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出众风流长孙皇后>第114章 天妒红颜2

第二日早朝之后,封德彝说有要事欲单独面奏,李渊便将他留下来,引入两仪殿后殿。

“陛下,微臣近日思虑再三,有一言如骨鲠在喉,不说出来,心实难安。”封德彝说道。

“你我君臣多年,有何话不能说?但说无妨。”

“此事干系重大,也许是臣多虑,若是不对,就权当微臣不曾说过。”

李渊轻咳了两声,“你怎么变得这么罗嗦,就是全错了,朕也不怪罪你。”

封德彝说道:“陛下,微臣以为,秦王自恃功高勋重,实难居于太子之下,此乃久后酿成祸乱的根源。陛下若不想立之,就应该早为之计。”

李渊不知道封德彝的向背,印象中他好像与秦王更亲近些。但封德彝所说是他最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他看着封德彝说道:“储君乃国之根本,千秋帝业之基石,岂可随意废立?秦王功虽高,却非嫡长子,也只能做个亲王。”

“陛下应该有意抬高齐王的地位。太子之下,两位亲王权位相等,势均力敌,便可相互制衡。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稳固太子之位。”李元吉找过封德彝之后,他一夜不曾合眼,如今,太子、齐王与秦王之间,已经势同水火,他可不想把筹码压在秦王一人身上。

“还要抬高元吉?这可不成。他现在的爵禄职位已与世民相差无几,若再抬高,岂不居于世民之上?不要说世民无法接受,就是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那可真要自肇事端,加速祸乱了。”

封德彝忙陪笑道:“陛下,微臣所说之‘抬高’,并非是加官晋爵。而是要设法抬高他在朝臣们心目中的威望。比如说,陛下可有意地表示一下对齐王的亲近。那样以来,文武大臣谁不得对他刮目相看?再说了,‘天下的父母爱小儿’,对陛下来说,这样做也是人之常情,任谁也无可非议。”

李渊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好啊,封德彝,真有你的,这才是社稷之臣,就这么办。”

“启禀陛下,薛太医求见。”内侍进来禀报道。

“让薛太医进来。”李渊又对封德彝说道:“你先退下吧。”

一个六十上岁下的男子快步走了进来,跪拜道:“老臣叩见陛下。”

“薛太医,公主怎么样了?”

“老臣刚给公主诊过脉,公主的脉象很乱,且微弱无力……”

李渊眉头紧蹙,似是预料到了什么,吩咐内侍:“去,叫太子、秦王和齐王前来。”

“遵旨……”

李渊带着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和后宫众妃嫔,驾临平阳公主府探望爱女。到了门外,柴绍急匆匆领着家奴、婢女前来接驾,“臣接驾来迟,请陛下赎罪。”

李渊上前扶起柴绍,“你日夜照顾公主,何罪之有?!快带朕去看看秀宁。”

“是,父皇。”

屋外,李渊令众人止步,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走了进去。李秀宁半卧着身子,面色憔悴,见父皇进来了,欲要坐起,被李渊制止了。

“儿臣卧床,不能给父皇行礼,请父皇见谅……”

李渊强挤出一丝笑容,“傻孩子,父皇怎么会怪罪你呢,父皇心疼你还来不及呢。”

李秀宁倚在柴绍怀中,喘着粗气,“大哥,二弟,四弟,你们都来了……”

李世民走到床榻前握着李秀宁的手,“三姐……”鼻子一酸,扭过去头,尽量让自己平静。

李建成站在李世民身后,眼睛顿感模糊,“秀宁,大哥惭愧,早该来看你的。”

“大哥,不要伤心……我没事的……”李秀宁看着李渊,“父皇,即使……秀宁不久于人世,您也不要伤心,因为……我去陪伴母亲了……”

李渊抚摸着女儿的绢丝秀发,哽咽说道:“说什么胡话,父皇命太医尽全力医治你的病,你会好的。”

柴绍忍不住摸了一把眼泪,正应了那句老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屋外,树上的黑鸦也仿佛闻到了不详的气息,不时发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哀鸣。张婕妤挥动着绢丝手帕,“该死的乌鸦,真是晦气。”

万贵妃清了清嗓子,“妹妹,还是不要说话为好,公主是陛下的掌上明珠,小心陛下听到。”

张婕妤悻悻说道:“多谢贵妃姐姐提醒。”

这时,李渊带着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走了出来,他走到万贵妃身边,说道:“你们进去看看公主,不要待太久,多说些宽慰的话。”

“是,陛下。”万贵妃福了福身,领着众妃子进去了。

春寒料峭,李渊不禁打了个寒颤,心爱的女儿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他极尽宠爱,每次的赏赐都多于其他公主,但在病魔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此后,虽然李渊命太医轮流在公主府值班,他又数次驾临公主府探望,慰问有加;体贴的丈夫每日衣不解带,侍立病榻,但李秀宁还是日渐憔悴,最终没有逃脱红颜薄命的宿命。

这一天,天气显得格外阴沉,病榻上的李秀宁最后看了一眼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流下两行热泪,撒手离开了人世。时为武德六年(623年)二月。

李渊为女儿的早逝悲痛异常,在安葬的时候,他下诏“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这完全是哀悼功臣勋将的规格。负责礼仪的职官太常卿奏议说这不合礼法,妇人的葬礼不应该用鼓吹。李渊听后大怒,反驳道:“当年公主在鄠县举兵响应义军


状态提示:第114章 天妒红颜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