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想了想道:“朕记得河阳县是一个拥有四千余户的上县。”
冉明一看冉闵迟疑,不由得急了。淹了这四县,魏国损失不过是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农作物欠收,只要保住青州,这四县被洪水覆盖之后,一旦等洪水退后,这洪水携带的泥沙中有大量的肥料,这些薄地也会变成肥田,只要人口不受损失,这其实是非常划算的。
“父皇,这两害两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若不牺牲四县,一旦黄河改道,损失将是百百万家!”冉明只得选择淹了四县。
冉闵道:“都水使者,若开闸分洪,可保兖青?”
武安鞪道:“若降雨不再扩大,以四县之地分洪既可,若暴雨持续增大,恐怕四县仍无法满足分洪的需要!”
冉闵道:“传朕旨意,着河内郡、河南郡、陈留三郡立即分散安置河阳、沁阳、黄墟、兰阳、仪封、考城、偃师、巩县等八城。”
就在冉明解除了冉闵的心结,冉闵和冉明正想方设法抗洪救灾时,一骑快马奔入东宫。冉闵这次离军离开邺城救灾,同样留下了太子冉智监国,、太子少师、中书令张乾、侍中、左仆射谢安等文武大臣辅佐。
这时,苦候机会的裴弼终于等到了机会,一旦冉智上台,他肯定会取代张乾成为魏国的百官之首。当这名骑兵风尘仆仆的进入东宫之后,裴弼接到了消息。可是看到骑士送来的消息,裴弼脸色大变,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整个人都傻掉了。
好半晌,裴弼才拿着信笺,踉跄着奔向冉智。
“太子殿下,出了大事!”
邺城东宫银安殿正殿,裴弼急匆匆的冲了进去。只见太子冉智端坐正中,脸上带着一如往常的淡泊和平静。
在冉智下首则原东宫洗马刘矫,东宫长史刘念,当然还有宾客崔潜、李固、郑喆。
当初冉智被冉闵发配军中,东宫众属官见冉智似乎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为了害怕受到太子的牵连,东宫众属官除了录事参军裴弼之外的所有人都纷纷跟冉智划清界线,让冉智着实体会了一下,什么叫做世态炎凉。
冉智重回邺城,自然不会给这些东宫属臣什么好脸色。面对携带着大量礼物,姿态放到最低的众属臣,按照冉智的意思,是全部赶出去。
后来还是裴弼向冉智谏言:“作为君主不仅要有治国之才,更需要有识人之智,用人之术,更少不了容人之量!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殿下若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曾相恶,而耿耿于怀,这会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殿下,如何向殿下效忠呢?这大魏众臣既有正人君子,也有骑墙看风的奸邪小人,既有既有忠于陛下的直臣,也有秦王殿下一系干臣,难道殿下就要如此经纬分明吗?”
冉智想了想也是,如果真正登上大宝了,才秋后算帐也不算迟,现在还为时过早。所以冉智听从了裴弼的意见,将东宫众属那不快的一幕揭过了。
可是这件事仍在冉智心中留下了影响,让冉智非常不舒服。
不过,冉智也是一个很会隐忍的人,他装作毫不介意,实则暗恨不已。
看着裴弼如此急匆匆的而来,冉智觉察到了可能有要事发生。冉智就冲东宫众臣道:“孤奉命监国,希望众位爱卿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刘长史(念)与华夏商盟会首刘原私交不错,可以代表孤登门拜访,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让其开放一批平价粮食,孤不会让他白做的,只要让大魏渡过眼前的难关,孤肯定会上书父皇,对其升官加爵。甚至可将其提为士籍!”
按说,冉智对刘原开出的价码可不算低了。
冉明虽然优待商贾,但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商贾这个低贱的社会地位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士族和豪强都看不起商贾,不与商贾通婚,既使是张询、王成这样的大豪商,也只有那些小士族为了金钱利益才与他们通婚,那些士族豪门是不屑与他们往来的。
刘念是刘群的侄子,刘群虽然退下来了。
不过看在刘群的面子上,刘原一定多少会给点面子。刘念也想借着这个机会与冉智改善一下关系。接着冉智又对宾客崔潜、李固、郑喆三人道:“你们也要尽量努力一下,崔氏、郑氏、李氏(赵郡李氏)都是天下名门望族,一定要做出一个表率!”
事实上冉智的工作方向也没有错,第一他向华夏商盟寻求援助,同时向士族豪门求帮助。和华夏商盟的态度不一样,冉智也清楚这些士族豪门的贪婪的性子,每到天灾人祸时,都是士族豪门疯狂敛财的最佳时机。
正常情况下一亩田高达数十万钱,纵然士族有钱,他们也不想这么用正当手段买田置地。在冉明的暗地里推动下,魏国的物价慢慢降低,特别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粮食的市价都降至每石二三百钱以下,农民直接出手的价格则更低一些,一亩一年的收成,就算不用缴税,七八百钱已经顶天了。
可是一亩地的地价,就是下等田也需要二三十万钱。这需要四五十年才能赚回本钱。
这其实是不正常的现象,冉明把地价炒起来的原因就是让百姓不会轻易转让土地,同样因为商贾赠钱以后,通常都会买田置产,这样对商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地价只要超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