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亲子鉴定颠覆三观的那些事儿>第二百八十九章深渊三部曲之深渊(3)

“我看见刘贵的第一眼,直觉就告诉我他有问题。”马警官后来回忆整个事件的时候如是说,“刘贵一看到我,脸上的表情是错愕和恐惧!”

马警官强调道:“那是一种极度的恐惧,这种神情我非常熟悉,每次我们抓到犯罪分子,他们的脸上才会有如此神情,而刘贵妻子报警的目的是想让我们来调查刘贵两次莫名其妙煤气中毒的原因,照道理讲就算事先没有和刘贵商量,那么刘贵的第一反应也应该是疑惑而不是恐惧。后来我向刘贵说明了来意,表示是接到他妻子的报警我们才过来,刘贵脸上的恐惧感才慢慢消散,之后他虽然很配合我们调查,但自始至终没有和妻子说一句话,看得出来对妻子报警一事颇为不赞同,这种情况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不过这个疑点在调查的最初只是埋在马警官的心里,抵达病房的第一件事还是要对刘贵进行询问。

马警官按照正式的流程,要求刘贵讲述两次煤气中毒的经过,并详细做了记录。

刘贵讲述的第二次煤气中毒的经过上文已经详细说明了,这里补充下他讲述的第一次煤气中毒的经过。

半个多月前,刘贵和往常一样早早准备上床休息,这天妻子带着儿子出远门留他一个人在家。

刘贵闲暇时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牌,节假日往往会打一个通宵,但如果第二天要下井的话,肯定会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毕竟下井有一定的风险,通宵之后再下井工作风险太大,谁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何况他身上还肩负着养一家子人的重任。

刘贵和往常一样检查了煤炉换了一块新煤,盖上底部的风门,让煤炉里的煤块慢慢燃烧,这样就可以坚持到第二天早上,到时候只要再换一块新煤打开风门火就会很旺,将妻子包好的饺子下上三十个,吃完就可以浑身暖洋洋地上工了。

刘贵洗完脚后,浑身舒坦地爬上了床,定好闹钟就进入了梦乡,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朦朦胧胧中刘贵觉得呼吸越来越不顺畅,脑袋越来越昏沉,逐渐就失去了直觉。

直到第二天一早工友来叫他一同上工,发现无论如何叫他都不醒,打他手机又在屋里响,却始终无人接听,情况极其不对劲才破门而入救出了他。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刘贵这次大难不死之后又遇同样的大难,着实蹊跷。

马警官详细做了记录,决定马上去一趟刘贵家,实地调查一下情况,在没有任何煤气源的房间里两次发生煤气中毒的事故,不排除有人蓄意谋杀的可能。

刘贵听到“蓄意谋杀”这四个字,脸色剧变。

马警官提出要求让刘贵的妻子陪同他去现场查看一番,却被躺在病床上的刘贵拒绝了。

刘贵强烈要求等过两天自己出院了再随同马警官一同前往,理由是孩子现在还在昏迷中,妻子没办法走开,而且他在场的话可以回忆出很多细节,对调查有帮助,这两天家人也都会在县城医院陪伴自己,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没人搬动,始终会保持原样,不会影响调查。

马警官想想也有道理,刘贵的孩子还躺在手术室,这个时候让孩子的母亲回家协助调查也不合适,只要现场无人翻动,等两天也没关系,便答应了。

询问完了当事人,马警官驱车赶到了小镇,和刘贵的邻居阿琴见了一面,了解当时的情况。

阿琴告诉马警官,她的丈夫和刘贵是工友,自己也和刘贵妻子走得很近,平日里和一家人一样,几乎不分彼此。

刘贵第二次煤气中毒就是她发现的,当天早上她做好了早餐,想着刘贵的妻子没有回来,一个大男人带着孩子估计只会贪睡顾不上吃早餐,怕饿着孩子,就去叫刘贵和孩子来一起吃,结果无论她如何叫门都无人理会。

刘贵家半月之前就出过煤气中毒的事故,阿琴胆颤心惊生怕这次也出现同样的情况,连忙叫来丈夫撞开了刘贵家门,果然发现刘贵和孩子双双昏迷在床上,之后她和丈夫打110将刘贵送往医院,期间给刘贵妻子打了电话,刘贵的妻子当晚住在县城,闻讯提前赶到医院等着他们。

从阿琴这里询问到的情况如上,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数天后,刘贵出院了,马警官闻讯赶到了刘贵家,看到神采依旧的刘贵颇为惊异。

煤气中毒是一种很严重的事故,重度的煤气中毒患者就算不死,往往也有很多后遗症,轻则肢体麻痹,短时间内大小便shī_jìn,重则导致痴呆、肢体瘫痪。

刘贵两次重度煤气中毒却依旧活蹦乱跳,着实让人惊叹他顽强的生命力。或许这也和他工作的环境有关系,在井下封闭的工作环境待久了,增加了他对有毒气体的抗力也说不定。

但刘贵的孩子则情况很不好,据说现在还在昏迷状态,有突然“脑死亡”的可能,我们大家熟知的可能是“植物人”,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曾经有“植物人”苏醒的案例,但脑死亡则无自主呼吸,是永久、不可逆性的,比起“植物人”更为严重。

整个刘家愁云惨淡,马警官踏入刘家的第一步就感受到了这种压抑的气氛,唯一正常一点的就是刘贵,或许是因为他性格坚强的缘故,在带着马警官调查整个房间的过程中,脸上并没有流露出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九章深渊三部曲之深渊(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