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三百三十七章 长谋

“自汉代以来,安南始终是朝廷所辖之地。唐代设安南都护府于此,所以后来称它为安南。五代时,天下动荡,这个地方就被当地豪强所据有,但太祖立国之初,他们就举地内附。因此,它原本就是我大宋故土。”

参谋院的作战室里,此时坐有高桂、茅湘、刘尚文、卯大老、江罗、梁国杰等众将,以及水师的谢复、黎德二人。

某人当着众将的面,三言两语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给讲明白了。但在这个时候,他说这样的话,却颇有点挑唆的味道。

听了他所言,在座的所有人心里,什么“叛臣”、“叛逆”等等之类的词,冒出来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他的话音刚落地,谢复南蛮已经起身立定。

“陛下,末将愿率水师扫荡安南,宣示朝廷天威。”

刘师勇前往东南后,谢复和黎德这两个家伙被留守广南,正觉得身上有劲无处使,闲得有点无聊,安南的入寇,可算是给他们来事了。而且在这两人的内心里,早已经将广南的海域,视作自己水师的天下。现在竟然有人从海上“入寇”,这两人是恨不得立马就干一场。

谢南蛮这一开腔,卯大老更是觉得自己责无旁贷。他也起身言道:“末将愿率将士征讨安南,为陛下、朝廷收回故土。”

东立刻摆了摆手。

待两位将军坐下后,他继续言道:“朕知道,在座的各位将军都是我大宋的忠勇之士。而且朕还相信,如果兵部集眼下云南、广南之兵,再加上水师,一战击破安南并不难。”

某人说这话并不是在夸大。因为在另一个时空中,后世明成祖朱棣,就由于安南又侵夺了广西凭祥的一些地方,最终借着对方内部王位的相互倾夺,出兵讨伐,一度恢复了汉唐之地。

在他的看法中,此时拥有坚船利炮和步军火器的宋军,在战力上不会弱于当时的明军,只会比他们更强。而眼下镇守在云南仍然没动的张应科所部,再加上留守广南的宋军,以及水师,仍然有十万之众,若是将目标仅仅定为击败安南,这不是多难。

但如果把最终的目标,定为将其重新纳入帝国的版图,就真需要从长计议了。

这是由于,虽然明军在占领安南之后,也曾留下部分明军镇守,可当时的明朝政府在当地所实施的相关政策有点不给力,并没有切实地控制各地。

再加上明代特有的太监用事,后来他们来安南采办宫中用物时,大肆索取珍宝,激起了民变。所以,很快安南就生了叛乱。

到了明宣宗即位,由于安南叛乱不断,广西、云南、安南三地的明军又各不统属,不能相互支持,甚至见死不救,导致他们在那里多有失利。因此,鉴于朝廷劳师丧财,结果在当朝大臣杨士奇、杨荣的支持下,明宣宗竟然就此放弃了安南。

此后安南愈加坐大,不仅攻灭历史上的占城国,甚至还曾觊觎云南之地。

东接着说道:“可诸位将军也当明白,眼下还不是朝廷在那里用兵的时机。但朕认为,兵部、诸位将军可以为此提前做些准备。”

某人的打算是很明确的,所以,尽管他也很愤怒,可他不会于此时下手,因为他并非不明白,这不是在那里大动干戈的时候。只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提前采取一些措施。

高桂看到陛下的眼睛已经转到了自己身上,他立刻起身,来到了屋子里悬挂的地图前,然后说道:

“据军情司所探,结合朝廷过去的做法,参谋院可以肯定,假如出兵安南,我大宋如今有三条进兵线路。一为海路,由钦州泛海至安南,这也是唐代舟师所走的线路。其次是6路上,经广南西路邕州辖下的凭祥、西平州、永平寨进入安南;当年太宗皇帝就曾从这里遣军进入安南。另一个地方,则在云南的这里。”

此时高桂所指的位置,没有人知道它确切的名称,因为它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人类的居住区。但东心里很清楚,它在另一个时空的后世,叫老街。

高桂在接着讲解:“同样,这三处也是安南前来侵入的必选之地。近期安南对钦州和邕州的袭掠,已经说明了这点。”

“故此参谋院决定,从现在开始,逐步扩大钦州港口,以部分水师战船进驻。”

“广南西路的禁军,则出兵夺回凭祥、西平州和永平寨,随后择险要之处就地驻扎,并设立关隘。”

听到这里,某人的脑海里已经冒出了“镇南关”三个字了。

“至于云南,参谋院已经分别,令张应科也在相关之地筑城立营,先扼守住要路。”

……

对谢复、卯大老等好战的人来说,高桂所言,让他们有很不过瘾之感。但他们并不知道,高桂是兵部之中,坚决反对此时和安南开战的人之一。

宋军于景炎十七年在彭城、襄樊附近的胜利,让很多人都判断出,这两地落入宋军的手中,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收到军报后的高桂却有点失望,因为谁也没有料到伯颜竟会如此果决,放弃了决战,包括曾经料事很准的陛下。而在之后参谋院的多次推演中,伯颜的此举让北元保存了相当的机动力量,给宋军以后的进军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此外,由于安南的不稳,原本计划中的云南宋军出兵夹击四川,不得不推迟,而这又从侧面影响了宋军襄樊地区战事的进展。

因此,可以说,宋军在这一年的整体作战成效,并没有达到原先的预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七章 长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