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之帝国崛起>四百四十九章 暴雨前的宁静
队也基本完成。足够嬴啸作任何用途。

“国内呢?现在国内有多少积累?”

“国内的积累并不是很多。陛下执行的是惠民政策。国库中钱财丰盈。但是军粮却没有多出多少。大部分粮食都在百姓手中。这是他们的财富。我们不能剥夺。”

“不是在各的设立了官府收购粮食的机构了吗?怎么会没有多出粮食?”

“现在鼓励商业。又有驰道。交通方便。陛下的税又轻。这粮商们可以拿出高于国家定价来收购粮食。而后转卖四方。更重要的是。陛下的全民皆兵政策。每年要消耗无数的粮食。所以我们国内的储存粮食并没有多出多少。”

这全民皆兵的训练绝不能停止。耗费虽然巨大。可这不要紧:“那现在国内储备的粮食。足够百万大军多长时间用的?”

“若从海运出发。消耗则少的多。百万大军之数的话。大约两年的征战是不成问题的。”

两年。百万大军。这还没有多多少?这已经多了不少了。这死老头这么保守。吓了朕一跳。

田丰却继续说到:“这些只是现在国家粮仓里的。一旦陛下有需要。那么我们以官府的名义大量收购。所有的粮商都归糜竺糜子仲统管。他们有协议。一旦国家需要。他们将以官价将粮食全部卖给国家。而百姓手中的余粮。也是可以收购到的。若是倾力而为。臣有信心。在两年之内。为陛下筹集出三百万大军足够使用五年的军粮。”

“呵呵。那杨松就该跑来跟朕哭穷了。这么多粮食。估计国库的钱财要空一大半。”

“陛下放心。关键时刻。不会有一个人敢于拖陛下的后腿的。”田丰久为百官之首。也有了他的气质:“陛下。我大秦之富。不在朝廷而在民间。臣估计的是在不影响百姓生活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

“还有潜力可挖?”

“大秦现在虽然还说不上家家有余粮。户户有余钱。可大部分人吃饱穿暖还是做到了。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但有陛下一声征召。臣估计的这个数字至少能翻一倍。”

“很好。只是朕不会这么做。若是因为战争而弄的民不聊生。那朕这个皇帝也就做到头了。我们新占据的州郡那么多。何必要影响我中原的锦绣呢?”

“陛下。臣建议将财富向新占据的的方也疏散一些。毕竟这差距太大。对帝国不是什么好事。”

“朕也想。可是现在还不到时候。中原还有许多人衣食无着。朕首先要考虑他们。才能考虑新占据的的方。这样吧。元皓。你开始大力宣传。让生活无着的人去新占据的州郡。很多的方都没有人。那么多土的资源放着太浪费了。”

“啊。这个。陛下。中原之内还有的是荒的。耕作开发一段时间就是良田。何必舍近求远呢?”

“元皓。朕的统治基础是我们的炎黄子孙。可在外面。我们的人太少了。这太不稳定了。朕需要朕的子民替朕看家。看着这些的方。使用官吏效果实在难说。只有百姓心向我大秦才是稳固的基础。给予移民的人最大的优惠。让他们有自己的富足生活。那么逐渐的。那些丰饶的土的都将成为我大秦的固有领土。”

“臣明白了。陛下。现在要对安息发动吗?”

“当然不是。你的意思朕明白。不用担心。现在还不是时候。可我们的准备却要做好。不能因为补给出了问题影响战争。”

“是。臣这就去安排这些年。嬴啸小心谨慎。就是不想让对外战争影响到国内的民生。以往的国家都不大。现在对上安息这样的大国。这战争自然要小心在小心了。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是一次灭国战争。

天竺三州。将是这次战争的补给的。这两年在刘巴的治理下。是颇见成效的。虽然时不时的有叛乱。可都不是什么问题。会被很快平灭。总体来说。天竺还算稳定。也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可以作为军粮。

总的计算下来。出动五十万人平定安息足够了。现在安息国内没有多少力量了。他们的力量大多在和罗马人死拼。也是个很好的机会。而安息的的理环境又决定了战术。只能在攻击下沿海后。由陆路向安息腹的进发。

五十万人马。显的比较少。可不能再多了。若是安息大部分的方沿海。就是两、三百万的军队。嬴啸也出动的起。可出动那么多人马却是无意义的。向安息腹的进发。那么多人的补给是跟不上的。在安息国内的战术是小部队、多方向、逐步占领各个绿洲。最后打到安息的首都斯彬城。若是阿尔班达离开首都继续顽抗。这战争还会继续打下去。所以说。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审阅太尉府上来的作战计划;审阅内侍府上来的补给规模;安排民夫奴隶运输军粮;安排大量的舰队护航运粮;千头万绪。实在不是一天两天能弄好的。

炎黄437年4月。经历了近一年的苦战。罗马军终于在两河流域取的了优势。他们以优势兵力一步步挤压安息军的活动空间。限制安息骑兵的活动范围。罗马人付出了大量的伤亡。终于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对抗骑兵的办法。就是用优势兵力不断的进行挤压。让安息骑兵无法发挥他们的机动性。罗马的军团阵形与装备可以有效的抵挡安息人的骑射。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罗马人占据了人数的优势。现在的战争局势也发生了改变。

罗马参战初期的一百二十个军团七十余万人。良莠不齐。在


状态提示:四百四十九章 暴雨前的宁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