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恐怖悬疑>维度桥上的守望者>第一章 追影的封孜

影子,简单的说,就是光线被物体遮挡住后,所留下的一种非物质非能量的存在。从人类有文明开始,这个自然现象就已经有了记录,但由于它对人类本身并没有什么巨大的影响,只能作为漫长文明之路中的点缀,留下只字片语。

在华夏文明中,影子似乎是一种神秘而又飘逸的存在,在文学中,围绕影子而生的成语不少,如影随形、形影不离、捕风捉影、立竿见影、杯弓蛇影、顾影弄姿、追踪觅影、桑榆暮影、含沙射影等等。

大家都知道,影子随着物体的改变而改变,动态或静态,根据影子这样的特性,我们华夏还产生了皮影戏这样的戏种。在科学上,试验中发现,当多个光源从特定的角度照射在物体上时,能让它的影子变的越来越淡直至不可见,由此发明了无影灯,多用于医学和科研中。

其实无影灯下的影子并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依靠光线的多角度照射,把其他光源照射出来的影子重新照亮,就让人感觉没有了影子。

做个简单的实验,在漆黑的室内放上一个杯子,在杯子左边点上一根蜡烛,蜡烛的光会把杯子的影子投射到杯子的右边,那么我们在右边同样的距离再点亮一根蜡烛,这根蜡烛的光会把左边烛光投射出的影子照亮。其实右边蜡烛也同样把影子投射到了杯子左边,但在它们的相互照亮下,影子似乎不见了,但仔细观察还是能感觉到,影子和光照重叠的地方,其实是偏暗的,无影灯下的色彩也是微微失真的。

在华夏故老相传中,古人们认为,鬼魂在太阳的照射下是没有影子的,鬼物都很惧怕正午的阳光。在西方的传说中,吸血鬼被阳光照耀后,也会瞬间化为灰烬。被阳光照耀,最先产生的,就是影子。为什么中西方的传说中,都不约而同的把影子和某种邪物联系在一起,是巧合吗?它不是能量也不是物质,那它到底是什么?它的存在,又是为了什么?影子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不管别人能不能理解,我都会继续追寻影子,去了解它,诠释它,甚至真正拥有它……

冯剑川放下手中的某科学杂志,拿出扔在工具包里的矿泉水灌了一口,重新抬起杂志,打算继续看下去。这本扔在长途汽车座位上的杂志是他用来打发乘车时间的,他很喜欢看神秘、未知、研究和探索类的刊物,不管能不能理解,也不管是真是假,就只是喜欢。这篇关于影子的文章,很吸引他,里面的一些观点很新颖。他认为,能够潜心研究某样事物的,都值得人尊敬。

出于好奇,冯剑川看完后,随意的扫了一下文章角落的署名,一个奇怪的名字,封孜。封孜的谐音不就是疯子么,做研究的人大概都比较古怪吧,名字也很怪。

汽车到站了,冯剑川把手里的杂志放在座位上,起身离开,至于那本杂志会被下一个乘客翻阅,还是被当成垃圾扫走,都已经和他无关了。

冯剑川,22岁,已经工作三年了,在当地一家安防企业当技术工。专门负责安装和调试安防设备,比如摄像头,周界报警器,电子脉冲围栏之类的。生活在华夏滇南省七都市,家里有老爹老妈,还有两个姐姐。冯家是很典型的华夏家庭,没有太多的金钱,也没有太多的负担。

大姐已经嫁人,二姐在家,两人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有万儿八千的,收入不是很高,但在七都市这样的5线城市,这样的收入也算是小康了。两位老人最常念叨的就是该嫁嫁的该娶的娶,都操办完了,他们就等着领孙子了。

几缕金黄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到了冯剑川的身上,上午10点的阳光正在发威,把他晒的快要流汗了的。3天以上的个人出差,都能在回来报道后享受一天的带薪假,算是福利。冯剑川不想别的,就想睡个天昏地暗。事实上,睡了差不多13个小时,腰杆已经开始抗议了,肚子也在打鼓了。

好吧,不能把时间全都浪费在睡觉上,冯剑川决定,出去吃碗米线,然后再去想怎么渡过剩下的半天假期。

来到小区外面相熟的米线馆,和老板打个招呼,要了一大碗麻辣鸡米线。嚯,边吃边冒汗冒汗,一个字,爽!

“你好,打扰一下。”正爽的时候,一个低沉的男中音传到冯剑川耳中,标准的普通话。

抬起头,一个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很舒服的男人就站在冯剑川的桌子边,说话的对象正是自己。他的五官轮廓很立体,身材高大,简单的t恤和泛白牛仔裤,自有一股英武之气。虽已步入中年,但可以想象,他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个大帅哥。现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这样的老帅哥可是少妇少女杀手。

因为自己不帅也不高,一米六八的身高加上只能称之为五官端正的脸,让冯剑川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特别是帅男、美女。不是自卑,只是不希望别人眼光一扫,对比如此明了,宁死不当绿叶。

所以冯剑川虽然抬起头了,却装作很疑惑的样子左右张望,然后继续低头吃米线。就这么过了一会儿,那男人居然直接在这张桌子对面坐了下来,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他吃米线。

被一个大男人紧盯着吃东西,再好吃的美食也要变味,吃不了两口,冯剑川就没辙了。只能放下筷子,拨开米线碗,扯了张纸擦了擦嘴,抬起头看着对面的男人。

“大叔,有事?”冯剑川微带挑衅的说道。

“我还以为你听不懂普通话,原来你不光


状态提示:第一章 追影的封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