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编造神话>第二百二十章 上古辛秘

太白山上,云雾吞吐如龙。

自从昨日开始整个太白山上的云雾缭绕,就没有消停过。

高山之下,第九局驻扎的负责人望着山上,云雾依旧如同长虹。

他转过头问副手道:“巡逻还在继续吗?”

“是的,每两小时一次,但是我们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奇怪人士。”

副手立马回道。

“上去的会是谁呢?”

负责人有点想不通,但是第九局既然说了这么一句话,那么一定是跟第九局有关的人上去了。

“继续巡逻吧,不过间隔可以拉到三个小时一次。”

“是!”

……

而太白山之上,此时章九龄还在考验之中挣扎着。

“勇气、悟性、坚毅、谋略、大局、知识、恒心,现在只剩下知识和恒心了。”

章九龄看着眼前的无数的书籍,心中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

这括医学、道藏、佛藏、天文、地理、四方风水等等方面。

总计分为三十六类,总计十二万卷。

放满了眼前木屋之中的所有,书籍竹简一眼都看不到尽头。

而章九龄要做的便是在这里读完这里所有的书籍。

随手翻开自己手中的一个竹简,上面密密麻麻的勾画着人体的种种经络。

而旁边记述的则是繁体字。

“这要读到何年何月?”

章九龄看着眼前的书籍苦笑着,便是十载寒窗也未必能够读完眼前的书籍吧。

“不可能有无法完成的关卡,不然这考验便失去了它本来应该有的意义。”

“难道是有什么捷径?”

章九龄将整个书房看了一遍,却没有发现任何的提示。

“看来真的要将这十二万卷书籍全部通读。”

章九龄感觉自己的太阳穴都在隐隐作痛。

“但是这莫说七天或者是两天,就是七年我也未必成功啊。”

“知识?恒心?难道说这两个是一起考察的?”

“或者说只要上山之前将这一切都通读就有可能过关?”

“不该啊,不管了,总要试试!”

章九龄不再思考,他实在是不清楚这一关怎么在七天之内通过。

既然想不清楚,那就先做后想,章九龄拿起一部《黄帝内经》高声朗读起来: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一一,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一精一,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章九龄初读之时,只是用心去背诵。

但是读着读着他发现自己眼前的书籍似乎在向他揭秘在上古的秘闻。

“上古之世,春秋皆度百岁,这真的是难以想象啊!”

但是顺着《黄帝内经》通读下去,章九龄却发现不对了。

“这上面居然还说明了上古之世的人真正长生的原因。”

在《黄帝内经》之后一段,写道:“上古之世,泰山上以通天,下以和幽,合周星之数,驾驭阴阳二界之变,龙脉之雄,浑然盖之天下,人寿滋长,天理变化,如此罢了……”

这是说因为天上地下的龙脉都汇集在这里才有着如此非凡之功,能够使人春秋皆度百岁。

章九龄继续看了下去,但是越看越发觉此处书籍与外面几乎完全不同。

《黄帝内经》之上不仅多出很多与章九龄在九州读的笔记不同之处,还似乎记述着上古辛秘。

“不行,我要看看其他的竹简是不是也和九州现在记述的不一样。”

章九龄跳下书桌,转身在史学书架之上,翻出一篇史学文章,却发现在上面写的和九州传承下来的史学完全不一样。

“上古之时,大禹布九鼎,下大荒,入九州,牵亿万生灵,举世盖之功,泽披黎民……”

章九龄越读越心惊肉跳,这如果不出所料应该是上古神话的记载。

甚至是上古真正的神话记载。

“不得了了!”

“下大荒?”

“大荒是哪里?”

“难道是《山海经》?”

章九龄连忙上书架找到《山海经》,他本人是读过《山海经》的。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

但是在史料之上记载,原文是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等。

但是在这里章九龄却发现了不止十八篇,而是完整的二十二篇,甚至还有外篇两篇。

这上面记述着一个似乎与整个九州完全不同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便是大荒。

“所以说我们原来是来自大荒?”

章九龄惊道。

如此看来《山海经》上面的描述应该是对大荒的描述,很可能就是上面所说的大禹下大荒的那个大荒。

“这是宝藏啊!”

章九龄这时候已经完全反应过来。

这整座书山就是无上的宝藏。

这里似乎记录着九州缺失的那段神话的历史。

“让我想想,再看看道藏。”

他连忙找来自己之前读过的一些书籍来核对彼此之间的差别。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章 上古辛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