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异常严峻,稍有不慎就有亡国的危险。这对一个根基未稳的新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关乎生死存亡,柴荣不得不慎重,于是召开会议,听取群臣们的意见。
警报传到京城,后周举朝震惊。不出所料,当天要塌下来的时候,大臣们也乱成一锅粥了。有的主张抵抗到底,生死一搏;有的主张谈判,有的主张逃跑,更有胆小者,早已准备好了包袱,打算投靠新的主人。当然,这种人还不在少数。
好了,减去那些没用的,我们说下最主要的两派的意见,一派主张抵抗,倾尽全力殊死一搏,这一派以军人将领为主;另一派主张固守,依托城池进行防守,以老臣冯道(十四哥)为首。
两派各有各的理由,在大殿上唇枪舌剑,争论不休。总之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孰是孰非谁也不能判定出来。最终决定权还是落在柴荣手中。
很多史书类的书籍写到这里,总会有些浮夸。为了表现柴荣的英勇,一拍桌子,脑袋一热,就决定奔向战场去找刘崇玩命。可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柴荣,要知道他的决定关乎着千万人的生死,这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这夜对他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柴荣骨子里终究流淌着军人的血液,再三权衡之下决定亲征。(“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柴荣做此决定,并非一时头脑发热,更非鲁莽行事。他这样做有着深层次的因素考虑:
一、后周军队休养生息数年,已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二、北汉联军舟车劳顿,千里远征,我军以逸待劳,再加上关乎生死存亡,将士必定死战;
三、北汉和辽国貌合神离,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只要顿其锋芒,其联军定会心生间隙。
如此算来,后周足有一战之力。
3月11日,柴荣亲自率领大军从汴梁(今开封)出发。具体安排:史彦超率领前军,李重进、白重赞率领左路军,樊爱能、何徽领右路军,柴荣亲领中军,张永德率领禁军精骑护卫。
十年磨一剑,是时候该亮剑了!
这是一个小县城,清晨的阳光下鸡犬相鸣,炊烟缭绕,一片平和宁静的景象,很快,这儿就要迎来一场灾难,而这里也将会变成瓦烁了。
刘崇心情好极了。自他发兵以来,他在后周境内高歌猛进,纵横驰骋,无人可挡!他有些飘飘然,在他看来,攻破后周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柴荣也从汴梁出发,向着理想的战场进发。(今)泽州高平县,这个地方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来吧,生死一搏!柴荣率领着后周军队从南边向战场上涌来。刘崇率领的北汉联军也在慢慢向这里汇集。“黄口小儿,我等你很久了,这里便是你的坟墓!”
双方的前军相隔不足百米,前面的将士都能看到对方刀剑上散发出的寒光。
无需废话,开打!这是一场矛与盾的较量。
两军的军队都以精悍为主,可谓是针尖对麦芒。
伴随着冲锋的号令,两军开始了厮杀。从清晨一直到中午,双方的将士都没有一刻停歇,一批士兵倒下,后面的士兵继续顶上,鲜血染红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双方士兵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两军士兵比的不再是战术,而是意志,谁意志强谁就是胜者,谁就能够得到优势。
这场战争双方前军都使出了全力,可坚持到最后北汉军略占些上风。
柴荣这时候坐不住了。他最器重的就是他精锐的前军。本以为前军会像锋利的刀子一样插进敌人的腹地,没想到一开始战争就陷入了胶着。
柴荣知道要想真正发挥出士兵的战斗力,将领只剩下一个办法——亲自上阵。只要将领和他们战斗在一起,那么士兵们就会有战斗下去的勇气。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于是他决定亲自带领中军进行冲锋。
真正的决战时刻终于来临。
柴荣的全线开战,让刘崇也慎重起来,他亲自挥舞旗帜,全军冲击。
一场更为血腥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战场上遍布残肢断臂,受伤士兵的惨叫,倒下时的绝望嘶吼,处处渲染着这场战斗的惨烈。
战斗还在继续,在这个时候,战场上发生了意外情况。樊爱能,何徽因指挥右翼军不利,致使手下的上万士兵战死,两位带兵主帅一看家底都快打光了,竟做出了令所有人傻眼的举动——回逃。
主帅都逃走了,手底下的那帮大头兵自然不会傻子似的拼命。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脚底抹油,准备开溜。一时间军心浮动。这对柴荣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打仗凭的是士气,士气受顿,这个仗就不好打了。周军士气低迷,战场呈现出短暂溃败之势。
赵匡胤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只不过没有得到过登台亮相的机会。上天似乎于心不忍,终于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这一次赵匡胤作为宿卫将(散骑将军)也随柴荣随军出征。在这次的战争中,赵匡胤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尽管战场形势十分危急,他仍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去寻找敌方的破绽。
皇天不负有心人,破绽还是被他给找到了,那便是刘崇的右军。
樊爱能的逃跑使北汉的右军士兵开始骄躁起来,一个个不顾阵型,发疯似的的向周军冲杀而来。此时赵匡胤敏锐的意识到一个机会的到来。(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