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北,灵泉村。
天边泛起鱼肚白,天空渐渐撩去那黑色的面纱,一丝光明划破了黑暗,天空变得明亮起来,鸡鸣犬吠声相接,村民们嬉笑呼喝声此起彼伏。
顿时,沉睡了一夜的大地,脱去了死气沉沉的外衣,变得沸腾起来。
村头一户农家院子,低矮的土墙因年久有些风化,坑坑洼洼的;有些泛黑的木门,虽然老旧,看起来还算结实的。
但挡不住里头传来一阵阵叫骂声。
“赶紧给老娘起来,太阳都晒屁股了,还磨磨蹭蹭的……,整天就知道吃白饭,不干活……”,骂骂咧咧个没完。
“哐啷哐啷……”,一阵响动之后,院内柴房走出一个胖妇人,穿着半新的花布棉衣,左手叉腰,右手还拿着一根手拇指粗细的木棍,在门口站定,手中木棍敲打着门框,又开始骂起来。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睡,起来干活儿,洗完衣服赶紧去打猪草,不然没饭吃,哼!”骂完转身扭着两个板凳宽的屁股进了正屋。
这个胖妇人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刘氏,虽然刘氏骂的凶,但刘氏也不敢出手打人,当家的交代过的。
刘氏走后,柴房半开着的门里走出一个瘦小的身影,是个女孩儿,十一二岁的样子,她的名字叫苏冉芸。
身穿着一身看不出颜色明显有些大的衣服,枯黄的头发下一张蜡黄的小脸。因为太瘦了,本就大的眼睛显得更大了,小身板细的能飘起来,明显是长期营养不良所致。
女孩儿双眼无神,仿佛刚才的一幕在正常不过了。
苏冉芸进正屋拿了衣服装盆,拎起棒槌朝着小河边去。
已是夏末,太阳刚升起来,也不是太热,晒在人身上,暖烘烘的,一把微黄阳光洒在苏冉芸枯黄的头发上,头发变成了橘色,衬得苏冉芸更加瘦小。
苏冉芸来到河边,坐在河边大石头上,脱了鞋,双脚伸进河水里,荡起一片片水花,玩了一会儿,双眼才有了一些精神,才开始洗衣服。
这头刘氏进了正屋,看着苏冉芸去了河边,就同李老汉商量着要把小冉芸卖了换银子供儿子读书,结果却被苏老汉一顿臭骂。
原来,苏冉芸并不是李老汉的女儿,而是表舅舅主家的女儿。表舅舅是京城苏府的管家,当初送苏冉芸来时只说让好好照顾着就成,并每月送来十两银子,这在一般人家,已经很是多了。
第一年还按时送银子来,但自去年起,主家就没有送过银子来,开始刘氏也不敢怎么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逐渐显露了本性,小冉芸从就开始被人伺候着穿衣吃饭,到后来自己动手,直至现在每天要干活,有时候还吃不饱饭,人越来越瘦,也越来越没精神。至今已经是五年了!
这厢刘氏拄在门边闷生气,撇见小冉芸洗衣服回来,又催促她去打猪草去,“赶紧的,去打猪草回来,剁碎煮了喂猪,这家就指望这点进项了,你要是敢偷懒,小心没饭吃,哼!”。
小冉芸好似什么也没听见,表情木木的,晾了衣服,拿起背篓和一把破旧的镰刀出了院门。她想着得先找点吃的,就往记忆中的路山上去了。
走了一段崎岖的山路,苏冉芸感到很疲惫,昨天晚上干完手里的活,已经深夜了,厨房被刘氏锁上了,她没吃饭,晚上饿的睡不着,后半夜了才迷迷糊糊睡去,起晚了又没饭吃,有些头晕眼花了。
迈着蹒跚的步子,来到一片野山梨林,树上的山梨还没熟,看着一个个青色的果子挂在枝头,苏冉芸吞了吞口水,放下手里的背篓和镰刀,手脚并用,废了很大力气爬上一颗山梨树上,慢慢的,脚下踩着枝丫朝青色果子去。
还差一点,一点,伸手摘下一个梨子,还没来得及高兴,脚下一滑,就跌下去了,磕在一小块白色的石头上,额头顿时见了血。
强撑着想爬起来,苏冉芸摸索着她的手边那块白色石头,捡起来看到上的血迹,迅速收拢被白色石头吸收了。来不及惊异,最终抵不住虚弱晕了过去,而还在手中的虚握着的白色石头,渐渐发出莹莹的白光,细细一看,这不是什么石头,而是一块的玉佩,随着光线的增强,玉佩开始渐渐变得透明起来。
眼前,亭台楼阁,苍松翠竹,雕栏玉砌,假山石林,古色古香。
苏冉芸记得,这是苏府。
走过曲折的回廊,进了一道月门,这里是倚兰院,她娘生前的院子。
仿佛又回到从前,她跟着奶娘来看母亲,母亲面色苍白,但看着她的眼里总是暖的。
她想起母亲宁芳蓝早产生下自己,伤了身子,熬了五年,最后香消玉损,她也因为是早产,人有些呆傻。后父亲抬了妾做继室,继母把她送到乡下来了。以及她在村里这三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苏冉芸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脑袋渐渐清明起来了。当她再想更进一步时,画面一变,苏冉芸觉得自己来到了一片四周白茫茫的空地上,远处隐约可见小河、树林,但无论她怎么走都走不过去,仿佛那些东西离她很近又很远。
苏冉芸在一阵虫鸣声中醒来,四周已经漆黑一片,一下子坐起来,发现手中有东西,拿起来一看,是一块白色的玉佩,上面刻着一只麒麟,栩栩如生,麒麟眼中隐隐有流光闪烁,像是什么要挣脱出来,但又后继无力,最终慢慢地消失了。
这块水头十足的圆形玻璃种玉佩,也随着莹白的光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