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歌最近很忙,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她音乐素养不差,可是到底是野路子。
乍一下转到学院派,就有些棘手。
她的英文大多是跟着歌曲学的,拼写是弱项,现在又夹杂了很多专业术语,更加让人头疼。
她拿着柯蒂斯全额奖学金,受着世界最好的音乐教育,不愿意就这么混日子。
所以每天穿梭在教室琴房,图书馆和宿舍,一刻也不能闲着。
抱着英文的原文书没日没夜的啃,想要先过语言关。
与此同时,她还要每天上课,练琴,简直恨不得生出八只手,四个脑袋同时运作。
没了之前在学校的张扬,甚至还有些自卑。
这里的学生太厉害了。
特别是作曲系都是些妖怪。
他们大多数都来自音乐世家,要不然也都是从小接触音乐。
随随便便就可以即兴弹奏出一段美妙的旋律。
有的人甚至在来学校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得作品。
这对于只给白先生写了一首酸的要死的情歌,还磕磕绊绊的欧歌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
更何况,他们在学校里还很努力。
欧歌自然要付出比他们还要多的心血才能同他们比肩。
柯蒂斯的学业也并不轻松,开设了不少欧歌前所未闻的课程。
她最喜欢的是《音乐史》。这门课教授是詹妮弗太太,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大的女性作曲家。
詹妮弗太太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呼。她总笑着说:“我就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去它的女性。”
她同古典音乐的沉稳优雅格格不入。
倒是像极了是九十年代美国女权主义的桀骜不驯,穿着牛仔衣,手上总是夹着一根烟。
金色头发乱糟糟的梳在脑后,雷厉风行。
她的眼睛像是秃鹫,炯炯有神,带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人的智慧。
大约是烟抽的太多,嗓子微微沙哑。欲速很快。
讲起贝多芬,巴赫,莫扎特有时候略带嘲讽,每当这个时候,那些音乐大家,好像就是邻居家的大叔。
活灵活现。
可是詹妮弗却对音乐充满了敬畏。
她说音乐的感染力无与伦比,它充满了哲学性,还有人性。
明明枯燥非常的音乐史,被她的言语讲出来就好像最有吸引力的故事集。
欧歌时常为他们着迷。
她像是一个海绵,在这里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
重塑,建立自己的音乐观念。
甚至是人生观念。
她不知道,这将会是她一辈子的财富。离开柯蒂斯的时间越长,她将越能感受到这里带给她的影响。
背谱,看书,练琴,这就是欧歌几乎全部的业余生活。
偶尔会想起那个人,可又强迫自己快速忘记,投入更刻苦的学习之中。
只有这样,她才能将难熬的时光,慢慢度过。
她天生就不是特别会交朋友的人,沉默着,混入人流里。孤独又特别。
班上人即便注意到这个特别的亚洲女孩,也没有什么机会接触。
她连午饭都是一个三明治在宿舍解决,然后?然后就去了图书馆。
柯蒂斯的图书馆可以让任何音乐学者疯掉。
90年来,收藏了超过65万册手稿、乐谱和书籍,拥有一百多位作曲家的作品全集。
在这里能找到最权威的乐谱版本,随时可以借阅图书馆内的33万套录音和录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