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铺纸的,有写字的,还有负责晾干整理的,写对联都成了一条龙。大卫个洋鬼子跟着欣赏的,其实他啥也不懂,只要是妻子说好,他就喝彩。
韩屯村的大餐厅,成了村里的议事厅,村办公楼的会议室反而很少用。
大餐厅宽敞明亮,能同时容纳五百人用餐。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墙上还挂着彩电,餐桌椅子都齐全,开水供应充足,比确实比村里的会议室方便。
到了晚上八点,孩子们都困了,人们才结束了热烈的讨论,散会回家了。其实,大伙就是听到这么高的收入,兴奋大发了,没啥实质性的事情可讨论。
各家回去的时候,都带着自家的春联,每家的房子都是一样的,各家的春联早就分好了。
舅姥爷全家人都聚到悠悠姥姥家,孩子们去了三楼玩。悠悠从储藏间里,搬出俩个大西瓜,把孩子们高兴的,欢呼声能把楼顶给掀翻了。
切开后,昊昊给一楼送过去一盘,剩下的十多分钟,就被抢光了。
三楼摆着十多种水果,都没有西瓜受欢迎。智茹跑进储物间,拖过来一捆甘蔗,孩子们一人拿着一截,啃上了。
大卫这次过来,带来了一部放像机和好些录像带,家里的孩子聚在一起,观看动画片《唐老鸭和米老鼠》,欢快的笑声一阵连着一阵。
大人们则聚在一楼的客厅里,听悠悠姥姥公布今年的收入情况。
今年,由于朝霞舅妈在部队组织的服装厂规模加大,东北地区的销售渠道也建立了起来,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五千万,全年收入三个亿,每家六千万元。
姥姥在银行给每家开了个户头,钱款都放在里面,这几年,每家的收入都过亿了。除了托京都的林管家给买了几处四合院,还真没大的投资。
姥姥的两个公司,今年收入超过了十个亿,可支出也多,光是收购各地的特产,就花费了三个亿。这些东西,大部分被悠悠存放到了自己的仓储园里。
大年三十吃过早饭,各家各户贴春联,请主上供。今年韩屯村各家上的供,都是一样的,是村里的食堂统一准备的。
各家各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他们的鞭炮大部分是在悠悠家的代销点买的,都是五百响的大红鞭炮。
各家还买了一千响的,留着初一的早上放。
就是五百响的鞭炮放完,院子里也铺上了一层红色的碎纸片,看着就特别的喜庆。
往年吃过早饭,李村的鞭炮声就没停过,动静大的临近村都能听见,今年一直到上午十点,都没听见李村有动静。
看来严打还是有成效的,起码李村的小偷小摸的习惯,暂时是止住了。
各家的大门上,都装上了大大的红灯笼,灯笼的里面是一百瓦的大电灯泡。
舅姥娘拿着给悠悠家准备的老天爷,恭恭敬敬的摆放在楼门东边的窗台上,外面是两米的走廊。
她老人家一边往香炉里插香,一边念叨:“老天爷,俺们住上了新楼房,您老也跟着享福,这神位风吹不着雨打不着,您就安稳的等着吃供奉吧。”
供桌摆放着走廊里,前面放了个铝盆,悠悠姥姥拿了几个金色的元宝,一边烧一边念叨,孩子们都跟在后面看。
志刚愣愣的反对:“奶奶、姑奶奶,您俩这是搞封建迷信活动。”
悠悠舅姥娘笑着骂道:“你个瘪犊子,还管到奶**上来了。咱村里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咋封建迷信了。”
悠悠拉了志刚一把,对他说:“志刚,这项活动是一种生活习俗,也是一种地方文化,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福建迷信活动。”
舅姥娘听了悠悠的话,高兴了:“怪不得你们都没悠悠学习好,你们都是死读书,悠悠这才叫活学活用。”
迪迪在一旁伸大拇指,对悠悠说:“老姐,小弟真心的佩服您,您可真能扯。”
迪迪现在长大了,可真不好忽悠。
过了十点,人们都聚集在食堂里,统一准备中午的聚餐。各种新鲜的蔬菜堆放在餐桌上,妇女们围着摘菜整理,主要是摘韭菜。
靠近门口的地方,用盆子盛着洗净的黄瓜和西红柿,还有炒好的花生瓜子和糖块,这是给孩子们当零嘴吃的。
孩子们在村里的广场上,奔跑着玩耍,杀羊羔的、跳绳的、踢毽子的,数九寒天,一个个跑的满头热汗。
大卫举着录像机,追着孩子们录像。吴馨儿跟在他的旁边,高兴的又蹦又跳,活的恣意潇洒。
伙房里的大铁锅里,正在炒花生和瓜子,这些东西也是村里统一准备的。
韩屯村的妇女,今年这个年,过的可真轻松,所有过年的东西,都是村里统一准备的。
就连过年饭都不用做了,跟着打下手就可以了。
午宴的标准也不算高,八顶八外加四个大件,总共二十个菜。
中午十二点,午饭正式开始。十个人一桌,基本上是男女分开坐的,男人坐在一块,女人和孩子坐在一块。
大家自由组合,各自找处的好的坐在一起,也有八九个人一桌的。
男人的桌子上是58度的景芝白干,妇女的桌子上是橘子汁。
负责上菜的是村里的上初中的男孩子,这些孩子经过几次锻炼,现在上菜已经非常熟练了。
先上的是四个甜菜和四个凉菜:拔丝山药、拔丝地瓜、琉璃苹果、琉璃香蕉,凉拌藕、黄瓜拌猪耳朵、菠菜粉丝猪肝、银耳拌猪头肉。
现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