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草莽年代>第六十二章 君子兰

“是吗?”李亚东上下打量了许多福一番,看模样也就三十左右,居然这么财大气粗,也不知道怎么发的家。

当然,那与他是没有关系的,他笑着对葛进明示意道:“葛老板,那条子能先看看吗?”

“哦,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葛进民凑上前来,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就是那种最普通不过的政府办公信纸,页眉有个红色的五角星和一道红线,珍贵之处在于纸面上的那个鲜红的印章。

李亚东也不伸手,就这么瞅了几眼,果然是一张海蓝政府颁发的允许进口汽车批文,数量不多,限定十台。

确定是真东西后,他也没有去打听来源,在生意场这是一种忌讳,只是淡淡的说道:“我出一万。”

“啥?!”很平静的一句话,却将在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葛进民自然乐开了花,心想不愧是幕后老板亲自出马,豪气冲天,一万块啊,他直接就成万元户了。

而蒋腾飞几人则面面相觑,他们倒不是对李亚东的出价产生质疑,而是在心惊低估了这张批文的价值。东哥多聪明的一个人,不可能犯浑,有问题也只能说明他们自身目光短浅。

“你确定?”

至于许多福,则是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因为实在坐不住。

一万块,不可能的,就算这小子找到下家,也不见得能回本。在他看来,这笔买卖撑死有个三两千的赚头。

李亚东理都懒得理他。他的样子像是开玩笑吗?

这些家伙总想着将批文倒来倒去,哪知道他这位实干家的想法,手上既然有批文,为什么要卖给别人,难道不会自己用?

“你该不会想自己倒吧?你小子能拿得出……这么多外汇?”许多福有点不敢置信,别说外汇,就是这么多人民币,他都不信这小子能拿得出来,十台车,怎么不得几十万,毕竟他才多大。

“这个就不劳你费心了。”李亚东也懒得嗤笑他,没那嗜好,打击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无视。

撂下一句话后,就对着葛进民招呼道:“葛老板要不就锁了门吧,跟我一道去公司,钱货两清?”

“舅,千万别去,小心有诈!”许多福急忙出声。

葛进民微微一怔,脑子里捋了一下,能有什么诈?对方公司就在五道口,他去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周围五条大马路横在那里,这光天化日的人来人往,有个屁的诈。

“那个……”他尴尬一笑,“大外甥,既然是事先说好的规矩,人家出了高价,你可不能怪舅啊……”

葛进民终究还是按李亚东的意思锁了门,许多福自然就被“请了出去”,别提有多恼火了!

望着一行人消失在胡同拐角的背影,骂骂咧咧道:“妈的个巴子,一个泥腿子也敢跟老子抢生意,给我查查那个什么一帆公司,看老子弄不死他!”

李亚东自然知道得罪了人,而且还不是什么心胸大度之人,离开前许多福那个愤恨的眼神,他可是上了心思,不过倒也不惧,做生意不得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前往公司的路上他倒也打听了一下,据葛进民说他这个外甥最近老往北方跑,也不知道在折腾什么,只是每次回来都好像更有钱了。

“北方?”李亚东歪着脑子想了想,突然大腿一拍,“他是不是去的长春?”

“对对对……上次听我老婆提起过,就是长春。”葛进民诧异的望向李亚东,寻思着这小伙子脑袋瓜里到底装的什么,北方那么大,这都能猜中?

李亚东露出一副了然的神情,这就没错了,如果说八四年左右国内还有什么大商机,值得一个京城人不远千里跑去北边淘金,那么绝对就是君子兰了!

此时正值君子兰泡沫的顶峰期,整个长春可谓人人都种君子兰,就算家里没田没地没条件的城镇居民,都会想办法在阳台上种几盆,因为都是钱啊!

八十年代的君子兰泡沫有多疯狂、有多赚钱,没有生在这个年代的人基本很难想象,最夸张的情景莫过于:端着一盆君子兰走在红旗街(早期君子兰马路市场),不用走完整条街,买家给出的价格就能涨三次。

八四年长春几个主要君子兰市场分布在长春站附近,朝阳公园、老圈楼、光复路、永春路、红旗街、万宝街、清华路等地段,拿着钞票采购君子兰的人们在市场里比比皆是。当时买花目的只有一个,养君子兰能挣钱。

八五年一月,一位港商到长春凤冠联营花卉发展公司参观,看中了一盆名叫“凤冠君子兰”,提出用一辆豪华皇冠轿车交换,被总经理郭凤仪拒绝。

当时郭凤仪的原话是:“那辆皇冠车市值约九万元,可皇冠每天都可以生产,我用钱就能买到,而凤冠是我多年精心培育的结果,况且没了它,公司还怎么拿凤冠命名?”

这还不算最火爆的,八五年还有另一宗交易:长春王姓养花大户将一盆君子兰卖给了哈市客户,价格是十四万元,创造了八五年之前君子兰交易之最。

据长春君子兰产业办公室资料显示,按当时伦敦金融市场牌价,十四万元可买四十多两黄金,而八五年十月份的汇率:1美元=3.20元人民币。一株君子兰顶多不过二三十片叶子,价格赛过黄金,君子兰“绿色金条”的称号也因此得名。

关于君子兰泡沫的事情,李亚东在报纸上没少看,这种花边新闻总能吸引人


状态提示:第六十二章 君子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