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七夕谣>49.梦圆越人离
笑着伸手摸了摸少年的头,少年在一瞬间睁大了双目,呆呆的看着她,似乎有些不可置信,下一刻却伸手打开了廖七夕放在他头顶的手。

廖七夕也不恼,低头看着这个比自己矮上许多的少年:“喂,这个钱袋我可是很喜欢的,对我很重要,你可不能弄坏了。我下次来的时候,你可就要把这钱袋还给我了。”

“你下次还来?”少年有些诧异,仰头看着她,“为什么?”

少年的眼神清澈,仔细看的话,能看出他还有着一张俊秀的脸,只是此刻这张脸上满是尘土。

廖七夕弯下腰,掏出手绢,就着院中的井水,仔细的给少年擦着脸,一边擦一边说道:“那些钱你可不许乱用,给你娘找个大夫来,以后也不准再去偷东西了,知道吗?”

随后眼神看向院子外,这里污秽不堪,是她从来不知道的地方,师父曾经告诉过她,这个世上,有很多人过着艰难的生活,三师姐曾经帮助过那些处于困难边缘的人,如今,廖七夕也想帮助他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

“阿越,”廖七夕唤着少年的名字,眼神望着他,似乎想要透过他看到什么,“我会帮你们的。”

廖七夕离开后,少年望着她的背影愣愣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大概是从来没有人同他说过这样的话吧。随后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不意外的油腻一片,皱了皱眉,转身去井里打了水,坐在院子里洗起头来。

自那以后,廖七夕就常常到流民巷去,把嬴政的赏赐和官员们巴结送来的东西换了钱财,接济着流民巷的百姓。她知道那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算不上什么,可是哪怕她知道有一个人的日子好些了,心里都会开心一些。

因为常常去那里,流民巷的孩子们都认识她了,每次廖七夕来,总是“姐姐”“姐姐”的叫个不停,围着她转。

阿越的母亲,廖七夕同流民巷的孩子们一起,唤她“环婶”,在廖七夕的治疗下也渐渐好了些,能下床走动了,气色看起来也红润了些,不再是先前蜡黄的模样。只是疾病缠身多年,根治是难了,时不时也会病情反复,只是已无大碍。

听环婶说,阿越的父亲原是个夫子,流民巷的孩子都曾跟着他学过字,而他却分文不取,因而在他因病过世后,左邻右舍哪怕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却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尽己之力的接济他们。

阿越跟在父亲身边,从小耳濡目染倒是沾了不少书香,况且又是个伶俐的孩子,许多东西看一遍就记住了,那时候父亲总爱说儿子将来一定会有个大成就。虽然现在早已没那些个精力去应付书籍,可是阿越聪明的脑袋瓜却并没有白费,只是用在了别的地方。

当然,这话廖七夕是不敢同环婶说的。

而环婶对于自己的事情,却只字未提。

面对环婶举手投足之间抹不去的贵族气质,廖七夕几乎可以肯定,她绝非是普通人家,只是她不说,她也不好追问。

只是阿越父亲的事,倒是提醒了廖七夕。

她找到了蒙毅,想让他帮忙找几个文采好,脾性好的人,教流民巷的孩子们识字。廖七夕想,作为上卿的蒙毅,肯定比将军要了解文人吧!

蒙毅果然靠谱,没过几日便找来了几个符合要求的人,廖七夕在离流民巷不远的地方搭了个简易的草屋供孩子们识字。因了这事,孩子们对廖七夕更加感恩戴德,流民巷的百姓也喜欢廖七夕。

只是阿越却不用去识字了,毕竟他都已经认得了。廖七夕觉得该找些有难度的书给他看才是了。

这件事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王翦耳中,那天廖七夕刚回到将军府,王翦就派人将她带到了书房。

这是廖七夕第一次来到王翦的书房,陈设简单,架上零零散散的随意放置着一些竹简,墙上挂着弓箭,案上亦置着一柄长剑。

虽说都是武人出身,可是王翦的书房陈设同蒙恬却是不同,那人也喜爱在屋内挂弓箭,只是,那人也很喜架上满满的堆着高高的竹简,仔细的按着不同的类别分好,案几上顺手的地方也翻开着最近常看的竹简。

“在笑什么?”王翦抬头看到廖七夕站在门口嘴角轻笑,便招手让她过来,“这里有几卷竹简,你拿去吧。”

廖七夕下意识捂住嘴,一想到与蒙恬相关的事就不自觉开心起来,这样的她在王翦眼里看来一定很奇怪吧!

伸手接过王翦递过来的竹简,廖七夕不解:“师兄为什么要将这些给我?难道师兄你是嫌弃我最近读书少了吗?”

一说到这个,廖七夕就皱起眉头来:“不要吧师兄,我在三生崖的时候被师父迫着每日都得把这些翻上一些,好不容易离了他老人家,您就放过我吧!”

王翦哭笑不得:“不是给你的。”

“啊?”

王翦接着说:“听说你最近不得闲,在找一些要费时读的书,恰好我这里有些晦涩难懂的,就想着若是给你的话,再好不过了。”

原来师兄真的知道自己给流民巷的孩子找夫子的事啊。廖七夕摸了摸鼻子,翻着王翦递过来的竹简,谁知看了一会,突然神色大变:“这字迹……我曾在师父的房间见过!”


状态提示:49.梦圆越人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