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的事情暂时动不起来,串串香小吃摊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
其实,关汉超和朱明亮早就开始行动了。
他们把这些年一直跟着他们的混混都聚在一起,询问了他们的意见,说的十分冠冕堂皇,是他们的组织也要转型了,从过去的不劳而获、散漫、打群架收保护费,变成一个正经经营的小公司。
他们这个公司还没有能力真是成立,但是,各种规章制度,和以后的分工、分红、工资待遇的事宜,却是要摆在台面上。
也就说,他们要出力气了,干活了。
不想干的,可以现在就退出。
他们这些人里,大多数都是因为家庭贫困,找不到事情做,太出力气和需要技术的,他们又做不了,才渐渐变成这个样子,这并不是他们的初心。有机会变成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还是十分积极向往的。
当然,有些人就不行了,他们出来就是为了混的,不混黑,对他们来说,跟吃不上饭一样重要。
人各有志,这群曾经的兄弟,就这样各自分道扬镳了。
关汉超和朱明亮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他们早就有了粗略的规划,现在有了具体的生财之道,当然,就要把所有的细节都做到最好了。
他们把剩下的人,重新统计了一下个人信息。
这其中包括,家庭情况,父母的职务、家庭收入、兄弟姐妹的一些基础情况,还有个人的特长、对职业的期待等等。
十分正式的个人简介和推荐。
不过,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这些人虽然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但是也就顶多算是一个半文盲,会写自己的名字,会简单的算术,连看个报纸都不行,平日里最奢侈的表现他们文化涵养的行为就是租一本小人书看看,或者下下录像厅。
关汉超和朱明亮还得充当记录员,给每个人登记资料。
这种考验人耐性和脾气的行为,怎么适合他们两个人,特别是关汉超才写了一份就暴走了。
最后,曾以柔、赵家三兄妹都生都比他们这些混混识得字多。
钱奕鸣见曾以柔又被拉去当义工,黑着脸,也跟了去。
见那效率低下的场面,登记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直接抽了一叠纸张,叫了几个人过来登记。
好吧,果然,不管是什么人,都是捡软柿子捏呀!
一堆欺软怕硬的家伙,在钱奕鸣面前,跟老鼠见到猫一样,比关汉超的怒吼还管用,一个一个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回答着问题。
别人那里才出了一份表格,钱奕鸣五份表格都出来了。
曾以柔和赵木木两个小女孩表达情绪最直接,都表示万分崇拜,看他的目光都带着星星。
曾以柔更是搬着凳子和桌子,直接坐在了钱奕鸣的身边,这边讨好地不被赶走,转头再问前面的人问题时,大概是钱奕鸣气场太足了,那人结结巴巴,总算是不说废话,效率比之前高了不少。
再有其他人想搬到钱奕鸣另外一侧,结果,一有动作,钱奕鸣一个斜视,就没有了动静。
关汉超深感自己老大的地位岌岌可危,憋了一股劲儿,努力端着老大的架子,让朱明亮笑话了很久。
这一统计,关汉超还真找到了不少的人才。
譬如,其中有一个小胖子的爸爸是厂里招待所厨房的一个二厨,会点小手艺,能补贴点家领导吃剩的饭菜,才养出了一个小胖子。
这小胖子从小跟着吃这些精致饭菜,倒是嘴刁的不行。平日里为了不让自己掉膘,只能忍痛自己学了点做饭的皮毛。
到时候出摊,小胖子可以暂时当一个小主厨。
小胖子自从知道自己的岗位之后,骄傲的只差翘起尾巴了。
他也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他老爸一辈子都快退休了,还是一个二厨。
他这个儿子一进厨房,就是一个主厨。
谁还去管这厨房非彼厨房的事情吗?
再譬如,某瘦子家爸爸是当地一个铁匠铺的手艺人,会打铁。
他们现在要做一口鸳鸯大锅,市面上正好买不到,让他爸爸给重新造一个模型,铸一口,也算是独一无二了。
某人家的亲戚家里是做木工活的,可以照着样子做一个摆菜的架子。
其他的家具大家七拼八凑的,没几日的时间,就整出了一套像模像样的行头。
曾以柔看的忍不住啧啧称奇。
果然,人多力量大呀!
不过,她们家以后需要什么东西,是不是也可以找这些人帮忙呢?首先,先给家里来一个小版的鸳鸯汤锅呗!周奶奶上了年纪,不能吃味太重、太辣的,他们吃火锅,周奶奶什么也吃不上,她吃得都有负罪感。
钱奕鸣知道曾以柔的用意后,默默地纵容着给她放了一天的假期,松口让她跟着赵家三兄弟,去了他们乡下的亲戚家游玩去了。
城里来的孩子,总是对乡下所有的东西都十分好奇。
原来吃了那么多的猪肉,猪长成了这样子呀!不过,猪跑没看到,倒是只见猪挺着大肚皮睡觉了,还是在脏兮兮的猪粪堆积的猪窝里。
哎,以后要是一吃猪肉,就想起猪是这样长大的,会不会有心理阴影呀?
农村土地多,每家除了种粮食的地,都还在家门口的闲置土地上,不说多大,就是一茶几那么大一块,也要种点蔬菜瓜果,院子里没事再种一颗果树。一点都不浪费土地资源。
曾以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