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大明天子录>第112章 大婚
殊操作轻易的打开了盒子,然后朱祁钰的手上就出现了十数枚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原型硬币。

分别为金币,银币以及铜币,肯定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纯度。三种钱币中掺杂的其他物质比例为六比四,有效避免了赤金足银引发了亏空,也能防止有人大量购入藏起来,不再在市面流通。

铜币有四种,一文,二文,五文和十文。钱币正面都是汉字面值,背面则是和面值对应的稻谷数量,简单实用容易懂。

银币三种,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银币前面同样是面值,后面则是以河,山,地作为背景。

实在是太复杂的暂时还弄不出来,只能先印出一些简单的来。银币之所以没有一两的,就是以为其中掺杂了东西,实际等于一两的银币制作出来又厚又大,就会看上去很怪异。

金币的面值和银币一样分别为一两,二两,五两。十两的等价金币制不出,八两的倒是可以,不过朱祁钰懒得搞,也就只有这些了。

金币上的数字正面为汉字面值,反面则是一面旗,一面龙旗,一面同样的龙旗。不一样的是,一两的是一条龙,二两的就是两条龙,五两就是五条龙。合不合规矩不说,既然朱祁钰让用,其他人也没有意见。

“真好看。”

面对如此精致的金银铜三种钱币,于谦等人何曾见过如此精致的钱币,一边看一边摸还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当然好看了,这可是高压生产,生产一枚钱币光是费用就几乎达到了钱币的数额了。不过这也就是一开始,随着技术的提升,和大量的生产,费用也会降下去的。”朱祁钰笑道;

看完了金银铜币,朱祁钰又拿出来一打纸币。

这里再说一下,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纸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

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大明宝钞里外都透着一个“大”字,它的面额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其中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

四贯合黄金一两,是地道的“大钱”。

大明宝钞基本上沿袭元代钞制,在版面设计上更加简介匀称,文字简练,刻工细腻。钞体为竖长方形,花栏内为龙、缠枝番莲、云气纹等。内栏上端书写钞额,钱图两边为“大明宝钞”、“通行天下”九叠篆文8字。

但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发行数量又无限制,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不到二十年,便趋于衰败。

所以,朱祁钰吸取大明宝钞发行失败的教训,又改良了大明宝钞的印花技术,以及使用印钱的纸章,大大提升了纸币的柔软性,实用性,防止造假等。

版面设计上基本是采用了大明宝钞旧钞的模样和大小。所以,无论是防止造假,还是耐用度,美观度等,朱祁钰手上的这几张宝钞都玩秒大明宝钞旧钞好几条街。

除了对美观使用度等做了改变外,对于大明宝钞新钞的面额朱祁钰也从新作了设定:分别为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五百两,一千两同样六个面额。但是较之旧钞不但取消了贯这个计量单位,面额有大大的提升,大了许多。

之所以这样改变,是因为前面已经有了面额小的金银铜币钱币,足以应对寻常兑换,提升宝钞的额度是为了避免过多同等额度出现,也为了更好的流通使用。

拿着美观耐用的新钞,一众大臣们都快到了双眼放光,爱不释手的地步了。

“有如此美钞,足以取代旧钞流通天下。”杨善拿着一张面额最大的五百两面额纸币一边轻轻的用手摩擦一边喃喃自语道;

朱祁钰拿出的新钞新币震惊了包括于谦在内的所有政事堂大臣。不过震惊过后,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能够仿制怎么办?”

这个朱祁钰一点也不担心,其他的不说,单说金银铜币天下间除了朱祁钰之外,再也没有人能够制作出和这些钱币一模一样的来。

高压冲压产生的钱币,试问当今天下除了通州逍遥山庄外,谁人能够有这个本事和技术。

至于大明宝钞新钞,防伪更是高明,朱祁钰前世曾经执行过一次秘密任务,对于钱币的制作流程和防伪技术一清二楚。虽然大明如今还不能做到后世那般高明的防伪手段,不过应对这个时候的防伪已经足够了。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并且有明一代276年历史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铸钱经常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由于中后期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国初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


状态提示:第112章 大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