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隋唐70年征伐高丽全录>第五章 血染辽水
虑远不及你。从此,杨素与宇文述日夜密谋策划,终于在同年十一月实现了目标,杨广被立为皇太子。宇文述的京都之行,为杨广登上皇位铺平了道路。从此杨广与宇文述的感情远胜于他人,杨广讲将长女南阳公主许配给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前后的赏赐财物不计其数。

正因为皇帝对宇文述格外照顾,这次远征,竟特批他携带家眷同行。还安慰他说:虽说自古妇女不能跟随在军中,但古人的故事中也有项羽营中带着虞姬的先例。听到皇帝这番话,宇文述心中顿时一沉,大军征战,竟以项羽虞姬的典故来比喻,此兆大凶!

三月,隋军前锋已到辽水岸边,辽河水竟然比往年提前解冻,滚滚湍流挡在隋军面前。杨广毫不气馁,下令工部尚书宇文恺在辽河上修建3座浮桥。隋军临辽水排列阵势,准备强渡。辽水东岸,高丽军也早已做好准备,背靠辽东坚城建立起防线,严阵以待。高丽军队的装备亦相当精良。多持铁矛、长刀,善用强弓铁镞。骑兵也有盔甲马铠,被称为铁骑。士兵都穿着为登山特制的铁钉履,军官则还有更华丽的鎏金盔甲和铜钉鞋。

此时高丽军正等着隋军半渡而击之。由于高丽军的袭扰,浮桥难以修到对岸,距东岸竟还有一丈多长的距离。没有桥就不能渡河吗?大隋军队从不缺少热血勇士。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自告奋勇担任前锋,率军渡河。麦铁杖豪迈的对军医说:大丈夫的性命自有归宿,岂能病病歪歪,躺着死在儿女怀里呢!

麦铁杖强壮骁勇,可与奔马赛跑。他年轻时好交游,重信义,曾经占山为王当过强盗,被官军俘获就投身官军,屡立战功。当年陈国境内叛乱,杨素为行军总管前去讨伐。麦铁杖头戴蒿草,半夜游过长江去刺探敌情,结果被叛军抓获,派兵士30人看守他。麦铁杖伺机夺取了一个兵士的大刀,一鼓作气把看守他的兵士全部杀死,割下他们的鼻子,渡江返回。杨素看到血淋淋的30个鼻子,对其神勇大为惊叹,上书奏请朝廷授予他仪同三司。

开战之前,麦铁杖已报必死的决心,遗言给三个儿子说:我身受国恩,今日便为国赴死,我死得其所,你们自会富贵。言罢,率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将官,领数千兵士向对岸发起了猛攻,浮桥连不到对岸,麦铁杖就带着士兵们跳入水中渡河。对岸的高丽兵居高临下,箭射枪挑,凶猛的阻击隋军,隋军仰攻无法登岸,死伤惨重。麦铁杖仅领少数士兵冲上了对岸,与高丽兵奋力厮杀,无奈后继无援,高丽兵层层叠叠的围攻上来,麦铁杖与钱、孟等将官寡不敌众,皆力战而死。

先锋部队伤亡殆尽,鲜血染红了辽水,隋军首战告败。杨广为奖励麦铁杖的英勇,下诏追赠麦铁杖为宿公,并让他的长子麦孟才承袭了爵位。

首战不利,败在无桥。杨广又命令另一位能工巧匠少府监何稠再造浮桥。何稠也隋代一位才华出众的装置大师。他曾为杨广造过一种御女车,车身小巧,只容一人,车下备有各种机关,随意上下,可使,不废费力气,自能控送。更有一种妙处,就是无论何等节烈女子,一经上车,手足俱被钩住,不能动弹,只好任人摆弄。杨广甚是欣喜,赏赐给何稠千金。

何稠造车厉害,造桥也不负皇帝所望,两日之内,长桥造成,对岸的高丽兵大为惊惧。帝国大军开始源源不断的通过浮桥,与高丽军在东岸展开了血战。高丽军向来善于坚守而怯于野战,短兵相接不是凶猛的隋军的对手,一场鏖战,隋军大胜,杀死高丽军数以万,为麦铁杖将军报了仇,各军乘胜进击,包围高丽国东部首府辽东城。杨广闻捷报大喜,赋诗一首:

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辽东城原名襄平城,曾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军事要塞,属燕长城东部堡垒的一部分。高丽军民又进行了多年重建,现在的辽东城城墙高大,规模宏伟,易守难攻。辽东城三面临水,仅南面便于进攻,三万高丽军依城据守。隋军日夜攻打,但城防坚固,一时难以攻下。

六月十一日,杨广也度过辽水,来到辽东城前线查看战情,见辽东城久攻不下,大为不满,怒斥诸将军:你们自以为官居高位,又依恃着家世显赫,想要暗中怠慢欺骗朕吗?在京师的时候,你们都不愿意让朕亲征,恐怕我看见你们营私舞弊。今天我来到这里,正是要观察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怕死,不肯尽力,以为我就不能杀你们吗?诸将都心惊胆战,无言以对。

杨广在辽东城西几里外的地方,让何稠建造了一座城,亲自坐镇督战。一座周长4000米,高13米的城堡一夜建成,高丽人望见,皆惊叹以为神迹。可惜神迹吓不死高丽军兵,即使有杨广督战,辽东城还是攻不下来。辽河东岸高丽城堡众多,杨广同时下令四下分兵攻打其他诸城,也是一无所获,战争陷入僵持状态。

仗打到这个份上,非是隋军不能战,而实在打得束手束脚,有苦难言。大军刚出发的时候,杨广就亲自告诫诸将:我军攻打高丽是为了吊民伐罪,并非为了获取功名。你们若不理解朕的意图,想建立军功以邀封


状态提示:第五章 血染辽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