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洪武十年,杨浩为了能够让齐国百姓们能够记住祖先与先烈的荣光,将每年的春分后的第一个满月之日,定为祭祖节也叫清明节。
四月十五,下了一夜的春雨终于停歇。
清晨,挂在嫩草上的水珠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色彩斑斓。
沉寂了一个冬天的田鼠鬼鬼祟祟的钻出洞穴,不过很快便嗖的一声,跑回了洞穴。
青石板路上,哒哒的马蹄声传来,一队骑士快速的飞驰而过。
杨浩坐在马车上,欣赏着周围的风景。
他喜欢呼吸清晨的空气,上古时代的空气永远都是那么清新。
官道两旁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由于自己的出行,却让这里少了往日踏青游玩的公子小姐们,凭白的少了一些乐趣,杨浩暗道了一声罪过。
队伍缓慢的向前行走着,如同长长的蟒蛇之身。
“大王!陵园到了!”
侍卫统领禀报道。
杨浩点点头,走下马车,徒步向前走去。
骑士与众官员们也纷纷下马,没有人敢在这这里摆什么官架子。
在这个新建的烈士陵园之内,无论你身份地位如何好贵,都得靠着自己双腿爬上数百级的台阶。
这个规定已经被写进了大齐律法中,即便是杨浩也无法违背。
台阶上明显的还存留着昨夜的雨水,杨浩看着山顶,口中念念有词几句,迈步踏上了台阶。
作为纪念亡人的节日,杨浩如何会忘记那些为齐国的崛起而付出了生命的烈士们。
清明节这一天,长安城的大小官员全部到场,同杨浩一起为那些死去的烈士祈福。
新的烈士陵园建立在一个不算高的山上。
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可以说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杨浩不懂风水,但是他觉得这里很不错,死去的烈士们能在这里安歇,也算是他没有亏待了这些弟兄。
这座山的山顶已经被大肆改造了一番,原本凸出的山头已经挖的如同梯田一般。
一座座坟墓整齐的安放在哪一圈圈平坦的地面上。
祭品被抬上来后,杨浩念了一段自己亲自写的悼文。
悼文很长,杨浩念了很久,向上天说了烈士们的功绩,又如同唠家常一般,说了齐国这些年的变化。
念完之后,悼文扔进火堆之中化为了一缕青烟。
礼部的祭司们跳了一段祈福的舞蹈,让这祭奠活动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
杨浩不反对迷信,这东西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是让人心灵得到慰籍的工具,用不好就是祸乱天下的洪水猛兽。
杨浩允许迷信活动在大齐境内传播,但是他不允许宗教的出现,不管是什么神,还是什么仙。
在人间的一切都必须遵守齐国的律法。
一系列的举措之下,即便是齐国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神话体系,但是十年,却连一个宗教也没有出现。
甚至连流传了不知多久的图腾崇拜,未知崇拜等许多宗教雏形,都差一点失去了他们存在的意义。
祭奠仪式很庄严,杨浩同齐国官员们集体默哀大约三分钟,以悼念这些为齐国征战的亡魂。
正午,晴空万里却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杨浩抬头看了看天空,喃喃道:“勇士守土兮,国安康,葬于山峦兮,守故乡!魂兮归来,魂兮归乡!
”
祭奠仪式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结束,人群走后,之剩下一座座坟茔与花环默默的俯瞰着山脚下的长安城。
清明时节,燕山北方,草原上的青草已经破土发芽。
逐水草而居的牧人却没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从去年开始,那些在南方战争中失败的人,涌入到了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
面对战力凶悍的南人,还处于母系社会的草原部落,根本毫无反抗能力。
冬天的时候,那个叫做少尤的男人,强行征召的各部落的壮年男子,对草原上的部落进行征伐。
洪武十年初,凭借强悍的实力,少尤被推举为大单于,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在北方部落的语言之中,少尤这个名字在当地语言中发音为匈奴。
而少尤也是第一任的匈奴王。
当消息传回长安城后,杨浩长叹了一口气。
自己呕心沥血,想要将历史按着自己的想法去改变,但历史的惯性总会进行自我修正。
自己灭掉了夏朝,却提前创造出了北方胡人匈奴。
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
齐国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农业国,杨浩可以想象的到,在不久的将来,等这些匈奴人壮大起来后,将会对齐国造成很大的麻烦。
深入草原作战,对于以农耕为主的齐国来说负担实在太大,草原上地广人稀,物资补给只能依靠本土进行长途运输。
这其中的消耗只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便是汉武帝北击匈奴,也是耗尽了数代人的积累。
而自己的齐国比之汉武帝时期如何,杨浩心中自然清楚。
这个时候想要主动出击,只会将齐国脱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防御,北方的问题只能等到以后再来解决。
敢在匈奴人想要壮大起来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对方壮大起来之后,自己的齐国已经不惧怕蛮子的威胁。
与北方的苦寒之地相比,杨浩更看重对南方的统一,只要将南方开发出来,将极大补充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