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心随花开>第14章 尊师重教
气,常常坐下来就走不脱。

“今天就不要走了,到年关了,也没什么事。择日不如撞日,请先生不如遇先生。平常说没菜是真的,现在办了年货,杀了猪。”众口一词,热情挽留。程庸年前一次次被家长强留,过了小年才回家。

正月初八亲戚也走得差不多了。程庸正在家中休息,忽然听到母亲喊:“三儿,有人找你。”

“谁啊,我就来?”跑出来一看是大明,他依旧憨厚地笑着,见人挠着头,有点不好意思。

“你怎么来了?快进屋坐!”程庸有点奇怪。

“过年了,来看看老师也是应该的。那小子脑壳像我一样木,给老师添了许多负担,我家里人是清楚的。”大明谦逊得有点过头。

“快别这么说,孩子不错啊,你们要求太高。快快,屋里坐,大正月的。”程庸忙把他往屋里让。

他使劲地把脚在地上跺着,将粘在上面的泥土蹭下,才走进屋内,站着支吾半天:“也不怕老师、大伯大妈笑话,屋里今年闹花灯,想接你们过去看看。是孩子妈的意思,她骂我‘总听你讲接老师,只听到楼板响,没看到鬼下楼’,我脑子拐不过弯,老师们还会看那玩意。想大正月的,接老师过来乐呵一下也不错,就过来了。”

“真的不用麻烦,就是教教孩子,老是让你花钱不好。”程庸觉得无功难受禄,教学是本职工作啊!

“花么钱?讲花钱那是笑话,是老师不嫌弃,我已经准备了,高校长也答应了,就等你了。你不去,我就不走!”赖上了,看来不去还真不行。

程庸父母显得很高兴:“三儿去吧,我们也不能亏待人家,给孩子带点吃的。”

到大明家时高初飞、许家金和王玄标早到了,大明一家倾其所有接待。晚饭过后看花灯,不过所谓的太平灯实在没什么规模。倒是狮子舞异常热闹。高初飞、许家金和王玄标不时谈论着见过的花灯盛会。

程庸回忆起小时候花灯,一般从初七八开始到元宵时达到。大成俗语:“有吃有烧,玩到元宵”。元宵前都是新年,到了元宵这一天,就“闹”得更畅快,小打小闹也会来场狮舞,追随锣鼓和鞭炮闹个通宵,合家吃顿“元宵果”,而后新年就远去了,该干嘛就干嘛去。如果赶上“放”太平灯,那可真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因为太平灯一出,会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十里八乡争相邀请,闹腾中将新年的欢乐推向极致。

太平灯会规模有大有小,小者一场龙舞、狮舞而已;大者表演形式多达十几种,诸如:舞龙、舞狮、五猖戏、大头和尚戏柳翠、渔夫和蚌精、高跷表演……。

程庸说起记忆中太平灯盛会,那年四个村庄联合出太平灯。从初七一直闹到十五,周遭村庄的人们追随太平灯,玩得真开心,至今还津津乐道当年盛况。

出灯前到村中联络人称为报信,头报提前联系,让村中人做好准备。因好客的村民要接亲戚朋友前来赏灯。小村庄提前一天就走进热闹之中。

二报于灯来前几十分钟左右报信。不久一阵行路锣鼓响起,“灯来了”人们情致高涨。翘首见一童子擎着一盏方形太平灯,行进在队伍前面,上面图案是什么已记不得了,大概是灯神之属。主灯来了,便供在村庄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家堂屋内,其余表演也按事前的安排找到固定或不固定场所。

五猖戏表演最恐怖,几个大汉着赤青黄白黑五色长袍,戴狰狞金木水红土五色面具,手中舞动着刀叉、铁链等法器,有节律地响着,昂头走来,不要说黑夜,就是白天也瘆人。他们每户必到,斩妖除魔,驱赶鬼怪。满足村民最原始诉求,将瘟疫去除,护佑六畜兴旺。听大人说他们来了有邪气,不能迎头碰上。程庸那次骤见害怕无处可躲,竟鬼使神差地朝他们奔去,人群中有人一把拽住他。啊!那人是父亲,真不可思议父亲什么时候来了。后来想到,大人们虽然在看热闹,可眼睛从未离开过孩子,父母的爱无处不在。

炸黑狮子最能发泄人的原始冲动,选择大堂屋作舞狮场所。村中好热闹的人早早准备鞭炮等候。狮子进来,先是礼节性地舞开四门,拜过神主。人们便作乐了,将鞭炮劈头盖脸地点燃扔到狮身上。火星飞溅,浓烟升腾。狮子发怒,狂舞将鞭炮抖落、甩出去,在旁边炸响。整个堂屋烟尘滚滚,灯光朦胧,看不见人,只听到鞭炮声,呛得人眼泪直流。狮子急欲冲出,被守门人挡回,只得换人再舞。但无论怎样辛苦绝不能将狮子皮翻卷朝上。因为那叫蜕皮,对村庄中人大不敬,会引发矛盾,甚至动粗。最后不太狂热的村民出面周旋,总算放对方一马。舞狮人喘息着,半真半假地埋怨熟悉的亲友。不过就是图个热闹,事过了也不会记恨。

划龙舟、渔夫与蚌精最粗俗,演绎一场斗智斗勇情爱故事。身材纤弱的蚌精,居然巧妙地躲过不断撒来的渔网,避开伸向隐秘处淫邪的手,反而将可恶渔夫光头夹住。渔夫四肢乱晃挣扎,滑稽狼狈,人们哄笑,特有意思。

挑花担的那群姑娘最柔美。打扮得花枝招展,笑语盈盈,暗香浮动。月光朦胧、五彩烛光交相映照,那样柔美,如月中仙子下凡尘。她们舞翩然,笑嫣然,轻舒歌喉,纯正乡音飘来,赏心悦目。

忽听王玄标叹道:“而今物质生活丰富了,但除了阵阵鞭炮,不断冲向夜空的五彩礼炮,再


状态提示:第14章 尊师重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