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清雨濯尘归>43.第四十三章 巧 遇
叶嫩绿,虽无花,倒还葱葱可爱。

“这园子不该这会来,等桂花开时,蟹肥膏黄,在亭中持螯赏月,那才惬意。”顾恒站在水边道。

杨言也走到了水边:“满园桂花香,世子好享受。”

“不过说说罢了,这世上良辰美景难得,闲情逸致难得,两样能凑到一处,就更难得了。”顾恒一笑,不动声色地打量了杨言一眼。

“所以世子今儿不去长兴侯府坐席,就是因为茶楼那儿凑齐了这两样?”杨言索性单刀直入。

顾恒却摇头:“我是听说今儿那里生出一场好大的热闹。”

杨言明知故问:“哦?那世子可看到了?”

顾恒无不遗憾:“晚了一步,没赶上,可惜啊。说起来姑娘也在那附近,不知可曾看到?”

杨言扯白扯得脸不变色心不跳:“没有,光顾着与人械斗了。”

“难得今日天晴云清,一点闲情竟还无处着落,啧啧,真是可惜。”顾恒痛心疾首。

杨言跟着叹了口气:“是啊,这可怎生得好?”

“恐怕唯有美食美酒再佐以美景能聊以抚慰了。”顾恒煞有介事地提议道。

杨言知道正戏开场,十分上道,一笑:“那就叨扰世子了。”

顾恒一收折扇,十分大方:“客气。”

二人各自怀揣着各自的算盘,相视一笑。

杨言本以为就在这园中摆饭,哪知顾小公爷唤了王诚过来交代一番后,竟领着她直接从后门出了小院,也不骑马,就这样在市井之中信步而行起来。难得他一介贵胄子弟,竟对南京城的小街小巷十分熟悉,甚或一路还能说出些掌故异闻,倒让杨言颇为意外。

“世子似乎对这市井之地很熟?”杨言问。

“那当然,”顾恒随口道,“我七八岁那会儿正是淘气,经常逃学出来玩耍,最喜欢在这些地方钻来钻去了。”

“那回去岂不要挨板子?”杨言笑问。

“怎么会?”顾恒状似无意地答道,“父亲公务繁忙,无暇过问的。”

“哦。”顾恒不提李菀,杨言自然也不问。

而人便换了话题继续逛,等半边天染成墨蓝时,竟一路拐到了秦淮河边的一处渡口,远远地就见王诚站在一艘小船的船头,正指挥着船工缓缓靠岸。

等船停稳,顾恒打头就跳上了船,站稳后,反身将手伸向杨言,杨言摇摇头,足下一点,轻轻一跃,自己稳稳地就落在了顾恒身边。此时若有人从岸边过,便能见暮色中船头并立着两位公子,一着天青,一着素白,一摇扇而笑,一负手而立,一温和俊雅,一眉目如画,却是一般的风姿无二。

“这边请。”顾恒指了指船舱。

杨言微微一颔首,也不谦让,弯腰进了船舱。顾恒扇子一收,跟着弯腰也进到了舱内。那厢王诚重新蹦上了船,冲着船工点了点头,后者举杆一撑,船便慢慢地离了岸。

待进到舱内,才发现这船外头看着貌不惊人,里头却大有乾坤。黄花梨拼就的地板光可鉴人,上头随意地扔了几个草编的蒲团靠垫,野趣十足。正中一张矮几,旁边立着红泥炭炉,角落里搁了一个矮矮的双门小柜,四面悬了雨过天青的帷幔,挂了精致小巧的琉璃宫灯。再看舱顶,更是稀罕,只见那顶部正中竟镶了整块透明的琉璃,此刻被外头的木板盖住,不见有什么出奇之处,但若是从外头揭开那木制的盖板,人卧于仓中,便可白日慢看云卷云舒,夜赏明月星光了。

“好精致。”杨言赞道。

顾恒微微一笑,找了块蒲团便在几前盘膝坐了下来,随手指了指:“随便坐吧。”

杨言依言坐了下来,这才细看矮几上的盘盘碗碗,竟是一桌地道的南京小食,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鸭血粉丝汤、酥烧饼、桂花糯米藕、豆腐涝、煮干丝、锅贴、如意回卤干、灌汤包子……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正中一盘切好的盐水鸭,勉强算是一道菜。

“口味不高,见笑了。”顾恒指着一桌的吃食道,“来,先尝尝这鸭血粉丝汤。”

“如何?”顾恒问。

杨言点了点头:“妙极。

“差点忘了。”顾恒起身到角落里拉开那矮柜的门,“喝什么?”

竟然是满满一柜的酒。

“有什么?”

“花雕、杏花春酿、梨花白、竹叶青,对了,还有西域来的葡萄酒。”说话间顾恒已经擎了一小坛在手。

“梨花白吧。”杨言随口点道。

顾恒手里拿的恰是一小坛梨花白,竟无须再换,当下无声地一笑,关上柜门,拍开泥封,将酒倒入备好的青瓷酒壶,隔水温在了小炭炉上,这才重新落了座。

梨花白不同于花雕,绝不可热得太过,不然就失了酒里的清香。顾恒显然是个中里手,一块桂花糯米藕下肚,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刚要将酒取出来,杨言却已先伸了手,试了试热度,擎了酒壶出来,抬手,手腕微倾,糯色的酒液便顺了壶嘴落入碧色的酒盅里,待快要满杯时,手腕再慢慢一收,酒液顺势就落回了酒壶,再看那酒盅,正正好一满杯,微微涨出杯口,半滴都不曾溢出。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潇洒干脆,不带半分脂粉气,一身白衣衬着一抹皓腕,又实在令人赏心悦目。

“多谢。”顾恒按下心头感叹,接过酒,举杯略一示意,就势便抿了一口。

杨言一笑,也跟着喝了一点。

“夏夜天河灿烂,在这舱中饮酒观天最是妙极。”顾恒道。

状态提示:43.第四十三章 巧 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