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带着外挂闯三国>第481章 准备回长安了

仅仅三日,荀攸就收复了汉中南郑城。

与此同时,夏侯惇和豫州兵马,两面夹击,将上庸城攻克。自此,汉中又重新回到荀攸的手中。

不过荀攸清楚,这都是表面现象,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那消失的三万兵,否则情况非常的危险,将危急到所有的辎重部队,甚至连汉中都不安全!

南郑郡守府大堂。

看着地图,荀攸标注出了十几座大山,朝堂上的众人说道:“这些地方,敌人很有可能就藏匿在那,你们要多派些探子,仔细的搜索,一旦发现,立刻回报。”

夏侯渊:“那我们进军益州的计划...?”

“进军益州之事,容后再议。”

荀攸道:“在进军益州之前,一定要先铲除躲藏在暗处的益州军,否则我们腹背受敌,汉中永无宁日。”

“曹洪。”

“末将在。”

“找寻益州军的事,就全权交给你,给你五天时间,一定要找到!”

曹洪拱手道:“是,末将遵命。”

其实,荀攸此刻也非常的迷茫....准确的说,是举棋不定,心神不宁,他内心的想法,是想尽快攻打益州的,早一刻剿灭刘璋,战事就早一刻停息下来。

然而现在的局面,让他觉得背后有一根利齿,怎么也放心不下。

如果不管不顾,也许大军刚一离开汉中,汉中就又失陷了。

如果留下一支兵马驻守,少了打不过,多了又耽搁进军剿灭刘璋的大业。

想来想去,就感觉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

他只能稳重着,步步为营...

“军师,给末将五万兵马,末将愿先行一步进入益州,就我们士兵之精锐,益州军绝对抵挡不住,末将愿立下军令状,一定攻下成都!”

大堂左侧首位,夏侯惇出列说道。

“你真想去?”

“是的,我们如今,有十六万兵马,总不能全都搁置在这吧,抽出五万兵进入益州,还是能做到的。”

荀攸想了想,心道,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但是他一看请战的是夏侯惇,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他的印象里,夏侯惇作战是勇猛,但往往鲁莽行事,在益州这样复杂的地方,搞不好要中伏。

考虑良久,荀攸终是摇了摇头:“不。还是先剿灭暗中的益州军,然后再进军益州。”

“此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们无需再请战。”

会议结束后,曹洪便派出了好几百路探子,分批次进入各处山脉,打探敌人的踪迹。

从这一日起,到下月初,曹军、洪南、张任军,都没有发生战事,一个在找,一个在藏...

直到八月中旬,曹洪得到了消息,在汉中西北面,似有益州军的踪影。他赶紧多派了些人,到那地方仔细的探索。

花了四五日的时间,终于探查清楚。

“找到了就好。”

听得曹洪禀报,荀攸忍不住兴奋、激动,赶紧说道:“快传令大军,即刻启程,随我前往那片山脉。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支敌人!”

“诺。”

************

大山深处,某山峰之上。

洪南、张任、法正等,正在沙盘上排兵布阵。

帐内的人员,除了三人以外,还有典韦、史阿、及益州军的几个将领。

洪南说道:“诸位,我不可能永远待在此处,跟你们说下接下来大致的作战方法,我便要回长安了,接下来的战事,还得靠你们。”

洪南看向众人,说道。

“啊?您不能走啊,您要是走了,我们这仗还怎么打?”张任一听,自是不愿。

洪南轻笑道:“怎么了,没有我,你们连仗都不会打了吗?”

“我们现在驻守的这几座大山,是汉中郡最险要了,你们手上有三万多兵马,有百日存粮,难道还怕被荀攸吃了不成?”

法正道:“守住这些山,倒是没问题,可问题是,百日过后,我们粮草将尽,又当如何?”

洪南道:“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们说的事了。”

“我建议,让驻守在永昌郡的严颜、张松,率领四五万兵马,护送粮草、器械前来,让他们夜间行军,靠着山脉走,绕过敌人的主力。我想,就益州这样的地势,敌人不容易发觉吧,就算发觉了,他们靠着山脉走,也能随时进入山中防守,敌人不敢轻易攻山。”

“总之,你们要将战场放在汉中、阴平、武都、江阳这四个郡,让荀攸无法继续进攻益州,只要能坚持四五个月,曹军粮草用尽,不退兵也不行了。这便是你们的战略,你们的胜机所在。”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洪南又接着道:“至于我嘛,我得先回长安了,毕竟宫里还有那么多事,我总不能一直不管吧。”

“但你们放心,我会配合你们的。曹操还欠我粮草呢,我回去后,立刻让他归还。这样一来,也算间接帮助了你们。”

法正:“既然陛下要走,我等也不好强留。”

张任:“唉,只可惜啊,在您走之前,无法击败荀攸,让您失望了。”

“无妨,只要荀攸没有继续进攻益州,就算是我们胜了!”洪南笑了笑,说道:“你们记住我刚才的话,不总想着打败荀攸,他有几十万兵马,是那么好打的吗?你们要做的,就是拖时间,拖也拖死他。因为他不像你们一样,可以豁出命去作战,他投入益州的兵力是有限的,他的豫州、兖州,都在我晋国的监视当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起来了


状态提示:第481章 准备回长安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