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15.悲催帝石弘

333年六月,石勒病重,石虎入宫侍卫,乘机控制皇宫,矫称诏令,群臣、亲戚不得入见,除石虎外,石勒病情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迫不及待的石虎并没有等到“主上晏驾之后”就已经掌控了一切,包括重病中的石勒。

公元333年8月17日,石勒病逝,谥明皇帝,庙号高祖。太子石弘即皇帝位,中山王石虎辅政。

石勒留下的遗嘱是这样说的,“石弘兄弟,应当好好相互扶持,司马氏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中山王石虎应当深深追思周公、霍光,不要为后世留下口实。” 人之将死,多的是对后辈儿孙的勉励,石勒的拳拳期望在上面的两句话中得到完美诠释。只是,若是泉下有知,后来发生的事情定会让他很是失望。

我相信这遗嘱是真的,所谓“深深追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做篡位弑君之事。或许,石勒临死前已经察觉到了石虎的不臣之心,只是那时,他也已经无可奈何了。

很明显,石虎并没有深深追思周公、霍光。应该说,志不在此,让他深深追思的应该是王莽、曹丕和司马炎。在石勒死后的第二天,石虎篡夺了后赵政权,架空并控制了石弘。至于是否为后世留下口实,相较于极度膨胀的权力yù_wàng,石虎真的不在乎。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身为一代枭雄石勒的儿子,石弘是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被石虎控制摆布?

石弘,字大雅,后赵明帝石勒次子。幼有孝行,恭谨谦虚有节操。在咱们现代这个节操满地的社会,像石弘这样的一定算得上是上上君子,不出意外,好孩子石弘定会有一个大好的前程。

可惜,他生在乱世。

介于吃了没文化的亏,石勒对石弘的教育是下了大功夫的。先学诗词律令,再教兵法、剑术。石弘学得很好,尤其是诗词,连石勒都说,大雅和悦安静,不像“将家子”。功课学的太好,就成了个温顺文雅的文化人,斯文的很,不像是兵革熏陶过的将门虎子。

石弘曾经领过兵,镇守邺城(取代石虎)。不过在众多将领环卫下的石弘,能有多少日子是在军营中度过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毫无疑问,在石勒百战立国之后,石弘是个绝佳的守成之君。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朝廷上下守先王遗命,废兵革之灾。若干年后,定会有一个强大富足的后赵政权雄立于淮河北岸。久历战乱的北方人民需要休养生息。

事情其实也是在这样发展的,只是有了石虎,无数战功之下,助长了他的勃勃野心。兵权在握,杀人如麻的石虎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没有人察觉吗?有,但石勒喜欢他。毕竟,今日之石虎早已经不是那个只会拿弹弓到处弹人的小坏蛋了。不是还“检慑恭谨,严重爱士”嘛!

大臣徐光曾这样告诉石勒:“皇太子仁孝温恭,中山王雄暴多诈,陛下一旦不讳,臣恐社稷必危,宜渐夺中山威权,使太子早参朝政。”

石弘的舅舅程遐也劝说石勒早早除去石虎:“中山王勇武权智,群臣莫有及者。观其志也,自陛下之外,视之蔑如。兼荷专征岁久,威振外内,性又不仁,残忍无赖。其诸子并长,皆预兵权。陛下在,自当无他,恐其怏怏不可辅少主也。宜早除之,以便大计。”简而言之,今之石虎犹古之魏延,石勒死,石虎必反。

可惜今之石勒却不是古之孔明。石勒是不信的,他不信那个在他面前俯首帖耳的石虎会造反,他不信那个他一手抚养栽培的石虎会去杀他的儿孙。他是这样回答的:“当今天下未定,战乱不止,大雅幼弱,当命强力辅相以佐大雅。石虎功臣,亲盟如鲁、卫,正欲委以伊、霍重任,岂如汝所述。恐他日不得擅帝舅之权故尔!吾亦当参卿于顾命,勿为过惧也。”

之后的劝谏我们可以全部忽略了,程遐甚至搬出了曹操、司马懿的典故也没有动摇石勒让石虎辅政的决心。

这是死谏,不用考虑,做出这种劝谏的人是石虎的死敌,即使过去不是,从现在起也就是了。一旦石虎得势,等待他们的将是抄家灭族、万劫不复。可惜,程遐、徐光之流靠的是嘴皮子吃饭,缺乏做出这种劝谏应该具有的有我无敌的胆气与魄力。

石勒也有自己的考虑。

帝王之术其实就是权力的平衡之术,石勒要做的并不是完全倒向一方,而是在权力的分配上使之能够互相制约以达到相互间的平衡。石虎固然不可靠,但程遐难道就不能成为匈奴汉国的勒准吗?只有让他们互相制约,后赵的江山才能够安然无恙。信谁呢?石勒谁都不敢信,谁都不能信。

只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和石勒的预想相差太远,石虎太强悍,而程遐原来是只不堪一击的菜鸟。

石勒去世后的第二天,也就是333年8月18日,石虎以强力控制石弘,逼石弘下令逮捕程遐、徐光。

那时,石弘还没有登基。仁孝谦逊并且文雅有节操的石弘在钢刀面前吓瘫了,坚决要求让位给石虎。这让大权在握,已经控制整个赵国的石虎很生气:“君死而世子即位,我岂敢破坏法纪!如世子不能胜任,天下自有议论,岂用预先论定!”在石虎的逼迫下,石弘登上了皇位

什么叫“如世子不能胜任,天下自有议论”?这些,都是有深意的话语,胜不胜任还不是石虎说了算的事,什么时候石虎想做皇帝了,自然是石弘没办法


状态提示:15.悲催帝石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