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陈军队加入战场,本来猛攻临晔城的四国联军,听到四处传来的喊杀声,环顾四周旌旗蔽空,到处飘满了大陈的军旗,密密麻麻的大陈军队,步步逼近,他们已被大陈的口袋阵围住,仅留下北方的缺口。
此刻,不论是国王、将领、还是士兵,都没有了继续打下去的想法,腹背受敌,必败!现在能不能保命,还是一个问题。
“快撤,快撤——”四国国王赶紧下令撤退,同时率领自己的亲卫军率先突围。
就在大陈的二十万大军到来之后,暗藏在临晔城周围,零零散散的北萧军队,也纷纷打出勤王的旗号,一起冲了出来。
君尘扫了一眼,有十八股,人马最多的一股大约五千多人,人马最少的有一千多人,一共加起来也不足五万之数。
他们浑身是伤,一副刚刚经历过血战不久的样子。从他们稳健坚定、整齐划一的步伐,*肃穆、视死如归的眼神,充满伤疤、生死磨砺的表情中,感觉到这绝对是精锐。
十八股军队没有刻意汇聚在一起,而是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无形中互为犄角,相互支援,相互依靠,可在无形之中,却堵住了口袋阵的缺口,这相当于把四国联军最后的逃生希望,给掐灭了。
他们来自北萧各地,一路过来勤王,与叛军的战斗不下百场。之前,由于实力的悬殊,他们并没有过早冒头,现在终于可以骄傲的站出来保家卫国。现在,他们一心只想尽可能多的斩杀敌人。
而这时候四国军队心中惶惶,终于乱了阵脚。但最终还是决定从北萧士兵那里突破,反正这一次已经是把北萧得罪的死死的了,也就不在乎再多得罪一点。
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君尘刻意不让军队过早发起冲锋,本来是想以绝对优势,让四国军队不占自退。这样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自己军队的损失,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大陈的威慑力。
但突然冒出来的北萧军队,打乱了君尘的部署,现在若是松开一角,故意让四国联军逃走,就有点儿太不好看了,毕竟面儿上的事,还是需要做足的。
“既然避无可避,那就在战场上经历生与死的训练吧,杀!”君尘轻轻道。
赵灵龙点点头,朝旗令兵打个手势。旗令兵立即挥动手中的旗子,传达给左右两翼同时发起冲锋的旗令。
“杀——”赵灵龙、公孙宇、陈泽修同时率领军队,向着四国联军杀将而去。
四国军队知道大陈军队,有备而来人多势众,尤其是有君尘亲自坐镇军中,都不敢触其锋芒。相较之下,人数不足他们三分之一的北萧军队,更好对付一些。
迅速镇压骚乱,稍作犹豫,除了留下来断后的,其他所有士兵都朝着四万余北萧将士冲杀而去。
“杀——”四国联军的喊杀声,他们不再保留,用自己的全力去喊,去冲杀。因为眼前的北萧军队,堵住了他们的逃生之路,所以必须消灭他们,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这是四国联军所有人的心声。
欺软怕硬,这是每个人的通病,也是每个团体、每个集团、甚至每个国家的通病。此刻四国联军就是知道,自己无论是人数,还是实力,都不是大陈的对手。所以只能将怒火发泄在,这些掐断了自己一线生机的北萧军队身上。
“杀——”十八股军队也对着四国联军发起了冲锋。他们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那是三倍于自己军队的疯狂冲杀。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算不能完全堵住,也要尽可能多的斩杀敌人。
堵住了四国联军逃跑的路,等于亲手为他们掘好了坟墓。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谁都不愿意死,更何况这是将近十四万人,十四万人疯狂的怒火,可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
这十八股军队,在这场疯狂冲杀中活下来的,不足十分之一,也就是四千余人,但这四千余人,日后却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北萧精锐虎师中的精锐——掘墓军团。
“哈哈哈……”在天空中战斗的萧鸣冲,看到地面战场的情况,突然毫无帝王威严地放声狂笑,“天不亡我大萧,天不亡我大萧,哈哈哈哈……”
而坐镇在皇宫内的崔伯渊,对于前几天还魂不附体,一副天要塌了的模样,而现在却一心请战的将军们,则是一如既往地淡漠:“命令将士们原地休息,迅速补充水分和食物!”
“可是,丞相,现在可是彻底击溃敌军的大好机会啊……”有将军想发表不同意见,但被崔伯渊制止。
崔伯渊内心暗想:说什么击溃敌军,不过是眼见地面站场胜利在望,想出去劳功而已,终于明白为什么,文帝萧景涛统治后期,北萧居然会被百年积弱的大陈,给打到家门口来。
要不是萧鸣冲是我最中意的弟子,兴许我还不会出手,帮助北萧度过那次危机。崔伯渊目光一凛道:“不服军令者,本丞相有先斩后奏之权!”
“诺!”各将军碰了一鼻子灰,而后灰溜溜地走出大殿。
公孙宇、赵灵龙、陈泽修分别带领左、中、右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杀进四国联军的断后军队中。
留下来断后的,基本上都是炮灰,实力不太强,当然也有比较机灵的强者留下,趁势倒在死人堆里,躲过一劫。
而四国联军真正的精锐,都在和堵在唯一缺口的北萧军队,进行激烈的交战。四国联军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战,而北萧军队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