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品读历史—宋>第20章 金陵锁钥-清流关

清流关地处要害,南望长江,北控江淮,是出入金陵(今南京)的必经之地,被誉为“金陵锁钥”。这里地形险要,悬崖峭壁,山高谷深,在此设关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春秋战国时,吴楚相争,清流关口已是用兵要隘;三国时期魏吴也曾在此兵戎相见。当初楚汉争雄,楚霸王项羽曾兵败垓下,途径此地,后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汉高祖刘邦挥兵南下,过清流关至大丰山,留有古迹“汉高祖饮马池”。

皇甫晖、姚凤带领的南唐军队就驻守在这险关要隘之中。

自打涡口决战以后,南唐的败军就疯狂的涌入这里。因为这里驻扎着的大量南唐军,要想一雪前耻唯有在这儿才能有一战之力。凭借着地势的险要,他们相信最后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

涡口胜利后,赵匡胤兵锋正劲,目标直指这险要的据点—清流关。如果将这批驻扎在此地的南唐军消灭掉,那么南唐的优势将土崩瓦解,他们苦苦坚守的寿州城也就成为了后周的囊中之物了。

赵匡胤来到此地后,并没有急着去进攻,而是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他则带着几名随从去考察地形。经过考证他发现清流关易守难攻,又有南唐军两员大将把关,如若强攻不仅徒劳,还会损兵折将。

“这真是天然屏障,倘若运用得当,此关可抵十万精兵!”赵匡胤毫不掩饰对此地的赞赏。

赞赏归赞赏,不过还得回到现实中来。赵匡胤又打算照葫芦画瓢,玩一把诱敌设伏之计。可这次南唐军队学乖了,他们打定主意,就是死守不出。

赵匡胤在此地驻守半个月,双方一直僵持不下,他苦苦思索破敌之计,可惜仍毫无良策。

赵匡胤这半个月来非常的烦闷。他没有想到这只缩头乌龟这么难对付。这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去视察地形,去向熟悉地形的老乡了解情况。赵匡胤还是很亲民的。自打从这安营扎寨以后,他命令将士不准烧杀抢夺。不仅对当地居民秋毫无犯,还对有困难的民众进行救济。可以说赵匡胤给当地居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相比之下,南唐军的做法就逊色多了。此地虽是南唐的领土,但自打这支唐军驻守到这里以后,就开始以筹粮为借口向百姓要粮,要钱。要是稍有不从,就开始遭受恐吓暴打。当地的百姓反而对唐军非常的痛恨。

——得民心者得天下。

赵匡胤的亲民政策很快就得到了回报,但他没有想到这个回报竟然如此的丰厚。

通过和村民的交谈,赵匡胤得知附近村中有一幽州(今北京)人,姓赵名普,教书数年,为人多智善谋且对当地地形异常了解,胸中或有破敌良策。于是赵匡胤充分发挥刘备三顾茅庐的精神,按照指引找到了这位仁兄,并对赵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史书没记载,我也不太清楚用的什么方法)。总之,赵普很是心动,经过一番深谈,便决心投奔在了赵匡胤帐下。赵匡胤对他也很是重视,让他做了自己的军师。这位赵普先生,就是后来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奇才。

赵普以军师的身份加入到赵匡胤的麾下,直接为赵匡胤来带了全新的理念,这对他以后制定种种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赵普也是以后赵匡胤登上皇位的主要策划人之一。

一个人再怎么聪明,他的力量毕竟有限。想成大事,身边必须聚集一群人才,赵普无疑是个人才。

通过赵普的口中得知,清流山背后,有一条小径可直通南唐军驻营之地,素来无人行走,连南唐军士都不知晓。如果从此绕道而出,趁着涧水大涨之期,浮水而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清流关便唾手可得。

赵匡胤听后大喜,立即要求赵普前往引路。赵普也不推辞欣然允诺。周军连夜出发,由小径悄悄而行,想在天亮之前拿下清流关。

寅时,天蒙蒙亮的时候,后周军从小道摸到了唐军的营地。而此时的南唐士兵大都在睡梦中,只有少数担任警戒的士兵在懒散的巡岗。

这真是一个绝好的时机,赵匡胤查看了一会周围的地形,果断的下达了冲锋命令。

冲杀!

一方有备而来,一方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其作战时的战斗力自然相差悬殊。

不远处断断续续传来的杀声将皇甫晖、姚凤这两位领军头目从睡梦中惊醒。在杀声中他们感应到危机的到来。皇甫晖顾不得穿上铠甲,光着膀子,拿着武器就出了营帐。当他大步流星走出营帐那一刻,看到的是杀红了眼的后周军队如猛虎下山一般向这里冲杀而来。看着慌乱不堪,不断后退的士兵,皇甫晖知道这次输矣!

他想不明白,后周的军队是如何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身后的?又是如何通过层层布防来到这里的?打了半辈子仗的皇甫晖,没料到竟被对方给玩了阴招。这让他咒骂敌人的同时内心也是极其不服气。

好了,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皇甫晖先是组织起一部分兵力来抵抗,同时命令大部队往滁州方向撤离。

可他太小看赵匡胤了,赵匡胤本着痛打落水狗的原则,跟在这群败逃的士兵后面穷追猛打。等到达滁州时,原来的人马已经损失过半,有战斗力的士兵不足三成。更让皇甫晖吐血的是,后周的士兵杀的非常起劲,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这真是奇耻大辱,不仅丢掉了清流关,还让赵匡胤追得满世界跑。

进入滁州城后,皇甫晖


状态提示:第20章 金陵锁钥-清流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