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东北之虎>第436章 东线
多辆,自外古与苏联jiao界的边境库苏古尔湖西北侧出发,绕过苏军的主力,直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重镇。

破坏铁路并不是苏联红军的专利,大量的铁路地段,或者列车在民国空军无孔不入的轰炸下被炸毁,中间要不时地抢修铁路。列车,耽误了相当长的时间。朱可夫听着流水线一般传来的不利消息,只能三翻两次的发电报催促援军尽快赶上前线。彻底控制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战场上异常的贴切,民国的迂回部队规模太大。很快便暴lu了行踪。只是后面生产出来的方块4发动机x能更为卓越,再加上方块4的吨位本来就比较轻,越野时速已经超过了惊人的45公里。苏军必须赶中民国迂回部队之前彻底稳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局势,保障朱可夫大军的退路不被截断。否则朱可夫的近百万残军将会全部被围歼在叶尼塞河东岸。

双方的军队在和时间赛跑。不过苏军终究还是有着西伯利亚铁路的便利。民国得到的铁路却是被炸得千疮百孔的。

对苏联领土有过深入了解的民国国防军再次拿出了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大手笔。蓝天白云之下,如同大片乌云飘来的机群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进行不间断地轰炸。大量的工厂,建筑在腾起的烟柱中化为废墟。

在机群的掩护下,超过560架大型运输机一次x空投了一个师的兵力和装备,空投的地面部队在特战队以及俄j的接应下迅速集合投入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战事中。大型的运输机群返航,时隔不到4个小时,再次进行第二次空投。早已经得知消息的苏军战机拼死阻拦,但与龙鹰的jiao战让苏军飞机行根本无能为力。除了给国防军带来一定的伤亡之外,阻挡不了战事的恶化。到了下午三点多,国防军再次进行了第三次伞降。

一天之内将超过3万人的军队空投到作战地点,能做到这点的放眼整个世界。能做到的国家不超过5个,这便是国力,而能在ji烈的战事中付诸实践的暂时只有民国。

朵朵白绽放在苏联领土天空中,3万人的部队在上百万人的追逐战中并不显眼,不过此时在战局hu之中却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民国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大规模空降作战就如同在中亚那次一样。有如神来之笔。

三万多人的大军在机群的掩护下开始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动大举进攻。苏联红军主力被国防军攻打得有如丧家之犬,后面增援的部队一时间还赶不上来。1万出头的军队在民国空降部队和轰炸机群的攻打下虽然竭力顽抗。但仍然在国防军三个空降师不计伤亡的攻打下节节溃退。不过国防军也伤亡重大。已经无力应付苏联方面援援不断开过来的大军。

空降部队炸毁了叶尼塞河上的大桥,并且拆毁了几公里的铁路之后,便匆匆往南方国防军迂回过来的部队方向撤离。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几座大桥的被炸让听到消息的朱可夫一时间如遭雷击,愣住好半晌没有回过神来。大桥被炸,眼下已经接近夏初,叶塞尼河流域积雪融化,河水开始增多,没有了大桥,在国防军疯狂的追击之下,朱可夫实在没把握将军队都带回去。

只能指望增援部队在短时间内搭建好可以让军队通行的浮桥了,否则时间上迟上一点,对于这撤离的败军都将是灭顶之灾。

苏联的援军抵达没有多久,民国国防军的迂回部队也赶到了距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不足百公里的季夫诺戈尔斯克。

在国防军的全力攻打下,朱可夫将残部带到叶尼塞河以西进行整编的时候已经只剩下37万出头。光是伊尔库茨克战役,苏军超过80万军队或死或降。损失的飞机,大炮,坦克更是不计其数。

中亚方面,国防军也相继占领阿斯塔纳。图尔盖,科克舍套等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城镇,将战线向北推到哈萨克斯坦北部与苏联jiao界地带。中亚苏军损失的人数稍小,也达到了47万人左右。

当最新的战果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立即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轰动。这场亚洲大战无疑已经决定了亚洲霸权的归属。苏联和民国同为两个新兴大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碰撞,苏联已经彻底落在下风。

民国的动员已经初见成效。五个师,七个师。不停地有部队被投放到战区。

苏联的溃败让日本高层大感恐慌,苏联败退到叶尼塞河以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无力威胁民国本土,即使爆发大战,也是在苏联领土上进行。经此一战。苏军已经伤及到元气,更重要的是被民国国防军打掉了胆气。

三次与民国的战争一次败得比一次惨。前两次jiao锋的时候感觉差别还不大,唯独这次已经能明显感受到双方兵器的差距。飞机,坦克,还有士兵装备的步枪都比不过敌人。地面火炮很强,但失去了空中的掩护,在轰炸中损失惨重,根本没有发挥出实力的机会。反倒是民国的火炮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在空军的协助下有如神助。炮击的效率比起苏军要高出一截。

国防军袭卷哈萨克斯坦,若是加上此时民国控制下的中亚,以及新占领的叶尼塞河以东的东西伯利亚这片辽阔的区域。此时民国直接控制的土地已经超过了苏联,跃居世界第一。

不过苏联虽然大败,伤及了元气,但战争潜力仍然还在,苏联的工业规模。并不比民国逊se多少,叶重并不想在此时进一步刺ji斯大林的神经。苏联的举


状态提示:第436章 东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