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很多身处底层爵位的皇室宗亲甚至乐意如此。
因为不但可以一下子拿到一大笔的补偿款,还有房屋田地等生活补助,这可比他们以前眼巴巴的每年等着那一点可怜的俸给过日子强太多了。
宁王突然薨了,原本在所有亲王中宁王都是实力最拔尖的,这一下子算是彻底的废了。即便是不现在撤了宁王的藩,也不过是不想吃相太难看而已。宁王已经成了毡板上的肉,随时都能被裁撤。
宁王的突然去世,让原本一些以宁王为风向标的亲王们顿时慌了。随着四道圣旨的传遍天下,他们更加的惶恐不可终日。
就在这时,一天之内的第五道圣旨又从皇宫中快马加鞭的传檄天下:“召回所有皇室宗亲府上的所有朝廷派遣官员和卫士,皇室宗亲府上大小事务日后自行处理!“
这道圣旨一出,很多人直接变了颜色。
这是什么意思?
明初诸王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特权。
明太祖时每王府有左右王相(正二品)各一人,左右王傅(从二品)各一人,参军(正五品)一人,录事(正七品)二人,纪善(正七品)一人。
此外,各王府还有护卫指挥使司,下辖三个护卫和两个围子手千户所,满员兵额约一万九千人。
建文,永乐两朝相继削藩,到宣德时亲王一般只有一个护卫,有的亲王只有旗军数百人。
这时的亲王府,文官分别是左右长史(正五品),典簿(正九品)一人。
下辖:审理所(办案):审理正一人,正六品;审理副一人,正七品。
典膳所(饮食):典膳正一人,正八品;典膳副一人,从八品。
奉祀所(祭祀):奉祀正一人,正八品;奉祀副一人,从八品;典乐一人,正九品。
典宝所(印章):典宝正一人,正八品;典宝副一人,从八品。
纪善所(参谋):纪善二人,正八品;良医副一人,从八品。
典仪所(仪仗):典仪正一人,正九品;典仪副一人,从九品。
工正所(工程):工正一人,正八品;工副一人,从八品。
伴读四人,从九品;教授无定员,从九品;引礼舍人三人;仓(粮食)大使、副使各一人;库(金银)大使、副使各一人。
武官系统有护卫亲军指挥使司,同一般卫的编制;
此外还有仪卫司(警卫):仪卫正一人,正五品;仪卫副二人,从五品;典仗六人,正六品。
宦官系统有承奉正,正六品;承奉副,从六品。下辖典宝、典膳、典工三所,各设正、副一人,分别为正、从六品。门官正、副各一人,也是正、从六品。此外还有司冠、司衣、司佩、司履、司药、司矢内使十人。
郡王府,教授一人,从九品;典膳一人,正八品
镇国将军府,教授一人,从九品
公主府,初有家令司,正七品衙门;洪武末改为中使司,改用宦官。
这些人,全部都是有朝廷供养,负责管理王府,或是戍卫王府安全。每年光是这些人的开销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如今,亲王爵郡王爵不太好撤,但是减免一些人员编制问题也能缓解一下朝廷的压力。至于王府在没有了这些人员后的运转和安全问题,那就靠他们自己去解决了。
这样也变相的抽掉了所有王府的兵权,让他们的实力大打折扣,日后收拾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强势不等于鲁莽,不等于不懂得变通,一竿子全部打死。这样虽然解决问题是快,但是因此而引发的矛盾同样不会小。
朱祁钰不希望同室操戈,也不想看到一些人被逼的狗急跳墙,出现官逼民反的情况。
至于最底层的爵位那么强势,势在必行,是因为底层的皇室宗亲生活不易,光靠那一点俸禄日子过得不是很好,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聪明的都会选择。
至于那些想继续不劳而获的,那就只能用强制手段了。
不想流血冲突,不代表不能。
能够像大明其他百姓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还有一笔不小的补助和补偿,很多底层爵位的皇室宗亲都是高兴地。甚至,一些人早已期盼了许久。
大明自建文和永乐连续两次撤藩后,皇室宗亲的日子过的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那些爵位低的皇室宗亲,每年只能守着那么一点俸给过日子。子孙后代又不能从事其他事物,更加不能科考。这无形中就限制了这些皇室宗亲的出路。
爵位就是套在他们头上的枷锁,让他们永世无法翻身。
现在有了一个重获自由的机会,很多人宁愿不要看似荣光的爵位也要自由自在的身份的渴望就可想而知了。
在第一次撤销乡君奉国中尉的时候,有些低级爵位的皇室宗亲已经眼馋了,早就想和他们一样过日子了。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即便是有些一脉的更高爵位的人劝阻,很多人也是毫不动摇,直接挂了爵位,换成百姓的身份,去过以前没过过的自由日子去了。
至于高层只间的博弈,他们可没有兴趣参与。
就在天下百姓因为一天之内的五道圣旨而喧嚣不止时,靖江王朱佐敬已经快马加鞭的来到了北京城。
一身儒衫打扮的朱佐敬由于喜读书,书法造诣也很非凡,让他身上多了一种书卷气息。猛地看上去,他不像是一位王爷,倒像是以为饱读诗书的饱学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