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重造天下>暂停一年

几章之后就开始乱了,比前几部弃作有改进,前几部弃作上来就乱,这部还放了几支连珠炮。

我的结构产生方式与旁人不同。比如一上来,驴三从炕上被挤进锅里,以及每伙只盛半碗争食吃,由这两个生活细节(来自知青生活)产生了失陷于贼营这个结构。但这种生活细节,不可能产生在家当贵族这个结构,因为在家当贵族不可能七八个人睡一条炕,也不可能争食吃。就是我的结构产生方式,是根据我手头有哪些料(生活细节,文史资料)编排,而不是空想出来。因为空想出的结构,没有经典细节支撑,那得不能看的,只能沦为烂作。

搞科研也是这样,不能先确定研发什么,再去寻觅路径,而是根据我在漫无目的试验中有什么偶然发现,然后再看这种偶然发现能用于什么领域,事半功倍。

本书原本打算是另一种开篇,是荒野求生,因为我准备了几个荒野求生的细节。之所以是现在这种开篇,完全是偶然性。因为在明史吧,我看到冒充袁崇焕后人的佘某,我就想刺她一下,开成了这种开篇,据文友说开篇写得相当不错,但接下来就乱了,因为刺佘某人完全是外来事物,却被我硬按进书中。

这是我对细节的乱安排,是准备不周造成的。

因为写作前,我查了半个月查资料,查到少量生活细节,这少量细节只能支撑几章,到后来,细节用完,越写越乱。这个细节,一是保证你的结构质量,二是确定你的结构方向。

由于事先对生活细节准备得极不充分(只能支撑几篇),所以几篇之后就黔驴了。当有限的生活细节用完后,不但造成结构失去细节支撑(细节保证结构质量),也造成结构迷失(细节确定结构方向)。

有人说我不擅编故事(编结构),不是这样,象网络小说那种结构有什么难编。而是我为了保证结构质量(结构里要有细节支撑,包括生活细节,语言细节,文史细节),我的结构产生方式是逆推的,是由于我准备不足,只收集到不到十个生活细节就动笔,几章之后,当这些细节用完时,造成了结构迷失。

我弃了有八九本,都是因为没有耐心先先做一年的准备,上来就写。我几次下决定准备一年再写,但最多忍受了半个月寂寞就动笔——

本作原先只是为了存放资料,不想写这么快,但不想四万字之后就签了,我就被绑架了,只得一路乱写下去。

什么叫存放资料,就是我收集了大量语言,及少量的生活细节,可以支撑几章,我就想先把这些资料写成篇章,然后把这些资料从我的库中删除,精简资料库,方便我以后查阅(凡是我用过的资料就删除,精简资料库,以便日后查阅)。

由于本书已签约,所以我不弃本书,待一年后做了充分准备后,再回来修改,继续。

要出一部文学意义上的力作,事先不做一年准备,怎么可能。我纵观历史小说,没一部能上台面的,《李自成》里大量现代穿帮语及幼稚的描写,居然还写了四十年。《金瓯缺》也那样,比如西军,被写成西部边防军,这它马叫宋代语言?矛盾文学奖太不值钱。

我的问题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浮躁,被社会影响了,上来就瞎写,哪能这样。

出一部力作很苦,不写作时,我每天查资料都在十个小时以上,弄得眼没法看电脑。光是一个语言就够我对付了,何况还有文史,生活细节等等。由于网上烂文字横行,淹没了有价值的资料,所以十个小时查到的资料,不过几十字而已。

有个搞明史的顾诚,一生出的专著极少,自已不满意的东西,给钱也不写。我觉得这种求精精神的好处之一,就是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被垃圾淹没。出版业的繁荣,是文化衰败,而不是文化昌盛。


状态提示:暂停一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