三、四十石,就是三、四百斗,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一斗一斗的端起来,也着实够累的。有时有人要换换他,让他歇歇,他从来不肯,高声说道:“没事,这点力气我还有!”而且喊斗的声音似乎又高了八度!别人也由衷地赞叹他:“老爷子,真好样的!”
一人扛一百五、六甚至二百来斤的口袋,从场院到仓库有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