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官程>第391章 很有自制
只是,剩下的工程项目不少,一次性对外招标,市里和省里的施工队伍也就那么一些……”

“这个问题好办,前来投标的公司方,我们只要把握好对方的资质和信用情况,确信对方能够承建这样的工程,就可以按操作程序来进行操作,不必局限在省内。”杨冲锋说这话自然就有所指,韩东伟的那些朋友,像李大嘴之类的只要资质够,也都可以来投标。投标之后,自然会有合同来约束对方。

张政民这时才明白杨冲锋的用意,但却不知道他对李大嘴等人的态度,就不接话。先要弄明白市长是不是要和书记和解,借用这样的方法来将书记的意思做成了,双方也就找到磨合的切入点。

“政民市长,这样吧,据我所知这些余下的工程资料都是完备的,用五天时间将主要资料整理好,就到省报刊等招标情况,半个月后对前来投标的公司的情况审核查明,之后请媒体和社会群众共同监督,由招投标中心进行招标。你看时间上是不是紧了些?”

到现在见市长已经将事情全部说出来了,张政民先进行判断,整个工作做下来,在二十天里虽然很紧,却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样的事做下来后,和市委那边的关系会发展到哪种程度?这是不可预料的。

公平公开地对外进行招投标工作,张政民在心里早就叫苦了。制度是制订出来的,但操作也是人为的,既然是认为,必然就会有可钻到空子。招投标中心是他直接负责,而他的身份又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要是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对他说来是最为有利的。只是想归想,实际情况会怎么样?这样的事要不要跟书记做汇报?要是做汇报,是明着去还是暗地里却做?这些事都让他一下子无法取舍。

“是不是困难很大?”杨冲锋见张政民没有说话,就逼一逼他。

“市长,请放心,工作布置下去后,一定按时完成,把工作做好。”

张政民回到自己办公室,静静地做在办公桌后,将整个事情都好好地梳理几遍。从工作上说,这样操作对经济圈的建设工作是最为有利的,至于具体操作中要怎么样将人为环节降到最低,确实很伤脑筋的事。对于利用手里的权利,行工作之便而进行暗地操作,张政民对着这些勾当是很有些体会的,也是他目前最为忌讳的事。

但他分管的工作却偏偏有着最好的机会。

对这个年轻的市长,现在还不能够就做什么判断。书记与市长梁人肯定都有着很不错的背景,才会在动荡着的平通市里获得这样的机会。大乱之后是大治,这也是一种必然的规律。方方面面都关注着平通市里的工作进展,又有几个人经历官场地震之后还有胆子再做违纪的事?就算有心,机会也不会多,心的领导对此必然会加强监控,而上级也会在暗中注视着这些人,看他们的情况。明知自己是带病上岗,自然要做出病人的样子来,这也是大多数人自我保护的心态吧。

书记的背景牵连到京城,和省里的大佬们也感谢融洽。市长却年轻异常,这样年轻就能够坐到平通市的市长之位,主持大江流域经济圈的具体工作,要说没有足够的后台,张政民不是那种对体制还抱着幻想的人,早就理解了体制的核心。

从内心说来,市长到位子之后,所做的事虽还不多,但每一件事从单纯的工作出发来看待,他说发自内心的赞同的。只是在他这样的位子以及他目前所处的境遇,都不容许他随意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

不论怎么想,工作还是要开展下去。空坐了一个多小时,心绪杂乱,但也将接下来要怎么做清理出来。招投标中心是有一套人马的,张政民虽说是直接责任者,却不会去直接参与细致的具体工作。将思路整理出来后,当即将招投标小组的人进行开会,将工作布置下去。

时间虽然紧,工作也繁重,招投标小组的人也只有接受工作。

对于市政府所做的事,市委那边很快就知道了。韩东伟明知杨冲锋一意组建招投标中心目的何在,心里上也有准备。对于李大嘴是不是拿到工程,对他说来不是大问题,但经常那些公司还是不是有意向到大江流域经济圈里来投资,才是他最关注的。李大嘴要是在招标中受挫,之前经常那些人的承诺只怕都要付之东流。

这对大江流域经济圈建设也是一种损失,当然,对韩东伟本人更是一次大的挫伤。可招投标中心的成立和运作,都是经过常委会了的,他也不能够就直接对中心进行示意。从韩东伟的视角看来,就算将“52号标的”直接送李大嘴来操作,对于大江流域整个工作也没有什么影响。相比有可能失去的投资,损失会更大,影响面也会更大。

实际中,这样的事也不能够直接和市政府进行沟通。对于怎么样进行大江流域经济圈的建设,他和杨冲锋早在一开始就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样不同的出发点,导致两人虽极力维护着蜜月磨合期的同时,无法避免地已经产生了分歧。矛盾虽说控制在两方压制的范围里,但相互不肯让步、彼此都有着执念,矛盾终会暴露出来。

或许,一些敏锐的人早就看出了吧。

王文兴就坐在韩东伟的右手边,一杯酒那在手里放在鼻子下闻着,见书记心情不爽,就算到这里达信小区里,都放不下心思,他也不好多说什么。达信小区虽说是以小区为名,实际是达信集团的别墅群,而别墅群


状态提示:第391章 很有自制--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