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帝国神纪>第二百一十二章:虎狼之师

即使是克罗恩.西罗斯再疯狂,再勇猛也不可能刚刚占领一段城墙,便拥有立即打开对方城门能力。

要知道面对一个军事素质强横的对手,城头的争夺战往往是拉锯式的。

而最后的胜利只属于最坚定的一方,换句不那么雅观的话就是:“谁能撑到最后谁就会赢!”

这样一来秦国城池突然洞开城门只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城中的反叛势力的举措,二是秦军自己主动打开的。

事实证明,原因正是后者。

从托勒密这里望去,洞开的城门之后就像是一个巨大黑洞,能够容许四架青铜马车并行通过的宽阔之处,只是平静了几秒钟。

那里很快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大量穿着青灰色石甲的士兵密密匝匝地从城中涌出,先是一部分不明功用的军事素质极高的士兵,他们好像手中并没有持什么武器,只是在怀中抱着奇形怪状的三尺长短左右的机械。

虽然马其顿人不明就里,那是谁都看得真切,这些士兵绝不是出来投降的。

后面则是手执长戈的重装步兵,他们身着皮甲,称为重装是源于他们手擎的分量极重的青铜戈,而他们本身却连头盔都不配带。

一个强大的帝国不为自己的中坚步兵配备头盔,那么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这个军队重攻击、轻防守。

一个军事组织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士兵“不畏死”的思想,这恐怕是是庞大的波斯帝国和印度人所不能够理解的。

眼见源源不断的秦军士兵从城中涌出,西罗斯和阿明斯塔正在面临后背被切断,被围歼的可怕结果。

亚历山大自然不能够坐视不理,他立即命令两个方阵,大约八千名士兵向着城下推进,想要将秦军重新逼退回城内。

远征军的中央重装步兵方阵,开始开动,就是一只突然被惊醒的沉睡中的猛兽,两个四千人的方阵,开始向着城墙下聚集的秦军推进。

和击败大流士三世的战法完全一致,亚历山大祭出了他在印度大陆几乎无法施展的,赖以成名的阵法。

这里没有印度那些令人恼怒的茂密丛林,平坦的地形使得密集阵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推进能力。

没有任何一个搏杀高手能够同时面对数十支长矛的凌厉攻势,这也是亚历山大有信心能够一举在野战之中击溃秦军的原因之一。

对面秦军的正在持续列阵,重装步兵和马其顿方阵有所相似,区别是前端的士兵跪坐在地,以便为后排的士兵提供更好的视野,和兵器攻击的角度,他们所只用的青铜戈也按照密集阵的布置方式,前出至前排,彷如一只巨大的刺猬,只是比马其顿长达几米甚至十几米的长矛短上不少。

秦军的步兵方阵更小,每个方阵仅三百人左右,在“屯长”的指挥下统一作战。

无坚不摧的马其顿方阵的弱点之一就是移动速度的缓慢,带到进入攻击距离的时候,秦国士兵几乎已经列阵完毕。

尽管还有大量的士兵冲出城门,但整体上已经形成一个长达几百米的防守阵列。

在马其顿两个方阵的推进之下,他们丝毫没有半点畏惧并且后退之意。

在这个时代,马其顿方阵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就是没有人能够正面对面攻击而不损失惨重的。

事实证明秦军也是一样,但与别不同的是,他们采取了不计损失的野蛮战法。

秦军的步兵手执长戈不惜与马其顿方阵硬碰硬地进行正面撞击,大量的秦国士兵被超长的长矛刺穿身体,但剩下的士兵毫无惧色,在密集阵之中寻找空隙对马其顿人进行攻击,虽然秦军的损失巨大,却也将一些前排的马其顿士兵击倒在地。

方阵的推进受到了阻击,秦军以生命的代价给两个方阵造成极大的困扰,尽管秦国士兵被杀死,但串在长矛之上的尸体,显然不是那么好处理的--除非短暂的打乱一些阵型。

在这混乱之中,先前那些怀抱古怪机械的士兵,开始大展拳脚。

他们整齐列阵,只待步兵兄弟的攻势一过,便纷纷冲上前去,齐刷刷露出黑色的硬弩,用左手前臂支撑弩身,右手勾动扳机。

与传统的几乎近似于撞大运似的“盲射”相比,这一种犀利的搏命打法是亚历山大所不曾见到过的。

秦军的弩用金属配合硬木所打造,横于弩臂上六个腕尺的弓身由金属打造,提供了强大的势能动力。一个不那么强健的士兵甚至不能独立上弦。

他们依靠两人配合或者一个人用双脚抵住弓身,双手拉动才能,将弩箭装填进凹槽。

这样一来,只要发射者钩动机纽便能将箭矢强力发射出去。

这样的箭矢比传统的弓箭力量更加强大,准确率更高,简直和热兵器枪支有得一比,更何况是在如此近距离上发射。

即是是马其顿方阵最外围配备了金属胸甲的士兵,也会被弩箭贯穿。

依靠圆盾固然能够阻挡射击,但秦军士兵很快改为射击方阵士兵的腿部,以及任何不小心暴露出来的身体。

这些秦军士兵专心瞄准射击,毫不畏惧,不计损失,逼迫得一部分方阵士兵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长矛,改为拔出短剑进行反击,这样一来秦弩兵也开始死伤惨重。

但退回己方阵地的秦国士兵也只不过是重新装填弩箭,很快再度返回战场。

这样一来,一个尴尬的局面产生了,亚历山大的攻击部队利用奇袭战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二章:虎狼之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