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山村布依>第五章 布依山寨3

帮好了第一家,人们会赶往下一家,中午是帮到哪里午饭就在哪里吃,晚饭帮到哪里就在哪里吃,山寨里的人们都很淳朴,整个山寨都好像一家人,无所谓在哪里吃饭,大家都其乐融融的生活着。有时候我家杀好了猪,还会把寨子上挨近的几家人都请过来吃晚饭,或是感谢他们一年来对我家的帮助,或是拉近彼此的感情。有的人家会在杀猪的当天就把粑粑打好,因为帮忙的人可以一起帮着做。粑粑就是用自己种的糯米或者高粱做成,做法并不复杂。把黑色或者白色的糯米粒用水洗净蒸熟,一般人家会做十升米(也叫一斗,大概有四五十斤),蒸熟的糯米放到‘粑槽’(这是用石头雕刻出的容器,半圆的石头中间雕出一个半圆形的石槽,能盛放三升蒸熟的糯米粒)里,四个年轻的男人拿着‘粑棒’(一般用杉木树做成的,两米高,直径二十厘米左右的圆柱木头,两头大中间小)一起围着‘粑槽’去打糯米,‘粑棒’很有节奏的敲打着,一般是两上两下,四个人有节奏的移动着脚步围着‘粑槽’转,直到把糯米打成一团细腻粘稠的糯米粑,这一槽才算打好,再接着打下一槽。打好的糯米粑,被人们抬到抹了菜籽油的桌子上,由年长的男人分成一个一个拳头大小的糍粑团,这些糍粑团再由小孩子或者年轻的媳妇、姑娘们用手掌按平,变成一个扁圆的糍粑。这些扁圆的糍粑会摆到楼板上的‘晒垫’(用竹子编制而成的垫子,一般是长三米宽两米,可以卷成一团便于收藏,用来晒米、麦子、高粱豆等)上晾干,再放到水里保存,三两天就换一次水直到吃完,一般人家的糍粑都会吃到五、六月份。还有一种叫“豆沙粑”的糍粑,就是在拳头大小的糍粑团里包少自己熬制的红豆沙,再把糍粑形状捏成椭圆形。豆沙粑一般都做很少,因为不好保存,豆沙也容易变质,所以要短时间就吃完的。糍粑可以用炭火烤着吃,烤到皮儿焦黄肚里涨圆是最好吃的,皮儿的香脆带上肚里的软糯,吃在嘴里充满了满足感。糍粑也可以和甜酒酿煮着吃,还可以晒干了切成长条炸着吃,每种吃法都有不同的味道,或是香脆,或是软糯,每种都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小时候我们年年吵着要吃‘红粑粑’,所以,妈妈每年都会给我们买‘品红’(食用染料,有各种颜色,多用山里的树叶做成)来染糯米做‘红粑粑’。在我的印象里,山寨人们的穷富观念很简单,就是看每年谁家的年货准备得丰富,准备得多,越多越富有。有了豆腐,糍粑,猪肉,怎么能少得了香肠和米酒呢!

香肠是用猪肉做成的。肥瘦相间的无骨肉切成中指长短的肉条,加上花椒粉,盐,喜欢吃香辣的再加上点蒜泥和干辣椒粉,把肉和这些调料充分搅拌,腌制半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可以准备肠子。香肠一般都用猪小肠来做,肠子里里外外翻洗干净,一头用山里采来的粽叶捆紧,另一头塞进一节直径为五厘米,长短为十五厘米左右的竹筒,竹筒一定要把肠子绷紧,这样往肠子里塞肉条的时候才不会脱落出来。塞进去的肉条慢慢的用手挤到肠子的另一头,塞了筷子那么长一节的时候,就系上一根粽叶,在塞满肉的肠子上用针扎四五个眼,一节香肠算是做好了。一节一节做下去直到把一根肠子都做完,做完的香肠会自然的围绕在一起,把捆扎的粽叶一拎,香肠就形成了一个红白相间的圆盘,人们多把这些香肠圆盘挂在火炉子的烟筒周围,让它们慢慢风干,或者在土灶房里搭个临时的烤肉架子,用柴火熏烤几天。香肠就算完成了,做完的香肠一般挂在米仓里保存,等到客人来的时候拿出来招待客人。腊肉的制作方法和香肠差不多,只是少了很多调料,只用足够的盐将切成长块的肉腌制一两天,腌好的肉块再放到灶头上熏干。米酒也要在腊月里做好,等到正月来的时候用来招待客人。山里人的酒不光用糯米做,还可以用高粱、玉米和小麦做。我妈妈喜欢酿的是糯米酒,那样一边酿酒还可以一边吃到酒酿,酿酒的糯米一般都用当年种的,这样酿出来的酒纯而香。妈妈一般都是傍晚开始做酒,做酒前先把土灶上的大锅洗干净,要用菜叶子或者稻草使劲的擦,不让锅里流下一点油腻,因为有了油腻,酒是发不出来的。洗好锅加上一大锅水,在水中放两根厚实的木条,再把大木镇子坐在木条上,洗净的糯米放到大木镇子里盖好,一般是五、六升米一镇子。弄好这些,土灶里就可以升火蒸糯米了,一般都要五、六个小时才会蒸熟,把蒸熟的糯米腾放到超大的木盆里放凉,放凉的糯米加上适量的冷开水和‘酒药’(就是发酵的酒曲,以前是白色的块状,现在都是像酵母一样有小袋子包装的)盖上盖就等它发酵了。腊月里的山村,温度不高,所以发酵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都要十来天。所以酿一锅酒一般要半个月才能完成。发酵好的糯米再放到土灶的大锅里,盖上烤酒特有的盖子就开始烤酒了,烤酒注意的是火候,太大会烤糊,太小不出酒,所以烤酒也是个技术活。我妈妈烤酒,多的时候一锅可以烤出五、六斤酒,少的时候就只有三、四斤。等到腊月底的时候家家户户年货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大家一起约好去“赶年场”(就是年底最后一次集市)。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状态提示:第五章 布依山寨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