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献身大农业>第二十一章 制网

“好了,别叙了,先吃饭吧。”天已经黑透,煤油灯光线暗淡。沈冬兰已经做好饭很久了。

“你们先吃,我去喂喂牛。”小四的这一主意,把周向南每天的遛田放牛规律也打破了。

晚饭烧的稀饭,蒸的中午剩下的锅贴馍馍。俗称老鳖戏水,再配上点咸菜。那仨大孩子都能自己吃了,而小四还得让沈冬兰把馍馍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泡在稀饭碗里。

小四吃奶到六个月就坚决不吃了。那时候正是去年冬天,早已秋收完毕,家里不缺粮了,直接喝稀饭。吃满六个月的奶,身体的免疫力也有了。小四前两个月那么瘦小都没生过病,到了今年春天才发过一次烧。现在的身体是倍儿棒,因为小时候营养基本能保证,小四觉得,比前世肯定要长得高。

夜里周向南和沈冬兰盘起了家底,两季的收获,刨除花销,现在还剩三百多现金,以及一屋子的粮食。

周向南直接拿走三百,准备明天多买点网,多做点地笼。他还是老观念,恨不得什么都自己做,要不是织网太慢,说不定他就直接买线回来自己织网了。

第二天又是天没亮周向南就骑着车走了。今天恐怕还是得找周广汉才行,不然鱼网好说,铁丝就不一定会卖了。周向南白天累一天,晚上还睡不好觉,小四都有点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但也没办法,家里就一个顶梁柱,谁也分担不了。

早晨起床,小四突然想起一件事,到厨房找到沈冬兰,“阿妈,大姐二姐打过疫苗么?”

“什么疫苗?”

“哦,妈,没什么。”那就是没打过喽!沈冬兰的反问把小四整郁闷了。他就没打过疫苗,后来见同龄人胳膊上都有打疫苗的印记,他还以为小时候父母亲不重视,结果现在问起来连听都没听过。恐怕疫苗只到公社一级吧,大队就别想了,可能连个通知都没有。

以前只听过自己的家乡戴了几十年贫困县的帽子,没想到各方面都“贫困”,还真的这么落后啊!等忙过这一段时间,姐弟几个的疫苗一定要补上。上辈子都没啥事,但他挺怕蝴蝶的翅膀,谁知道啥时候会扇动那么一下下呢。

沈冬兰正在兑猪食,潲水里兑点猪食和米糠。潲水就是刷锅水,偶有油腥。里面是没有剩饭的,平时吃完饭恨不得还要把碗舔一舔,哪会留下剩饭。猪食是打的树叶和青草再混一点碎米煮的。所以这依然是减肥套餐,只比以前强那么一点点。

去年秋天的小猪已经长成大猪了,七八个月时间,一百多斤,长得太慢了。一方面是猪种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减肥套餐闹得。到春节能长到两百斤的样子,正好可以卖掉。

周向南回来了,自行车后驮着的网都快有人高了,做几十个地笼绝对用不了这些网。还有一个蛇皮袋,看样子里面装的是铁丝。应该怕别人看见,被他弯成椭圆形装进袋子了。

“阿爸,你准备做多少张网呀。买这么多,多少钱?”

“按二百张估计的,钱花完了。”嗬!胆子突然就大了。不过小四没敢说出来,怕挨揍。

吃完早饭,周向南扛着网提着袋子就去了隔壁,真是一点时间也不肯耽误。小四也跟了过去,爹奶叔婶一路叫个不停,把这一家子也叫得眉开眼笑。看得周向南直侧目,农村人说话都是直来直去不拐弯,礼貌上也不是很在意,他真不知道小四这些在哪学的。

吴景白家也已吃完早饭,一家人都玩起了手艺,编篮子的,做木工的,纳鞋底的,打孩子的。哦!这是吴晓吃奶把他妈咬了,所以挨揍了。都多大了,还不戒奶,小四鄙视了一下吴晓。

除了打孩子,看上去都是那么赏心悦目。会手艺就是牛逼,小四暗念。

吴景白看见周向南扛着这么一大坨东西也没有感觉意外,应该是在小四不知道的时候周向南已经和他们打过招呼了。

一家子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围了过来。小四感慨,两家按照古代的说法就是通家之好,交情深厚,能帮到对方的时候没有二话。有时候远亲还真不如近邻,远亲偶尔见一次,哪里做得不当的地方可能还会挑挑理。而和吴家呢,基本上天天相处,相互知根知底了解脾性,即使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双方也根本不计较这些。

周向南先拿钳子截了几段铁丝,大家一起把铁丝做成正方形。周向南又剪了一块渔网,边做边讲解。还没等周向南做完,吴景白就把渔网接过去了。网梭上下翻飞,没多大会,一个地笼做成。还剩了一块渔网,这是周向南剪多了,浪费了。

周向南也没不好意思,手艺不如人也不是一天两天,都习惯了。

吴景白不让周向南剪网了,自己亲自操着剪刀,不用比量,每一块都剪得大小相同。吴翠锦和周向南拿铁丝做正方形。杨朵兰和李春芳一人拿着一把网梭穿绳引线缝起渔网。小四带着吴晓在一边玩耍。

“向南,这黄鳝泥鳅真能卖掉?”

“老叔,当然能了!我听别人讲过后也不信,昨天我不是跑了一趟县城么,还真收。过几天翠锦跟我一起去看看,也帮拉一车。”

“你什么时候走提前跟我讲一声,我也好长时间没去县城了,看看去。”吴翠锦是去过几次县城的,也是别人介绍做家具的活才去的。人家自己准备材料,他带着工具就去了。平时干活之余也没怎么转转,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还是有点自卑的。

“听说县城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制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