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恐怖悬疑>钢铁鲜血烈焰>第123章 宁扬大会战(二)

弘光元年六月十九,庄子固、赵应元的大军克复高邮,次日沿着大运河向着扬州方向全速进发。由于扬州附近的大运河人工河道与天然河道交叉呈现“丁”字形,在不攻占江都的情况下入援扬州城是可行的,对于这些天来坚守扬州的刘肇基、毛雄辉、陈德等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然而与此同时,另一条战线的崩溃速度让人心惊。黄得功退守太平府之后,好一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决死拼命势头,左梦庚水军和阿济格陆军的几轮进攻声势浩大,太平府的明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正当太平府危如累卵却仍在勉力支撑之时,应天府东侧的变乱率先爆发了。

任何朝代的末期都不缺乏贰臣,他们要么在敌军到来前主动叛变,要么在敌军到来后轻易投降,“旧老板不行了,赶紧投靠新老板,顺便再捞上一把”是他们的普遍想法,因此叛变和投降之间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驻守镇江的总兵蒋云台原来的打算是多铎一渡江就投降,在扬州打成僵持时略有迟疑,而阿济格快要攻破太平府的消息传来后,蒋总兵则下定了主动叛变的决心。

蒋云台的叛变爆发于弘光元年六月二十一,九千多叛军迅速控制、洗劫了镇江全城,并向应天府方向一路烧杀抢掠而去。镇江巡抚杨文骢逃奔苏州,靖虏伯郑鸿逵逃向东海,而刚刚投清的蒋云台为了显示自己对大清的“忠诚”,派出一队战船去攻打控制长江与大运河衔接之处的明军。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分割线————

弘光元年六月二十二,大运河入口处,硝烟未散,鲜血长流,死尸横江。

“这帮子糠货是来打仗的,还是来送船送人的?”这是博兴军游击施龙的说的话,也正是许多博兴军士兵们的心声。

刚刚跟着蒋总兵投清不足两天的水军人如其名,确实非常的水,他们的表现在真正经历过高水平激烈水战的博兴军看来简直无法理喻——远程炮灰对轰打不过,然后急于求功想跳帮作战,问题是跳帮作战根本不是博兴军的对手,然后就喜闻乐见地想逃之夭夭,问题是他们的船又跑不过博兴军用于追击的轻快小船,部分清兵还试图跳江逃窜,问题是他们游泳的速度又比不上深谙水性的博兴军……如此这般,除了束手就擒外,还有别的选择么?

此战歼敌一百六十三人,俘虏九百五十八人,缴获“战船”九艘(战船打引号是因为这“战船”也十分的水),看起来斩获甚多,战绩辉煌。但审问了投降的守备后,施龙感觉非常的不好——他好歹也是跟着“海泥鳅”见过世面的人,从蒋云台叛变推得出镇江等地已经属于敌占区,换句话说,他们实际上已经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下,局势进一步恶化。

施龙让一艘小船以最快地速度向扬州方向报信,另外加强了对江面的巡视,毕竟什么从镇江来的水军只是小角色,传说中左梦庚的水军才是重头戏,一想到数百艘战船在江面上延绵不绝,无穷无尽的大炮、火铳以及敌兵朝着自己冲来,这个见过大风浪的渔家汉子就一阵心悸。早点离开这里,回到“真正安全”的岱山岛才是他所渴望的,至于回到岱山岛意味着什么,他还没有想那么多。

弘光元年六月二十三日发生了好几件大事,一是黄得功的部将田雄、马逢知在太平府发动兵变,公然投清,有心杀贼、无力归天的黄得功带着少量精锐部队杀出一条血路,向着东边撤退;二是蒋云台的叛军在句容大肆抢掠,无恶不作,甚至因为分赃不均发生火并,而朱由崧在这个关键时刻当了大怂包,带着五十名近侍潜出南京,向广德州方向逃窜,把职业背锅侠、内阁首辅马士英落在应天府;三是庄子固、赵应元的大军在长途跋涉和一连串的作战之后,终于抵达了扬州城外围,总数约九万的大军在扬州以北的大运河边扎营,与扬州城东北侧的清军大营眈眈相向,而城内的守军和也城外的“主力部队”取得了联系,大规模的决战在六月二十四全面展开。

————分割线————

弘光元年六月二十四辰时,庄子固的中军大帐。

由于长久的舟车劳顿和连续不断的战斗,还有担心扬州失陷的精神压力,山东总兵庄子固比当初北伐的时候要瘦了许多,但这种瘦并不是憔悴的瘦,而是某种更加精悍的体现。扬州没有陷落!他的恩人(史可法)依然活着!光这两条确定的消息就让他有热泪盈眶的感觉,这么多天的疯狂冲杀,总算没有白费。

在从山东一路杀到扬州城下的日日夜夜里,庄子固越来越频繁地陷入到某种周期性的谵妄状态中,在幻象中,他也是带兵入援扬州城,但身边的兵卒居然只有七百人,由于兵力不足,虽然最终和史阁部见了面,但紧接着就倒在无穷无尽的清兵围攻之下……这种幻觉是如此的形象也如此的冷酷,仿佛寒夜中落入冰河一般刺痛骨髓,而当他一身冷汗地从幻象中惊醒,看着自己麾下庞大的军队,那一刻,他混淆了虚假和真实。

“那不是真的!那些都是胡思乱想!”庄子固在心中声嘶力竭地高喊着,“此战必赢!十二成地必赢!”他将成为郭子仪、李光弼一般的中兴名将,真正意义上地光宗耀祖!他强迫自己去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一切,因为这是他从去年十月以来所有努力的精华,所有奋斗的成果,他不能输!他输不起


状态提示:第123章 宁扬大会战(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