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东北之虎>第445章 决战前夕

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可以发she六百多发才更换枪管。全本小说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通用机枪更换枪管的时间非常短,只要扳动一根杠杆,倾斜枪身,枪管就会自动脱离跳出,并不需要用手触炽热的枪。更换一支枪管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民28年式机枪有着相当出se得压制能力,由于其she程和各国机枪基本相当,加上其高得多得she速,一般机枪是根本无法在机枪得对she中占得上风得。

日本的重火力难以逃过空中机群的打击,更多的是依靠相对轻便的步兵炮,迫击炮,轻重机枪阻击国防军的登陆。

日本现役的九二式重机枪,全枪重量加起来超过了54公斤多,是民28年式通用机关枪的将近5倍多,重量决定了其机动x能。另外每分钟理论上的450发she速,不到民38年式最高she速的三分之一,对she起来被压制也就没什么悬念了。

日本步兵装备的三八大盖跟民国的半自动步枪对she同样是吃尽了苦头。

更何况民国的子弹供应几乎是没有限制的,打完了就补充,这点在日军看来几乎奢耻到了极点。民国的登陆部队通用机枪消灭了一点据点的日军后便能迅速进行转移,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则要慢得多。太慢意味着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也会降低。

此时的日军大的方面从飞机,坦克。到小的方面,轻重机枪,步枪,冲锋枪均远远落在了民国后面。就连子弹供应也跟不上。即使日军同样作战英勇,但是面对民国通用机枪恐怖的弹雨之下,个人的勇武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单t机的火力被压制,机枪。冲锋枪的装备数量也差了几条街。在东南亚对英法那些战斗意志不强的士兵,日军所向披靡,此时国防军对于台湾志在必得。战意丝毫不在日军之下。

恐怖的弹雨将日军压迫得节节后退,即使装备了大量机枪,日军也无法做到像国防军这样肆无忌惮的she击。

因为是登陆作战。大量的火炮一时间没办法运输上来,除了空中的优势外,此时的日军地面部队是最为接近国防军的,一些日军依仗着简易的工事疯狂地阻击国防军。

“快,快,炸死这些小鬼子。”几个士兵在军官的催促下,躲避着弹雨匆匆赶来。肩上扛着一种怪异,从未出来过的武器,至少在日军看来是这样的。

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被2t民28年式通用机枪所压制,根本无暇力来应付这未知的武器。

胡兵扛着最新生产出来。被投放到战场的火箭筒瞄准对面的日军重机枪,轰地一声,一枚高爆火箭弹被发she而出,打在日军九二式重机枪的旁边半米处。轰然爆炸。烈xo和飞舞的弹片将日军机枪手和重机枪同时摧毁。

日军的少数坦克给登陆部队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也被民国步兵的火箭筒一一干掉。虽然火力不算太凶猛。可日军惊恐的发现,国防军的这种步兵火力支援武器的可怕,一个人便可以扛着到处转移,其机动x能已经超过了最便捷的迫击炮,cao作的方便程度比起日军的搓掷弹筒还要简单。而且准确率非常高。虽然在she程上还不及日军的掷弹筒,但威力却要太了许多。即可以发she高爆弹打击他们的简易工事,又可以发she破甲弹打爆日军的薄皮坦克。这是掷弹筒无法具备的x能。

即使国防军的登陆部队暂时无法将更多的重火力送上岸,但有这些肩扛式的火箭弹,已经足够弥补他们的短板。因为日军的大型火炮也在轰炸下损失惨重。

与国防军多次作战,此时的日军指挥官已经严禁向国防军发动自杀x冲锋。在那恐怖的弹雨面前,日本人曾引以为豪的猪突战术已经完全失效了。

登陆部队将港口上的空间一点点的向外撑。为后面的战友腾出更广阔的空间。国防军蜂拥而上,港口上到处是人,大量的国防军有条不紊地向日军的阵地发动猛攻,也有几队工兵迅捷地对港口上的障碍物进行清理,对被破坏的地方进行紧急修整。一辆辆装着柴油发动机的雷骑2型坦克喷吐着黑烟开始登岛。随着这些大家伙的上岸,日军固守的阵线也显得不那么稳固了。

民国国防军顺利登岛,并且在基隆占据一隅稳住阵脚让日本大本营大为恐慌。日本此时缺煤,缺铁,若是再失去石油,光靠本土的那点产量,联合舰队的锅炉都没办法完全开动。要向外进口大量的煤,油,铁,粮食,全靠进口,就是美国也无法和民国耗下去。更何况日本。

日本难以坐视台湾岛的失去,失去台湾和自废联合舰队也差不多了,能源完全依靠美国,等哪一天被利用完了也会被人一脚踢开。

在这种情况下,联合舰队主力开始向南抵达冲绳,寻求机会利用优势兵力消灭掉民国的青龙舰队。民国便只能在空占火力的排护下,用普通船只运兵。一旦在雨天,或者黑夜,将会暴lu出弱点。当然能不能将这个弱点放大给国防军致命一击,便要看能否消灭掉民国海军主力了。

日本此时也对零战进行过紧急改进,已经可以再次威胁到民国的龙鹰4.至于在第一次空袭佐世保的龙鹰5体形与龙鹰4相差无几。出现在佐世保也只是惊鸿一瞥。之后生产出来的龙鹰5绝大部分都调到了台海战场,台湾的日机很少。一大群龙鹰4跑过来揍零战,跟龙鹰5差别也不是很大。以致于日本人对于龙鹰5仍然所知甚少。

民国夺取台湾完全是阳谋。联合舰队不来


状态提示:第445章 决战前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