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科幻未来>地下九千米>第5章 地心入口

陈翊马上上网,查阅有关“地心”的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了一跳!

地球内部是空心的,只要能找到某些特别通道,就能进入到神秘的地心世界中。

经过测算,地球的现有重量是6o万亿亿吨,假如地球内部某些部分不是空的,它的重量应远不止于此。地球空心理论先是英国天文学家埃得蒙·哈雷(哈雷彗星就是他现的)在1692年提出的大胆设想。他认为地球并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是实心的,而是由多个空心球体套起来组成的。在每一个球体之间的空隙处,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我们地球的环境,那里植物茂密,气候宜人。在地球的表面处,有一些连通着地心世界的神秘通道,只要能找到这些通道,就能进入到神秘的地心世界中……

阿加尔塔长廊

印度古籍中曾记载,地球里面有一条“阿加尔塔”地下长廊,在梵文中意为“地底下的世界”。传说地下世界有无数洞穴、隧道和迂回交错的地下长廊,那里埋藏着古代文明的秘密和无尽的宝藏。根据探险考察和文献记载,阿加尔塔长廊极有可能是一条穿过大西洋底,连接欧、亚、美、非各洲的地下长廊,多少年来,它吸引着许多科学家和探险家前去探索考察。

1942年3月,刚刚从墨西哥的恰帕斯州进行考古研究归来的戴维·拉姆夫妇受到了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接见。拉姆夫妇告诉总统,他们找到了“阿加尔塔”守卫人——一群蓝白皮肤的印第安人。据拉姆夫妇回忆,当他们横穿墨西哥的恰帕斯丛林时,遇到了把守地下长廊入口的皮肤呈蓝白色的印第安人。这些印第安人马上包围了考察队,并严厉示意考察队立刻离开,不许再前进一步。拉姆的印第安人向导随即上前与他们搭话,才知道他们是玛雅人的后裔,是印第安族的一个分支,叫拉坎顿人。拉坎顿人居住在密林中,与世隔绝,世世代代守护着密林深处的圣地,地下长廊的入口就在此处。它通向地底的远方,那里藏有大量珍宝和黄金。拉坎顿人遵守祖训,不准外人进入他们的圣地。拉姆夫妇虽然声称自己的考察队现了地下长廊的入口,但没能进入拉坎顿人守护的地下隧道。

安第斯山脉千里地下长廊

1公里的安第斯山脉的地下曾现一条地下长廊。该地下长廊长达1千公里,通向智利和哥伦比亚。秘鲁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远古文明遗址,考虑到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没有能力对其开和保护,便把这些被现的隧道入口重新封闭。它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沙斯塔火山口神秘人

1972年4月,美国伯克利大学的3名学生登上高达4318米的沙斯塔山顶。这是一座熄灭多年的死火山,3名学生看见火山口附近有一些碟形飞行物飞进飞出。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看到5个“高个白人”出现在火山口。这些“高个白人”只在火山口待了很短一段时间,随后就消失在火山口内的一块岩石后面。

缅甸森林洞内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士兵希伯在同侵缅日军的作战中与战友失散,被遗留在缅甸的森林中。有一天,他无意中现一处被巨石隐蔽的洞口。希伯冒险进入洞内,竟然现里面被人工光源照得亮如白昼,俨然是一座庞大的地下城市。希伯正看得入迷时突然被抓住,一关就是4年,后来寻机拼命逃出。据他说,这个地下王国通向地面的隧道有7条,分别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开有秘密出入口。

阿尔泰山地下长廊

1916年,地理学家贝罗希诺夫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阿尔泰山区现了一些地下长廊,从蒙古南部一直延伸到沙漠戈壁。在仔细分析了地下长廊的走势后,贝罗希诺夫认为,中国的敦煌可能正是某个“地下王国”的入口。关于地下王国入口的猜测还有很多,南极强磁场、北极“黑洞区”以及百慕大三角洲都可能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

危地马拉地下长廊

西班牙人安托尼奥·芬托斯在危地马拉考察时,现了5o千米的地下长廊,长廊有尖状的拱门,从地下可以走到墨西哥。英国考察队在墨西哥马德雷斯山脉南侧,也找到了地下长廊,走向是通向危地马拉。每当拂晓,就能听到从地下长廊出的击鼓一样的声响,声震四方。

纳米比亚无底洞

1992年,南非洞穴学会和瑞士的洞穴研究团体在非洲的纳米比亚现了一个神秘的无底洞,该洞位于纳米比亚北部沙漠中心灌木茂盛的山麓下,黑魆魆深不见底。调查入员深入洞穴12o米后,才到达一处水面。这里清水盈溢,一片汪洋,调查入员又潜入水下近1oo米深,但还是没有到底。由于压力太大,只好浮出水面。这个洞穴究竟有多深,会不会是地球某个空洞的一个末端,迄今仍然是个谜。

地中海海水无底洞

在地中海东部,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阿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爱奥尼亚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吸取着大量海水的“无底洞”。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万吨之多。美国地理学会曾派遣一支考察队去那里进行科学考察。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没完没了地“漏”到哪里去了,它能成为地球空心的证明吗?

在南美大6地底深处,有一条更大规模的、绵延数千公里的庞大隧道体系。这条庞大的隧道是1965年6月阿根廷考古学家胡安·莫


状态提示:第5章 地心入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