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回到上古当大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将待遇

杨浩回到长安后,并没有享受几天的天伦之乐便投入到了繁杂的政务之中。

虽然齐国的官员做的还算不错,但许多东西并不能让杨浩满意。

现在对于齐国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有虞氏矿产的开发工作。

在杨浩离开莘之前,占领区已经开始组织修路建城,为将来矿产的运输做准备。

虽然金属的冶炼可以放在矿区进行,但是那样做很容易将齐国掌握的高新技术泄露出去。

毕竟冶炼的工作科技含量并不高,只要掌握了步骤很容易就能将其复制出来。

最保险的办法,还是把冶炼工作放在齐国腹地,也就是长安城周朝来进行,敌人如果能从长安获取这些技术,那就说明齐国高层已经腐朽不堪了。

占领区的建设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这些人不仅仅包括原有莘氏各氏族的劳工,还需要齐国派遣大量的监管人员。

如果用军队来做这件事,将会极大的影响齐军新兵的训练进度。

因此杨决定从现有的齐国公民之中,征召数千人专门从事劳工的监管工作。

从齐国原有的近十万公民中抽出数千人,这是个很复杂的工程。

如果不能有详尽的规划,很可能会影响到齐国现在的生活状态,也不利于今年的耕种。

毕竟齐国立国的基础就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

农业是齐国的头等大事,杨浩在莘城的时候就为此思考了很长时间。

他想出的办法就是将有莘那边缴获的耕牛,有偿的租借给农民,只要农民能够支付起租金,在租约到期前这一头牛便可以说是一个农户的私人财产。

而一头母牛产下的幼崽,农民只要交付一定的钱财,便能够完全总有牛犊的所有权。

有莘氏虽然并不是以农业为主,但其部族之内,驯养过的牛数量却是颇为可观,只不过这些牛却不是耕牛,而是用来拉车,或者是用来食用的肉牛。

整个占领区境内,这种牛的数量不小于五千余头,算上野外活动的野牛,理论上齐国能获取的耕牛数量还能够再翻一翻。

算上齐国原有的耕牛数量,一万多头耕牛,完全能够保证农户,每家每户至少有一头耕牛可用。

这样一来将会极大的提升荒地的开垦速度,即便是种地的人少了,最起码在效率上不会比先前慢上太多。

再加上占领区那边也会种地,虽然其效率不可能像本土这边高效,但蚊子在小也是肉,所产出只要能保证那些劳工的消耗,就不会对齐国9造成太过于沉重的负担。

只要占领区的道路铺设完毕,有莘氏的地盘将被齐国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到时候再大力扶持当地的农业发展,将会事半而功倍。

杨浩的计划做的很详尽,在洪武二年三月初,齐国朝廷从原有的公民中征召了五千名新兵,算上原本的三千军力,齐国的常备军已经扩张到了八千人。

如此庞大的军力,以齐国的人口来说,绝对称得上是穷兵黩武了。

只不过这八千余人,不可能全部都是精锐之师,杨浩觉得,只要能够保这五千名新兵,能够达到目前老兵三成的水准,在防守上,齐国能够保证现有领土的绝对安全。

只需数年,齐国将会傲视群雄,不会再有一名想样的对手。

杨浩有这个底气,这底气就是来自于齐国远盛于中土诸部的物质基础。

说白了就是齐国的粮食能养活更多的人,有足够的东西,支撑自己养这么一支只负责作战的军队。

也许这个世上有天生勇武之人,但杨浩更相信后天的训练,从齐国正规军走出的士兵,放到任何一个部落都是一等的骁勇之士。

军队的扩充,也让齐国的军制发生了变化。

军官的级别已经从最高的营长,提高到了团长,而八千大军共分为了四个团。

只不过这团长虽然是最好长官,但之前相比,却也受到了更多的限制。

军权目前牢牢的掌握在杨浩的手中,除非遇到战事,这四名团长只能呆在长安城之中,没办法调动一兵一卒。

虽然有些弊端,但他们的俸禄与地位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杨浩允许他们在长安城附近自己选择位置修建自己的庄园,只要不超过王宫的级别,随便他们怎么搞,甚至他们仆人的数量也从原本的数人提升到了二十余人,可以说他们是除了杨浩这个帝王之外,最为奢华的一群人。

当兵打仗,死心塌地的跟着杨浩打天下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一些吗。

现在杨浩给了他们地位,给了他们享受,虽然无法向以前那般吃住在军营之中,但现在也足够了。

反正到时候领兵打仗的还是自己,平时窝在长安城里也能好好的享受享受,在他们眼中,这个世界上,除了长安之外,其余地方都是化外之地。

按齐国的官方说法,那些地方就是蛮夷之地,不通王化,与野人无异,自己脑袋抽筋了才会放弃长安城的奢华,呆着没事干往那些地方跑。

杨浩不怕武将贪财,正如后世的那句话所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便也就太平了。

毕竟武将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帮自己打天下的,如果自己再像要求文官那般苛责他们,那么他杨浩岂不是非人哉。

该享受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的享受,只要到了战场给老子打胜仗,就是他杨浩眼中的好兵,好将领,好臣子。<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将待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