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踢,足球应声横向了球场中路。

在球场中路,斯蒂文森和甘渭贤两人同时启动迎向了足球。

两人同时启动,方向却是相同的,都是背对着球门面向中线方向。

虽然是同时启动,但两人在启动时与足球的距离却是有远有近,在跑动速度和启动时间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启动时距离足球的远近,也就决定了他们中间谁能先对方一步触到足球。

毕竟传球的,是西班牙队的艾伯特布朗,他传球前所取的方向,肯定距离斯蒂文森较近的位置,所以这时在观众看来,甘渭贤等于是跑在了斯蒂文森的身后。

甘渭贤也知道自己比对手慢了一节,所以他逐渐的减缓了迎向足球的速度,做好了拦截斯蒂文森的准备。

他知道斯蒂文森接到足球之后肯定要转身面对中国队的球门,这样他就有机会趁斯蒂文森转身之际将球截走,或是挡住斯蒂文森前往中国队球门前的去路展开拦截。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大的出乎了甘渭贤的意料,斯蒂文森在迎到了足球的球路上之后,却并没有伸脚将足球接在脚下,而是直接的从足球上方跨过。

没有被斯蒂文森接下的足球,自是去势未尽的继续向球门前中路滚去。

视线继续右移,在那中路正中处,克里斯托尔的身影立刻就出现在人们的眼里。

就那么一刹那间,克里斯托尔于奔跑间抬腿劲踢。

足球应声飞起后,斜斜直往中国队的球门中段飞去。

由于事起突然旰炝讼铝乘担号员赵梓森被斯蒂文森的动作吸引了大半的注意力,只来得及侧往足球射出的方向横跃而起。

仓促之间,他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对这一记射门的射点加以判断,所以足球在一闪间便从他那张开了的双手间进入了球门。

看到足球入网,场内的西班牙球迷终于找到了宣泄的突破口开始大声的欢呼起来。

克里斯托尔也激动的绕着球场跑了半圈然后高举着双手来接受球迷的欢呼和鼓励。

场上比分一比一。

“是不是要改变阵型将林磊调到中场或后线?”看到西班牙队的球员轻松破门,场外观战的冯伟不免有些犹豫“球队的防御太弱了,球门前没有了林磊,总是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总是让人提心吊胆的。”

犹犹豫豫间,冯伟还是选择了坚持“再看看吧,应该相信球员们的能力和潜力,不把他们放到逆境中,不给他们以压力,他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冯伟还在犹豫着,电视机里的李浩却委婉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西班牙足球队马上就扳回了一分,看来我们中国队的防守能力还有待加强啊!依我看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我们的九号林磊踢什么位置,在前几场比赛中,不论是对强大的巴西队也好,还是对相对弱小的森马队也好,林磊的位置都是中场和后卫,都能及时的出现在球门前协助队友进行防守,或是直接的参与防守,而且只要有他在,我们中国队的防守就没有出现过很大的漏洞。现在不同了,球赛一开始,林磊踢的就是前锋,而没有了林磊的中国后防,果然出现了很大的漏洞,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次冯伟教练所排出的这个‘五四一’阵型,肯定将会在比赛结束之后引起广泛的争议。”

接到孙朋传来的足球之后,高战大脚将球往林磊所在的西班牙队半区内长传,足球“呯”的一声被他踢的高高飞起。

足球落点处,林磊、特兰诺福、安德森佩伦三人都抬起了头。

到达了最高点之后,足球力尽下落,落点处的林磊等人更是绷紧了神经做好了接球的准备。

当足球下落到一定高度之后,准确把握了足球落点位置的三人紧跟着也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感应到自己接球无望的安德森佩伦横跨一步贴近了林磊,而另一侧的特兰诺福则是斜跨一步准备卡切到林磊的身前位置。

贴近林磊之后,安德森佩伦似是收力不住的和身撞向了林磊。

说到传接球的处理,以及对这种高空长传球落点的判断,当世之间还没有人能称得上是林磊的对手,借着安德森佩伦的一撞之力,林磊反客为主迅速的卡到了特兰诺福的身前。

足球落到了林磊的光头上。

在头部触到足球的那一瞬间,林磊利用身体的下降减力过程尽量的减缓了足球落下的冲力,所以足球在林磊头顶上弹的高度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高。

顶到了足球后,林磊迅速的转身面向了西班牙队的球门方向。

足球缓缓落向了禁区前沿,就在足球落点不远处,西班牙队的另一名中场球员帕森斯尼以几乎和林磊相同的速度迎向了斜斜落地的足球。

对这种长距离传球的处理,林磊完全可以利用身体的下沉、后仰等动作精确的抵消来球的冲力,做到不动身位的把球接在原地。

要知道足球在经过了长距离的飞行之后,落下时足球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冲力,再加上它有可能是一边飞行一边翻滚旋转,这就要求接球球员在接球时能够精确的控制接球的力度和角度,这样才能恰到好处的抵消来球的巨大冲力将球接住。

据林磊所知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名球员能做到这种地步,所以为了避免惊世骇俗,他犹豫再三后还是选择了把球顶向对方球员人数较少的位置。

在林磊顶球转身后,帕森斯尼也同时启动迎向了足球。


状态提示:第139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