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带着外挂闯三国>第620章 长安朝中近况

一个月后。

冀州,魏郡。

这一个月里,徐庶、贾诩的大军,也来到了扬城,户部的粮草、枪支弹药,也6续运达。

陈宫写的那五封信,以最快的度,送去了北方,并且得到了答复。

“陛下,各异族们都怎么说啊?”堂上,众人都十分的好奇。

洪南看完手上的五封信,叹道:“可惜啊,敌人不让我动武,否则我会亲率大军,前往北境。”

贾诩道:“这么说,是异族们服软了?”

“岂止是服软啊,都争先恐后的巴结,这信中的谄媚之词,我都不好意思往下看。尤其是乌桓,真恨不得巴结上我们这条大船。”

徐庶笑着道:“早在意料之中啊,陛下如果北征,第一个要打的就是他,他岂能不认输?”

“是啊,连曹操、袁谭、孙权联手,都无法战胜我们,北方异族,又有什么本事,敢冒这天下之大不为,与我们为敌?”

陈宫道:“那陛下之前说的,可还算数?”

“算数。我只是觉得可惜,但并不食言。”

“这就好...。谢陛下。”陈宫松了口气。

徐庶笑着道:“公台,也不用如此担心嘛,就算要打,咱们也不惧异族。”

“是,有你这个长胜军师在,的确不用怕。但就看士兵们能不能吃得消了,长途跋涉数千里作战,又没有稳定的后勤保障。”

洪南坐下,道:“行了,我也知道北征不妥,所以收回了之前的决定。”

“如果以后准备北征,一定以前准备好粮草、器械等。”

“是。陛下英明。”

洪南道:“现在曹军被击退了,异族也服软了,北方三大州,终于又恢复了太平。咱们这几十万人在这,也没有别的事可做。”

“元直。”

“臣在。”

“你还是留下镇守,解决许攸、荀攸之事。”

“是。”

“其余的,休息几日后,随我返回长安。我们要在长安举行一次盛大的lùn_gōng行赏表彰大会,对这一年里,凡是立过功的将士,甚至是为我们的大业牺牲了的百姓,都要给予奖赏。”

“谢陛下。”众人都笑了起来。

lùn_gōng行赏,是每一个人都期盼的事。在一家独大的晋国,这官职、荣誉,是很有保障,有前途的,一旦得到了,就不容易失去,将意味着世世代代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像曹操、袁谭的小朝廷,今天封你个大将军,或许明天就没有了,因为整个国家都被人打没了。

所以,在晋国,没有人不想立功受赏。

..............................

在扬城休息了几日,徐庶领军返回并州。

徐晃、杨凤仍负责驻守冀州。

周仓、裴元绍回并州协助徐庶。

张白骑、胡车儿的伤也好了,回幽州主持大局。

洪南则带着其他的人,从白马要塞渡江,返回长安。

算算日子,从出来到现在,有一年之多了。从益州打到豫州,从豫州打到兖州,又攻下了徐州、青州,平定了北境之乱。

这么远的地方,这么远的路,几乎跑完了整个大汉。

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了得之战绩,用洪南的话说,真可以知足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洪南都在行军。

直到十月初,才回到长安。

这一路,有沿途官府准备好驿站,有无数当地的小吃、美食,倒也不觉得乏味。尤其是当地的县令、郡守们,都想方设法的讨好,办事尽心尽力,也让洪南省了不少心。

回到长安后,赵云、黄忠就回刘备那去了。

据李儒说,刘备这一年里,几乎没有离开过武英殿、文贤阁,似乎迷上这两个地方了。

洪南听候,哑然失笑:“什么迷上了。我看他是贼心不死,想拉拢文贤阁、武英殿的人才。只可惜啊,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陛下所言极是,刘备的确有拉拢过文贤阁的一些人,但效果不是很好。”李儒道。

“鬼才愿意跟他去打仗。他也不想想,现如今的天下,有一大半都是我晋国的,莫非他还想白手起家不成?只要我们文贤阁、武英殿的人不傻,就不会有人搭理他。”

李儒犹豫了下,说道:“其他的人,我倒是不担心,但吕布...。”

“怎么?他有想法?”说起吕布,洪南不由得警觉,这是个极不安分的人,而且善变,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想想连自己的父亲都能杀,这人该是有多么的冷酷无情。

李儒道:“锦衣卫一直都盯着吕布,他每日与刘备练武、到文贤阁讨教学术,忙的不亦乐乎,我们的人倒并未查出什么,但只是觉得他与刘备走的太近了,不是什么好事。”

“嗯。”

洪南点头道:“不可不防。不过也不要紧,我有治吕布的秘方。”

“秘方?什么秘方啊?”

洪南笑着道:“你难道忘了,我们手上还有张王牌呢。”

“陛下说的,可是貂蝉?”

“不错。”

洪南道:“吕布对谁都有可能无情,但唯独对貂蝉,却是真心实意的,只要貂蝉肯吹点枕边风,吕布一定不会叛变。这也是我为什么将貂蝉安排在蔡琰身边的原因。我等下回去后,就让蔡琰去办此事,从心理上,说服貂蝉。”

“陛下英明,那如此一来,吕布的事就不用担心了。”

“还是要提高警惕,吕布的武艺,到底是


状态提示:第620章 长安朝中近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