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 】,♂小÷说◎网 】,

江夏镇。

江南小镇,亦是水乡城市,山环水抱景致宜人,这座古镇所在之处大山环抱,弯曲的河水九转九弯,由左后方环城而来,从城市面前那条古老的护城河徐徐流向远方。整个城市从远处最高山峦处望去,似乎就像是建在一张人脸上,一张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人脸。听耳楼便在江夏镇这张人脸的左耳上,古楼造型别致,酷似人耳,半隐于山麓之间,被茂盛的梧桐树半遮半闭,通往镇里的一条蹒跚小路不时还有嶙峋大石。

……

“同学们,我们到了,这就是听耳楼,封建残余的渣渣,大家给我砸!”

五个少年,四男一女,莫约十来岁出头,佩戴袖章。他们很兴奋,学校不用上课,整个小镇在他们眼里此刻到处闹哄哄的,好玩。

“贾全发,这儿空荡荡的,哪里有啥子封建的东西可砸的?”面有菜色的女孩不满的瞟了眼发话的男孩。

“走了大半天的路,天都要黑了才到这,屋子啥也没有,砸你的头。”

“对啊,你看这楼梯,还有泥巴脚印,不定有人在楼上,要不,我们上去看看。”

其他三个菜色面容的少年跟着起哄,意思是要和女孩一起摸上楼去,不过乱嚷嚷里都没动,几对小眼珠巴扎巴扎直直望着贾全发。

“上楼看看”叫贾全发的少年被少女说的不好意思,兴奋的情绪被打断,有些不满,看的出来,他有些怕这丫头,其他三有些怕他。

现在他发话,上楼!

闷热的傍晚,江面起风,乌云翻滚,好像是暴雨要来,以前广播站正常播音时,虽说天气预报隔三差五的错,不过听听广播里那天气预报,出门还是有个提防,现在全校闹的欢,广播室整日播的都是除四害破除封建迷信,播音员的热血里早就忘记天气预报这档子事了。

呜哄

城市的防空警报忽然响了下,通用的警示通知也许便是山洪预警,来的突然,乌云黑压压的压在了江夏镇上空。

四个少年愣了下,“要不我们回去算了,别上楼了。”其中最瘦矮的那个喏喏的有些退缩,不知打哪里冒出的一只黑猫闪着绿眼,叫了一声从他们面前串上楼,一闪就不见。

“我要回家”

“我要回家”

乌合之众里,除了贾全发,包括少女在内的其他四人都嚷嚷着出声,摇晃着手里的红缨枪,吵着要回去。

此时天色黑的似灵堂挂着的一块黑布,闪电起来了,眼看着暴雨就要来临,这时候回去,路上危险。

贾全发盯着那四人,小心眼转的飞快。

他在拉队伍,要干大事,这趟啥也没干成,灰溜溜回去,会让其他队伍笑话的,选这里来闹腾,还是学校那个看门老头透露给他的。

老头解放前是北平一所大学里的教授,研究各地人文历史,臭老九一枚被下放到江夏镇,不知怎么转到作了他们学校的门卫,贾全发从老头厚厚的眼镜里,那阳光下镜片折射的奇异光芒下,读出了一股奇怪的味道,好像老头能窥透他一样,这次老头特意提醒他,这江夏的听耳楼其实是这镇子的宝地,很有历史价值,串联了一个史书中的秘密。

有历史的东西都是封建的东西,要砸!这是急先锋贾全发简单的想法。

所以贾全发鼓噪了班里要好的四人,成立队伍,带着红缨枪摸了过来。

贾全发个头不大,不过最壮实,这几把红缨枪,是他砍了后院的那颗百年老枣树的粗干做的,枣树干的刺都被他磨平了,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也才一人一把,总共五把。

“哼你们,胆小鬼,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上……”

此刻,贾全发小心眼转弯的快,知道不带头冲锋,这丫四人没人愿意上楼,都想回家,因为这破楼好像在这天气里有阴森森的味道,让人觉得压抑,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闷郁,最主要的原因,小伙伴们没说,刚才那只大黑猫,实在大的可怕,好像一只土狗一样大。

现在,那黑猫搞不好就在楼上!

楼梯,那泥巴脚印也让人,心里莫名的不踏实。

外面诡异的天气莫名让人心悸,都不是啥好事。

贾全发可不能让队伍散了军心,尤其心痛那几把红缨枪,那是他起家的全部家当,伟大的将军梦想就是从脚下踏出的,看门那眼镜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都是混蛋。

贾全发年纪虽小,但他不想做混蛋,于是他果断挺身上前,拽紧了红缨枪,睁大眼珠,第一个踏上了楼梯。

贾全发从第一脚踏到楼梯的第一个台阶时,心里有些后悔,他踏到了那个泥脚印上,其实贾全发心思挺细的,他心里的意思,踏出这步是躲开那泥脚印的,鬼使神差,好像脚上有莫名磁力一下吸住他的脚,踏在了那泥脚印上。

咯噔!这丫丫心里一紧

没事,没啥感觉,继续前进。

跟在他屁股后头的四人,紧张莫名,随着天空的一记暴雷声响,仿佛地动山摇,听耳楼楼似乎被震的一个晃动,抖了下,就像只耳朵轻轻抖了抖,被雷声给震的回音四起,嗡

贾全发在听耳楼这声炸雷的回音里头昏眼花,不由退了一步,屁股一痛,哎呀,清醒了过来,他被后头那红缨枪尖给刺了下,正中菊花,够痛,松了手里的红缨枪,捂着屁股,噌噌噌的几步前冲就到了楼梯的转角。

扭头回望,他开口就要骂,


状态提示:第一章 听耳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