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我就是大虾>第32章 32祭拜大典1

科举考试顺利完成,不过能让侯振满意的寥寥无几,可以说能上的了台面的,只有包拯一人,只不过他因为崔明冲的事不愿意入朝,勉强留下也是不美,侯振就没有强求。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了不少时间,快到冬至了,在朝臣的提醒下,侯振才知道,,祭天。。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万事万物均有阴阳两面,一天之中的阴阳为白昼和黑夜,一年之中的阴阳以夏至、冬至为期。夏至日至冬至日为阴,冬至日至夏至日为阳。夏至开始夜渐长,昼渐短,象征阴期开始,冬至过后白昼渐长,寒夜渐短,天气间的阳气开始上升。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太阳意味着生机,冬至则寓意着阴极阳升、万物生长,因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冬至十分重视,从汉代开始,冬至成为国家的重大节日之一,《清嘉录》中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汉代时期冬至又称“冬节”,官府举行要“贺冬”仪式,社会上流行“拜冬”之礼。《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一天官方例行放假,商旅停业,举国休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百废待举,政务繁冗,规定一年只有三天假期,分别为元旦,皇帝的生日(万寿节),还有冬至,并称三大节,冬至日的意义可见一斑。

冬至祭天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涉及到封建王朝的各个部门,内容主要包括择日、斋戒、习仪、省牲器、告庙、有司陈设等。《左传》记载:“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古代祭祀日期的选择一般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明代则由钦天监选定,并制作成册,交由太常寺卿于上一年十二月朔日上奏皇帝,再由皇帝遍告有司及天下百姓。《礼记》有言:“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即是指祭祀之前的斋戒活动。斋戒主要包括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酒、不食荤腥、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等。习仪是正式举行祭礼前的排练,一般于正祭前三日或二日举行。有司陈设是指郊祀前的祭祀用品准备及陈设等,如笾、豆、簠、簋、爵、祝版、牺牲等。省牲器是由皇帝或相关部门官员在祭祀前检查祭祀牺牲及器物准备情况的仪式。

祭天源自远古先民的自然崇拜,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至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祭天被列为国家祀典,成为中国古代帝王奉行不悖的一项重大礼仪制度。

中国古人认为天是主宰万事万物之神,故将之作为人格化的神祗进行崇拜。传说黄帝曾「封禅天地」、颛顼「排列诸神」等级,尧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西周初年,周公主政,制礼作乐,祭天典礼「礼仪大备」,形势趋于规范。秦汉以后,皇帝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礼地」为己任,各朝皆建祭坛于「国之阳」,每届祭期,皇帝或亲诣或遣官恭代之祭坛,设笾、豆、牲、牢,备玉、帛、果、蔬,燎柴,焚香烛,礼祭天帝,以禳灾祈福,祈求天帝的佑护。

明清时期,建天坛于都城南郊,每年选吉日祭天,祭天大典计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害大祀」、「冬至祭天大祀」,又有「升配」、「告祭」等祭祀活动。祭天典礼由礼部主持,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及太常寺、光禄寺、鸿庐寺、钦天监、率宸苑、内务府等众多部门也参与筹备实施。如果皇帝亲自祭祀,众多的王公大臣还要陪同祭祀。

按照明、清两朝祭典制度的规定,祭天典礼内容包括「择吉日」、「题请」、「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庆成」等多项仪程,过程冗长,礼仪繁缛,耗费巨大。古代帝王就是用靡费之巨,声势之浩来表示「礼莫大于敬天」的政治理念。1914年12月23日,袁世凯在天坛圜丘举行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祭天典礼。以后,民国政府停止举行祭天典礼,至此,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正式终止。

现在还不是明清这种祭天最庄重的时期,侯振就把一系列事情交给了礼部的大臣,他对这种事情也不太上心,到时候露个面就好了。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32章 32祭拜大典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