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泪洒故园>第三章春望犹寒泪不干
目的,绝非是为了升官发财,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过是一种庸俗的基调罢了,一个真正受尽苦难的人,想到的未来是要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与担当!尽管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天壤之别,但只要去做一切会得到改观的!

崇祯皇帝一直为他的大明江山的存亡而考虑,尽管江山的衰败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是从哪一代皇帝积累起的恶习成风,他无从考据,揭自己祖上之疤痕,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面对社会问题的重重繁琐,他决定一一去治理,尽管清除魏忠贤残部让朝廷处于明朗,百姓叫好,但在大兵压进的农民军眼里,不领其情,他们则认为崇祯帝的苦心真的是把"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一个早已病入膏肓的江山,纵然极力去医治也是徒劳的!在遍及全国的农民军眼里大明江山早已名存实亡,在社会的最底层由于深受苦难才揭竿而起的,他们不会崇祯帝的一点仁政而中途折回,最猛烈的李自城大军,飞称闯王,向当年明朝先帝朱无璋一样浩浩荡荡,所向披靡。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江山,崇祯帝没选择逃避,而是用他那微弱的身躯硬扛着,他"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他觉得只有这样尽心尽力的去拯救残局,百年之后才有脸见列祖列宗。他知道只有他自己的努力还仅仅不够,他必须载培发掘一批与他同舟共济的人才与他共同扛起江山荣辱。于是他于崇祯四年(1631年)在故宫太和殿举行了一次全国会考,任浚等待多年的机遇终于到来了,他意气风发,文思泉涌先后通过了周延儒,何如宠为主考官的礼部会试,最后又通过了皇帝亲自在太和殿主持的殿试,皇帝阅卷对其文笔大为赏识,遂赐进士及第。任浚听说及第后并无太多的喜悦,反而涌出感伤的泪水,他回思科考的坎坷历程,从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拚搏到而今人到中年,他提笔写下了"乡试易,会试易,殿试更易;道考难,府考难,县考更难!"的对联,考生们看后颌首赞叹不已。

唐朝诗人孟郊及第了写下了“春风得意马啼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虽然孟郊与任浚都是寒门及第,而他远没有孟效那旷达欣喜的心情。

回到家时他拥抱着母亲痛哭失声。他等候了多少年,在梦里企盼了多少年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村里的人们为他们感到高兴,前来祝贺,有人说,他娘俩的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任浚的师生们也前来祝贺,都为他感到欣喜。不久,皇帝下旨任命任浚为山西芮城当知县,从此,他开始了人生的仕途生涯。他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国故园,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更大的风雨将会降临,但他早已做好了面对的准备。


状态提示:第三章春望犹寒泪不干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