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心随花开>第3章 人心难测
然刚毕业,可在师范学了三年,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差点,边学边教嘛,有什么问题就请教一下老胡,他教了多年经验老到,不是他压力大提出来,我还真舍不换啊。”高初飞巧妙地将胡维文换下来,把一副担子压向程庸肩上。原来这事在程庸报到时就考虑成熟了,不觉从心中对高初飞生出一种异样感觉。什么感觉?是敬佩?是胆颤?是感激?甚或兼而有之,说不清,道不明。

出头者遭受重创,无疑挫伤后继者信心,几名蠢蠢欲动的老师把对工作量分配的不满压回。大家沉默不语,沉默有两种意义,要么是默许,要么是抗议,后者在适当的时机会表露出来。

接下来是杂事分工,几乎和原来相同。接着就听许家金说:“‘哈老师’少先队工作很辛苦,也很出色,考虑她家中事多,本期由程庸负责……”意思很明确少先大队辅导员由程庸承担,不过“哈老师”是谁啊。只见王美芳如释重负地嘘了一口气,美目顾盼,秋波流转。瞥了一眼程庸,有幸灾乐祸之感。可她不姓哈啊!程庸也不便问。

最后高初飞对开学工作进行布置,并提出要求。会议很快结束,大家默默离去。从明天起将各就各位做着自己愿意或不愿意,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儿。

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接受了任务,程庸有点找不到感觉,既有新鲜感,也有点茫然。试习时也接触过教学工作,可那毕竟是演习,还没正正经经进入角色。现在一切都来了,该怎样应对心中无底。

开会结束,大部分老师都回家了。还没有正式上课,管理松散,学校只留下了高初飞、王玄标和程庸。

因程庸初来乍到,学校总得有所表示,于是高初飞留下许家金。许家金真有办法,从旁边小店中弄来一些变味猪肉,又从学校菜园中采摘辣椒和青菜。叫来烧饭的老大娘,整出标准的四菜一汤工作餐:辣椒炒臭肉、炒鸡蛋、小干鱼、青菜和紫菜汤。从房间中拎出一桶散装白酒,“好啦,一切齐备,算是简陋的接风晚餐。”许家金搓着手,连说着:“太简单,不成敬意。”没有找到杯子,就一人一只碗,真有点大碗喝酒的豪情。

酒倒入碗中,酒气刺鼻,不大好受。程庸推脱:“实在不能喝了,中午和几个同学喝了不少。”。

“中午打了底子,就更能喝了。凡是新来的老师,我们都试试量,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不喝不行?”王玄标来劲了。张嘴咕嘟咕嘟喝了近半,然后将半碗酒放在程庸面前。无疑是将程庸的军,心想:我就这么站着,看你小子喝不喝。

原来他和许家金有酒瘾,在酒厂打来散装酒,每天都来那么一点。他们还给酒取了一个诗意名字“醉生梦死汤”,挺伤感的,后来才知道他身后有段心酸经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王玄标正在大成公社初中读二年级,成绩非常优秀。就在那年,他被选中进师范学习,准确地称为“速师班”。所谓“速师班”,据他说当年许多老师错划右派,没有人教书,只能从优秀初中生选人,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他有幸赶上了。刚学习二个月就分配到地方从事教学工作。可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在那个非常年代,同去的几名同学都是根正苗红,而他家成份高,倍受歧视。当时老师们分为两派,可两派都不愿意接纳他。于是他成了夹缝人。一次一位同事,在中心小学开完会回来悬梁自尽了。这给他的刺激太深,他成了惊弓之鸟。本来同去的大成同学想组建一个团队对抗外来者,可他实在不敢出头,遭到了唾弃。当别人纷纷回到大成公社时,他滞留在当地多年。家中已有三个孩子生活实在不便。最后在余良谋帮助下才如愿以偿。不过余良谋也鄙视他的为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个小人,甚至在后来的职评中也制造阻力,这是余良谋当权后的事。

王玄标回来后不久,家中又发生了变故。一直在家辛劳的妻子在一次雷雨中,遭雷击而亡,留下了三个孩子。在乡下如果遭雷劈而死,认为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这让王玄标伤不起。为了让孩子有人照顾,他不得不续弦,可不大如意。在生活轮番打击下,他爱上了杯中物,性格扭曲,说话有点阴阳怪气。

程庸哪知这背后伤心事,总认为他不近人情,可王玄标打了个抢手快。程庸实在喝不,不喝可不行啊,只得勉强嘬了一口。王玄标不动声色地站着不说话,在酒和辣椒刺激下,满脸通红,汗出如浆,不停用毛巾擦着。

“老王,小程老师实在不能喝,还是我俩喝。”许家金打着圆场。

“我又不是和你喝,你掺什么搅?”王玄标不依不饶。“小伙子本领不小,敢接老胡五语,肯定有两把刷子。”原来是为胡维文打不平。与程庸拼酒能解决吗?

“老王,还是我和你喝吧。”高初飞适时来解围,他刚将事忙完。后来才知道他有个习惯,总是要把处置的事处置好,才肯吃饭,据说放松身心吃起来才惬意。

王玄标没话说了,端起来喝下,红脸变成了猪肝色。是酒过了,还是气不顺,不可得而知。

程庸见状,心道:也不知怎么就得罪了人,看来不喝,今天会闹出不愉快。连忙站起来:“王老师,刚才酒劲往上涌不敢喝,实在对不住,我还是喝了吧。”强忍刺鼻酒气,仰起头咕咚、咕咚一碗酒饮下,胃内一阵翻腾,不好要出丑,忙跑向走廊,一股酒箭


状态提示:第3章 人心难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