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亲子鉴定颠覆三观的那些事儿>第五百七十二章恶魔的艺术之邪魔降临(62)

“那上千警员呢,他们连夜赶到湄林小城就没有引起暴徒们的怀疑吗?”副队长疑惑道。

副队长这样的疑惑很有道理,按理说肯警官前往湄林调派援手的行动既然引起了阴谋策划者的重视,就必然会加强警戒,上千警员想要偷偷潜入湄林小城不被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警员们并不是连夜赶来的,而是早就到了!”小卫脸有得色地解释了这一点。

原来,肯警官有一个习惯,但凡到一个地方执行任务,他就会调取那个地方往年的档案认真研究,虽然湄林本地警局关于“佛战”的档案被销毁,但清迈那一份还存在,所以怪病和“佛战”有关实际上在调来的头一天肯警官就注意到了,而且本地档案的销毁也给他提了个醒:湄林本地一定有“神佛宫”的残余势力,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面对!

之后的调查,肯警官慎之又慎,表面上全力配合当地警局查禁非法集会,实际上一直都在暗中调查怪病和“佛战”之间的联系。

探查陌生事件的时候,如果两眼一抹黑没有任何线索,那么探查的过程就会无比艰难,那些专家学者研究怪病始终没有任何收获就是此理。

但如果事先知道线索,探查的过程就会有的放矢,更容易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肯警官既然知道了“佛战”这条线索,探查的过程自然就相对轻松许多,很快他就发现,这个怪病的手段和几十年前“神佛宫”第二任教主施展的降头术很像!

那时候湄林地区的民众也经常会得这种怪病,往往“神佛宫”教主一施法,怪病就会瞬间痊愈,“神佛宫”教主也因为有这种非常的手段而受到万人的敬仰。现在这种怪病重现人间,背后必然有“神佛宫”余孽的影子!

(这一点在今天的“驱邪仪式”中也获得了证实,邪神“达娜大人”稍微念念咒语,在佛台上转悠几圈,那数百名怪病患者就瞬间痊愈,这样的场景和几十年前“神佛宫”第二任教主施展术法解降何其相似!)

确定了怪病和“佛战”有关,肯警官马上通知清迈警局领导,领导对此极为重视,毕竟这是一个妄图颠覆地方政权的“邪教”,当年如果不是“神佛宫”内部出现问题,就算不会颠覆清迈地方政府,也必然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领导当即决定调派大批人手来支援,不过当时怪病刚刚爆发,真正的“神佛宫”余孽们还隐藏在幕后,为了将暴徒们一网打尽,肯警官和领导商量好放了一个烟雾弹,表面上没有任何动静,实际上源源不断安排警员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湄林。

因为大批鲜花园的存在,湄林小城本就是一个旅游度假的胜地,假扮游客分散进入本地的警员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之后发生的事情一步一步印证了肯警官的猜测。

首先,怪病查不出原因很正常,“神佛宫”余孽布置这个计划很多年,如果那么简单就查出原因的话,一旦怪病被治愈事态就无法恶化,单凭少数“神佛宫”余孽也就无法闹出什么风浪来。

其次,怪病导致人死亡也在肯警官的预料之中,单纯咳嗽、头晕、腹痛这些症状最多引起民众的紧张,却无法造成社会动乱,只有死上几个人,才会让湄林地区的民众陷入极度恐慌的状态。

之后那些非法组织的目的也让肯警官肯定此次事件是“神佛宫”余孽们策划。

怪病席卷全城之后,虽然政府无法短时间解决怪病问题,但至少努力民众们都看到了,出于愤怒游行示威属于正常情况,有人在其中串联妄图冲击政府(暴力)机关则极为不正常。

而尼坤大法师“名声急剧下降甚至变成一个杀人并制造毒种的恶魔”恰恰验证了背后必定有“神佛宫”余孽在搞鬼,尼坤大法师是“神佛”的代表,也是小城民众精神的寄托,一旦他的形象崩塌就代表着信仰的崩塌,“神佛宫”余孽们就可以趁虚而入树立一个新的信仰。

至于“玫瑰山庄”发生的种种异像,肯警官一直怀疑是因为黑玫瑰园下埋着那二十多具尸骨的原因。

那二十多具尸骨是在“佛战”中留下来的,都是“神佛宫”的核心教众,“神佛宫”余孽们想将之挖掘出来用最高的礼仪重新下葬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尼坤大法师提出挖掘玫瑰园的建议并主持这次法事,恰恰证明了坦波在没有被抓捕前向小卫炫耀的那段话是大实话。

尼坤大法师,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幕后策划者!

(或许有朋友会问,尼坤大法师如果是幕后策划者的话,为什么要搞臭自己的名声,他不怕以后无法出面来控制民众吗?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

尼坤大法师受人尊重的原因不是他本人如何有魅力,而是因为他是“神佛”的代言人,是湄林地区民众精神的寄托,只有他的形象倒下,才能毁灭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信仰。

至于以后如何控制民众,尼坤大法师也给了一个最佳的答案:他扶植了一个新的“代言人”——邪神“达娜小姐”!)

以上的这一切,都证明着有幕后策划者在策划整个事件,佛教、政府、民众三方利益全部受损,唯一获益的就是“神佛宫”的余孽!

直到昨天愤怒的民众将鲜花园挖掘一空之后,将矛头直指寺庙,甚至威胁到寺庙中法师的生命,肯警官就知道,已经到了计划实施的最后时刻!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二章恶魔的艺术之邪魔降临(6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