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官程>第383章 权力不一定在于职位
花里工作。杨冲锋只要出平通市,金武就会跟在身边,履行他的职责。

对江北省省府,大家也都了解。省府所在江北市已经发展为是全国前十的大都市了,凭籍着大江东天然优势,将临近的几个市连成一片。在江北市里到底有多少黄家阵营里的人,目前杨冲锋还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要不,林佳伦也不可能在平通市有这样大的话语权,能够将市政府支撑得压住市委。

这时候,杨冲锋也不想就联系他们,再说,他们纵使是黄家阵营里的人,之前支持的是林佳伦,要立即改过来支持杨冲锋,情感上也换有一个过程。总要做出一些让他们认同的工作来,再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大家在见面为好。

在省里有他们在,就算有人想在省里弄鬼,他们也不会置之不理的。这一点,杨冲锋是极为放心的。杨冲锋没有跟岳父说起在平通市会怎么做,跟老爷子也没有说,只是同老爷子说来自己的工作思路。

安排好住处,金武自然要做一番部署。杨冲锋对他的工作也不会去干预,在省里还没有什么熟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应酬。这次到平通市来任职,对杨冲锋身份,就有更多的人关注。要是有人知道他到江北市来,也是有很多人愿意做东请他的。

要先办完正事,在留下些时间安排活动。在省里也是要多结识一些人,今后在平通市工作开展才会有更多的人脉。

休息一晚,与省长约见的时间事上午十点半。杨冲锋时间宽裕,出宾馆前将要汇报的工作再次梳理下,很多问题虽已经反复琢磨过,但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领导会怎么样站在全省的高度来看这问题,却会有不同的感想和认识。

进省政府前,再一次与秘书联系,将时间确定下来。

算是很顺利,杨冲锋控制着时间,在差五分钟的时候,到省长办公室前。秘书见到杨冲锋后,说“您好。请问,是杨市长到了?”之前两人没有见过的,但时间上却是这样安排的。

杨冲锋见省长办公室旁的意见办公室里走出一个人,看起来有三十几岁的样子,也就估计到是省长秘书向笛。就做自我介绍,“向秘书吧,您好,我是平通市的杨冲锋。”两人声音都压着,但彼此却也都有着热情。

杨冲锋作为平通市市长,比之之前的林佳伦还要年轻,很多人对上层这样安排心怀不满,但对杨冲锋本人却有更多一些的想法。到具体的面对面,这样年轻的市长谁会正面去得罪?谁知道五年十年后,这样的人会升到哪一职位才停下来?

两人握手,也就不多说话,这时候还真是没有时间也不适合多说什么。秘书向笛到隔壁办公室里敲门进去汇报,出来后对杨冲锋说“杨市长,请,领导在等您。”

“谢谢,辛苦向秘书了。”

杨冲锋还是有节奏地敲了敲门,才推门进办公室里,向笛跟进去要为杨冲锋倒水。想杨冲锋这样的领导来汇报,却是要做好接待工作的。

进办公室里,杨冲锋已经见省长张韬鹏从办公室桌后站起来,正要往外走过来迎接。这种正部级的大员一个个都沉稳如山,近距离看张韬鹏没有给人太大的感观,就是一个常见的领导。之前杨冲锋和张韬鹏直接也是有接触的,从京城来任职在江北省就见过面了,后来在电视里新闻也时常见过。杨冲锋对张韬鹏的印象还不错,是一个务实的人,对经济建设也很有见识。江北省省城的建设里,就有着张韬鹏不少的功绩。

“省长,您好。”杨冲锋抢先说,将自己的态度先做出来。

“杨市长,来了。”张韬鹏说,走出办公桌外,两人握手,“一路辛苦了吧。”

“不辛苦。”杨冲锋说,见张韬鹏在打量着自己,也就站得正一些,“省长,本该早到省里来请示和汇报。”

“先坐,坐下说。”张韬鹏对平通市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对新任的年轻市长也一直都关注着,毕竟大江流域的经济圈建设虽说是局部工作,但对全省而言其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对年轻的市长能不能在平通市那种乱局稳定住局势,能不能找到发展的路径来,是很牵动人心的事。

三个月来,平通市那边看似没有多少变化,但却稳定住了,特别是在望江县搬迁工作上,更让张韬鹏感到满意。平通市对今后的工作建设有什么具体设想,韩东伟书记是做过几次汇报了的,但他却想听一听这年轻的市长怎么说,有什么好的规划。

不多说什么废话,杨冲锋将自己到平通市后所做的工作简要说了,再才把自己这三个月来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

汇报工作安排的时间不算长,才三十分钟,等杨冲锋将要结束汇报时,省长张韬鹏要秘书向笛将后面的安排时间往后推。杨冲锋的一些想法,还有待细致讨论,要讨论出具体的东西来。对大江流域经济圈建设而言,建设的宏观主线才是张韬鹏最为关注的事,具体运作作为一个省长工作要面对全省,就算在工作中对大江流域经济圈建设会侧重一些,也不会涉及到建设中具体操作的。

又经过一个小时的讨论,定出来大江流域经济圈发展进程中六条主线:

一是以机械制造业为重头,大力发展农用机车,在周围有广阔的市场,三线以下的中小城市的需求量大,市场空间足够有十年以上的高速发展期;

二是开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资源,对于供给市场


状态提示:第383章 权力不一定在于职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