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吃了一惊:“怎么就没人抢救吗?”
“我的三娘,黑灯瞎火的,能看见什么啊?赶发现的时候,都大白天了,人都死得挺硬了。”
腊月搓着胳膊,做出惊恐的模样来。
叶氏匆匆地点点头,回头招呼女儿:“天要不好了,萤儿,快,回家去!”
风自东南来,势必会带来那边的积雨云。
有道是“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
一家子的口粮还晒在漫坡地里呢,要是有个差池,可不是要人命!
临走前,若萤跟腊月丢了个眼色,低声道:“你去吧,回头我上山一趟。”
腊月点点头,一溜烟没入人群中。
娘儿俩刚拐下大街,就看到若萧站在岔路口上,被两个儒生围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叶氏心头一慌,加快脚步向前。走近了才看清楚,原来那两个人是大房的二少爷若芹和四房的大儿子若荃。
见到叶氏,两个少年赶忙行礼。都叫的“三娘”,若荃的声音高些,就掩盖了若芹的声音。
叶氏板着脸,没做理会,只管一迭声地询问若萧,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赶集的日子,人这么多,十里八村的谁都认不到,万一给人卷走了,怎么办?
说得若萧一个劲儿地往若芹身后躲。
叶氏试图把他拉过来,探了两次手,都没能抓住他,不由得就着了恼:“好、好,你喜欢外头,就别回来了!”
说完,竟是甩手就走。
若萧哇哇大哭着喊道:“娘总是骂我,我要去二伯母那里,二伯母从来不骂我,还给我好吃的……”
叶氏勃然大怒,陡地转身,指着他怒斥道:“你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你觉得哪儿好,就去哪儿!当我没生你这个混账!”
这话十分难听,若芹和若荃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尴尬得原地搓脚。
若萧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犟嘴:“我本来就是贱种,谁叫我是姨娘生的呢……”
若萤冷了眼神,走近前,沉声说道:“谁告诉你的,姨娘生的就是贱种?嗯?”
她不惊不怒,但是浑身煞气隐约。每一个字都似乎有千钧重、万重深意。
若萧还在发呆,钟若荃却是回过神来了,当时就勃然变了色:“这一定又是哪个混账奴才教唆的!等我把他揪出来,看不打断他的狗腿!”
他差点就忘记了,他爹也是姨娘生的。姨娘生的下贱,岂不是连他一并骂进去了?
于是,他就追着若萤萧问,这些话都是谁教的。
若萧这个年纪,属于吃了这顿忘记上顿的,哪里还记得住那么多?
就这么一打岔的工夫,他又忘记才刚惹得母亲不快的那茬儿了。
叶氏旁若无人地径直到了家门口,将两扇虚掩的大门重重地推开。
靠边的那扇门撞在墙上,发出很大的一声。
老三慌里慌张地从屋里跑出来,一迭声地问怎么了?
叶氏一眼觑见他嘴角上没有擦干净的桃酥渣子,心头的怒火彻底给点燃了,当下也不进门,站在院子里就骂开了:“你儿子差点就没了,你倒好,看不见、听不见就跟瞎了聋了一样!光惦记着那口吃的了。你是几辈子没吃过吗?存心出这个寒酸样儿!”
老三骂得直了眼儿:“我怎么了?真是好好地坐在家里,祸从天降!”
随后出来的叶老太爷扫视了一圈众人,慢吞吞地开了口:“当着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大呼小叫地,像什么样子!”
叶氏挨了训,索性一言不发,扭头进了东厨房。
若荃稍后跟上,三言两语讲述了事情的始末。
老太爷点点头,没说什么。
那厢,若苏也为自己没有看好弟弟,向叶氏作了检讨。
香蒲还在教育若萧,若萤只好过去提醒她:“姨娘,算了。娘不是针对萧哥儿的。”
那是为什么?
顺着若萤的眼光,香蒲好奇地朝大门口张望了一下。
并不见人,倒是若芹和若荃哥儿俩刚才离开。
香蒲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道:“我就说姐姐跟吃了火炭似的。小孩子不懂事,说说就对了,那用的着那么地大动肝火。”
敢情是不待见钟若芹哪!
“他还有脸进这个门?”香蒲同样地愤愤不平。
申明亭里的那一纸“绝亲书”到现在她都能倒背如流呢。
可是为了别人,拿自家孩子撒气,到底还是不明智。
叶氏分拣好了买回来的东西,回到正屋坐下来。
老三赶忙翻了个茶盅,给她倒了一杯茶。
叶氏拈起半块桃酥就茶吃了,渐渐缓过劲儿来,这才跟老太爷话家常:“爹你怎么没出摊子?”
老太爷道:“来了俩主顾,要打两对铁桶。说是南边下雨了,我过来说声。你们抓紧把地里的活儿清了,以防万一。”
叶氏忙道:“看来是真的,我也听说了。说是雨势不小。下雨倒是不怕,好歹缓个三两天,等把麦子全晒干了,随便怎么下。”
老太爷摇摇头,显然是不认同。
屋子里一时间有些沉默。
天意难测,谁心里也没有底儿。
叶氏便让丈夫去场院里帮着二舅看场,勤划拉着,早晒干早了心事。
这边又将买回来的东西,打了个包袱,交给若萤带上山。
若萤正巧也想看看六出寺的近况,便欣然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