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心思,在叶氏跟若萤打听李、陈二人的婚姻时,若萤就明白了。
“不是不行,”若萤摇头,“只是时间不等人。”
在她的计划中,要用五年的时间,让自家闻名一方。只要积蓄够了名望和银钱,门当自然就有了户对,而不是如眼下这般,与李、陈二姓相差悬殊。
但是五年哪,就算花信依然好,但是否檀郎仍有抱柱信?
因此,若苏和若萌的良人人选,尚需多方筛选。
“娘怎么就没看好朴时敏?多文静清秀的小伙子……”见母亲怅然若失,若萤不禁打趣道,“年纪也相当,估计真要等的话,他行。”
叶氏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可不能让闺女跑去千里万里之外去,一辈子见不上一面半面。”
说到这里,叶氏压低了声音,迟疑道:“朴公子是不是身子骨不大结实?”
这才是她最关切的。
若萤不由得暗中怜惜那少年。
不光是母亲,世间的人,大抵都是这么看的吧?
“生来就那样儿,也不用吃药什么的。骑马、射箭,都不妨碍。心思单纯其实是个极忠诚可靠的。”
说着,猝然询问边上正跟红蓝玩儿翻绳的若苏:“大姐觉得呢?”
若苏怔了一下,倏地满面通红:“你跟娘聊天,不用拉上我们的。”
“既见过面,糙好心里就没个评判?莫非以后大街上走个对面,想假装不认识人家?这样岂不是太无礼了?”若萤一本正经道。
看到大家的目光全集中自己身上,若苏窘得不知道该往哪儿看了:“你的朋友,不好,你肯跟他们交往?……认得就认得,好不好又不是光靠看就能知道的……”
“行了,别逗她了。”叶氏笑了,“你以为都跟你似的,这么厚脸皮。”
说着,递过来一块奶酪千层酥:“这个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倒是好吃。咬一口,满口奶香。”
若萤伸长脖子,直接用嘴接了,点点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养一头奶牛,什么就都有了。娘既喜欢,回去之前,再去街上转一转,多买几包回去。难得出趟远门,就别心疼那几个钱了。看看喜欢什么特产,买一些带回去,自用或者送人,都好。”
“这次出来,还真没怎么花钱。”叶氏感慨道,“都是徐家张罗着,车马是他们出的,这一路上的吃喝也都是他们负责。到了地儿,住的是他家的大房子,拾掇得干干净净,被褥铺盖全都是崭新的。丫头婆子也全都给安排上了。……”
一日三餐外加茶点,全按时按点给送到跟前。
徐夫人陪着,把整个园子都观赏了一遍,什么花什么树,全都讲解得清清楚楚,完全没当成外人来对待。
也见过徐家的老太君了,恁有威风和主见的一个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脑子清楚。
听说不认得几个字,但胜在明白事理,识大体。徐家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跟她的勤勉持家不无关系。
上上下下,没有不敬爱她的。
看到叶氏,一迭声让请坐。一手一个,牵了若苏和若萌的手,直道比自己的亲孙女儿长的还好看。当即就派出了见面礼:若苏的是一盒子的百色丝线外加一只精美的袖套。
袖套有点陈旧,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东西来历不凡。
老太君说,那是她当年的婆母送的一对袖套,出自一位宫廷绣娘之手。因为做工太过巧靡,没办法拿来使用,在箱子里压了几十年。
听说若苏在刺绣上颇为用功,这才想着拿出一只来给她做学习钻研。剩下的一只,仍旧压在箱里作纪念。
若苏收下这宝贵的礼物,感激万分地给老太君磕了头。
瞧着孩子的眼泪花,老太君感慨了好半天,直说好东西找到了好主人,物尽其用才不会寂寞。
送给若萌的礼物就更加有趣了,居然是一只小算盘,约莫有两只手掌那么长,但用料却极不寻常:用的是女儿香打磨的珠子,珠心嵌着银星。触手凉滑,香气绵绵。
叶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